|  | 
 
| 來源: 中國文化網 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以後,王羲之的孫子智永又將這『永字八法』傳給虞世南,再後來,經過很多書法家一直傳了下來。 1.點法
 點,也就是『側』。在書寫時需要把毛筆的筆鋒側過來,因此得名。點是漢字的根源,橫、豎、撇、捺等筆畫都始於一點。
 點有上點、下點、左點、右點、左上點、右上點、左下點、右下點等。
 2.挑法
 挑,形狀像鈍角三角形。『策』、『啄』、『 』三者的書寫都與挑法類似。
 挑有上向挑、下向挑、左向挑、右向挑、左上挑、右上挑、左下挑、右下挑等。
 3.橫法
 橫,也就是『勒』。所謂『勒』,原意指馬韁的末端銜在馬口,取其不平不直,形狀相似。橫畫在書寫時,起筆和收筆需要勒住筆鋒,因此得名。
 橫有平橫、凹橫、凸橫、腰粗橫、腰細橫、左尖橫、右尖橫等。
 4.豎法
 豎,也就是『努』。在書寫時筆鋒猶如拉弓射箭,因此得名。
 豎有直豎、右弧豎、左弧豎、腰細豎、腰粗豎、上尖豎、下尖豎等。
 5.撇法
 撇,也就是『掠』。一般習慣稱為『撇』。
 撇有直撇、弧撇、腰細撇、腰粗撇、彎頭撇、彎尾撇等
 6.捺法
 捺,也就是『磔』。在書寫時好像曲折的水波。
 捺有直捺、弧捺、尖頭捺、方頭捺、長捺、短捺等。
 7.厥法
 厥,筆畫形狀像人彎腰的姿勢,因此得名。古人又稱為『勾裹法』。
 厥有直厥、弧厥、高厥、矮厥、斜厥等。
 8.鈎法
 鈎,筆畫形狀『如長空之新月』。與『 』末端相似。古人又稱為『戈法』。  鈎有直鈎、弧鈎、高鈎、矮鈎、斜鈎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