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 來源: 中國漢語言文學網 一、構形的原理和依據 漢字的構形理據就是原理和依據。
 關於漢字構形的理據性應當從以下四個方面理解:
 1、漢字起源於圖畫
 圖畫來源於現實形象。
 因此,象形字的構形理性就是模仿客觀事物的外部形象。
 古代象形字接近於圖畫,但是與圖畫有本質區別:
 象形字與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有直接的對應關係;
 圖畫雖然可以表意,但不能表示語言中確定的詞,不能與詞語形成確定的對應關係。
 2、象形字是構成漢字的基礎
 許多會意字和形聲字是由象形字組成的。
 現代漢字中仍然有許多字都來自於象形。
 雖然由於形體演變已經看不出所象之物的原形了,但是,如果追根溯源,仍然可以找出形體演變的軌跡。
 漢字的部首多數來自象形字。例如:
 
 
 
 
 因此,掌握了象形字,基本上就掌握了漢字的大部分構件,從而推及學習其他的漢字就比較容易了。
 3、語言中的詞並不都有形可像
 因此,象形造字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複雜的事物、抽象的概念都無法象形。
 即使是具體的有形之物,也未必都能夠使用這種方法造字。例如:
 桌椅板凳、衣物床鋪;
 飛禽走獸、瓜果梨桃;
 家什器皿、工具產品等等。
 雖然都有具體的形體外觀,也都可以描摹成像,卻並不一定採用象形造字法造字。例如:
 虎豹豺狼、雞鴨鵝狗;
 魚鱉蝦蟹、鹰鵰燕雀;
 螻蛄、螞蟻、蝴蝶、蜻蜓;
 喜鵲、夜鶯、鸚鵡、鷺鷥;
 只有『虎』、『魚』、『燕』是象形字,其餘都是形聲字。
 又比如,同樣是樹上結的果子,象形字很少。
 『李』『杏』『棗』是會意字;
 『梨』『桃』『桔』『柿』則是形聲字;
 只有『果』是象形字;
 連綿詞『枇杷』、『菠蘿』、『葫蘆』等等都是形聲字。
 4、採用形音義複合法
 抽象的觀念、複雜的概念都無法使用簡單模仿的圖畫方式,只有採用複合法造字。例如:
 表示『苦辣酸甜』的感覺;
 表示『勞動』『休息』的動作;
 表示『思念』『盼望』的心理等等,
 都不能用簡單象形的方法來表示。
 因此,通過圖形組合、意義相關或者語音聯想等方式,表達複雜的詞彙意義。
 圍繞漢字『形、音、義』三要素,通過構字成分的組合變換,或加指示的符號、或用符號拼合、或提示意義、或提示讀音……經過無數代的約定俗成,逐漸形成了漢字獨特的構形理性。
 不斷增加表音成分是漢字構形理據性歷史發展的結果。
 現代漢字中形聲字占主體就是明證。
 二、傳統『六書』
 關於漢字的構形理性,傳統有『六書』的說法,即:
 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  轉注  假借
 『六書』是古代文字學家根據漢字形體和意義的關係,分析歸納出來的構形規則。
 東漢的許慎系統地分析了篆字的結構特點,對傳統六書做了明確的界定。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說: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揮,武信是也;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