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t0 j# _& R4 d/ ^0 V
7 \/ E1 {) P/ x, N& b- p 1 f/ P6 R3 f5 @4 G9 e
皇太極寵妃海蘭珠究竟葬哪了?1 N; L8 Q4 |7 x1 v' j
. k2 O' n3 l0 z3 J1 f9 O( h* P
都說清代的皇帝很痴情,其中尤以皇太極和順治為最。傳說董鄂妃死後,順治皇帝乾脆看破紅塵出了家,而皇太極在宸妃海蘭珠去世之後,失魂落魄差點馬上跟了去。這個宸妃在很多清宮劇中都是纏綿悱惻的女主角,按說葬在哪裡不應該是個謎。可偏偏到現在也沒人說得清她的墓葬到底在哪。有說法海蘭珠葬在昭陵的妃園寢,按【清史稿】的描述宸妃墓又應該在瀋陽城北的蒲河附近,而參考【清關雎宮墓地考】一文宸妃也可能是葬在瀋陽城北的老鸛堡子,到底哪個是真的?這位命途多舛的妃子是何時魂歸九天的?她死後又發生了什麼故事?清代的官方史料對宸妃墓始終諱莫如深,到底為什麼呢?
4 E$ d3 A9 ^0 I2 o+ ~( Z p' Z# q& g$ D9 L8 ~5 U# k- [' A5 ]- z
玉人西去多情皇帝肝腸寸斷 & K! [ }. `* F9 j* N+ G. l
4 u6 Z, W }$ A1 ^ t0 U
宸妃,博爾濟吉特氏,本名海蘭珠。她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侄女,莊妃的姐姐。她相貌嬌美、成熟端莊,皇太極對她非常寵愛。崇德元年,皇太極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號,封海蘭珠為『宸妃』,把她居住的宮殿稱為『關雎宮』,象徵兩人的愛情。 ' s$ ?) `6 F. C! a* B
! v/ \$ X2 Z. _6 Y# @! f 崇德六年九月,皇太極率領軍隊正在松山戰場上和明軍打得火熱。坐鎮帳幕中的皇太極突然收到急報,宸妃病重!如五雷轟頂,皇太極登時忘記了正在進行的戰事,他虎目蘊淚,戰場的慘烈沒能擊倒他,可這個噩耗卻讓他瞬間鬢角染霜。不顧眾將的苦諫,皇太極毅然踏上了歸家的路途。 , A# D, l7 G& C' @' l# K8 s, a
! c! b0 {) F$ E' t6 l8 ]" T 他快馬加鞭、連飯都顧不得吃,行進至盛京城外時,皇太極的心中升起了一絲不祥的預感,他恍惚間看見伊人巧笑倩兮卻在緩緩離去!他胸口劇痛,一夾馬腹,朝皇宮疾奔而去。路上遇到索尼等人,他們告訴皇太極說宸妃已逝,皇太極悲痛不已,卻不敢相信。近了!皇宮到了!近了!關雎宮到了!晚了,33歲風華正茂的她確實已經芳魂杳杳了…… 0 T' C. J8 l* O
" G7 w) Z/ a; ^( G+ x l# r2 b 皇太極悲痛欲絕,悔恨、埋怨、悲傷……諸般情緒湧上他心頭,像刀子般在他心上一道道刻下劃痕,他抱着宸妃冷去的身體,眼中紅絲遍布,神情呆滯,哀傷欲絕,不睡覺也不吃飯。可是,再怎麼呼喚,宸妃也不會再回來了!這關雎宮此後再看不到她凝着淡淡哀愁的眼眸了! g1 \' x) h. c# f: |& P$ W* G
& L# N$ R9 m" e3 ~0 s! W
一天中午,皇太極突然犯了迷糊,他不說一句話,什麼知覺也沒有了,仿佛靈魂也隨着宸妃一起走了。到了酉時才醒過來。他告訴群臣說:『天生朕為撫世安民,豈為一婦人哉?朕不能自持,天地祖宗特示譴也。』此後,他雖然恢復了神智,但依舊哀痛不已。
' n5 y! [% x& l5 V% \( K- ?% `. v+ R# ^
宸妃喪期誰私自宴樂別想好 9 R" X$ Q0 ?; J+ {4 X
! \2 u9 d$ d; |) x 根據【清太宗文皇帝實錄】,皇太極給宸妃親手寫的祭文是這樣的:『爾生於乙酉年,享壽三十有三,薨於辛巳年九月十八日。朕自遇爾,厚加眷愛,正欲同享富貴,不意天奪之速,中道仳離。朕念生前眷愛,雖沒(同歿)不忘,追思感嘆。是以備陳祭物,以表衷悃。仍命喇嘛僧道諷誦經文,願爾早生福地。』 + F9 [( N: Z I/ _
3 z8 d4 ]' P0 ^2 |% l# v6 v. F 群臣奏請皇太極去打獵散心。皇太極同意了這個請求,於是一行人到蒲河打獵,經過宸妃的墳墓,皇太極觸景傷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場。在宸妃國喪期間,有兩個不守規矩的人,一個是郡王阿達禮,一個是輔國公哈納,他倆竟然找來樂隊嘻嘻哈哈,皇太極一怒之下,剝奪了他倆的爵位。
g) {% c# X0 g4 D9 V( K ]) e$ F2 I8 u; |; V
這倆人也忒不識相,在宸妃喪期間,連皇太極自己都停止了宴樂。崇德七年,松山錦州大戰清軍告捷,明朝率軍將領洪承疇、祖大壽被俘後降清。當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皇宮的大政殿為此二人賜宴慶賀,但他這個東道主卻沒有參加,解釋是:『朕今日未服視朝衣冠,又不躬親賜宴,非有所慢於爾等也。蓋因關雎宮敏惠恭和元妃之喪未過期,故爾。』據史料記載,在宸妃喪期間,被查出私自宴樂的有數十人之多,還有的人因此受到沒收家產、罰銀、鞭笞、貫耳鼻等處罰。 # n% Z6 n( q% ~- k
" u1 r! b3 V# G. |! S 自從宸妃去後,皇太極日漸消瘦,茶飯不思。兩年後,皇太極也追隨宸妃而去。 % V7 o7 q2 o6 c# F& ?) N" u
6 n+ J1 ^; m* q
宸妃諡號是清代妃子中絕無僅有的 6 ^! w$ c! _+ `0 T
4 z: x; y" `+ O% Z3 S" M
『(冬十月),己巳,追封宸妃為元妃,諡敏惠恭和。』 . m* z9 L) e5 Y) K2 k
' h$ N- a$ j( r! s+ ^ 這諡號大有文章。啥叫『元妃』?按照清朝典制,指的都是皇帝的第一位正妃。而宸妃卻並不是皇太極娶的第一位正妃,在她之前,有鈕祜錄氏(後被追封為元妃)、烏拉那拉氏(追封為繼妃)、孝端文皇后等,封海蘭珠為元妃,足以見皇太極對她的深厚感情。至於『敏惠恭和』四個字的諡號在清代妃子的諡號中那是絕無僅有的,一般沒有這麼多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