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80|回复: 0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一颗荔枝三把火?

[复制链接]
仰望岐黄 发表于 2018-7-15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从古至今,为了一尝荔枝令人销魂的鲜美,人们用尽了一切手段。其中流传最广便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在皇帝家都能受到如此尊崇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

本期,就跟着国小妹了解下这个诱人的水果吧~

安神美味荔枝

荔枝的味美当然是公认,但其对人体的好处也是它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荔枝性温,荔枝肉有温中止痛、补脾益肝、补心安神的作用;荔枝核有散结、止痛的作用。同时,中医理论认为荔枝有补脑健身的作用,能够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状,增强人体免疫力。荔枝还有消肿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

吃荔枝不上火秘诀

新鲜荔枝食入过多,会出现咽喉痛、口角糜烂、牙痛、尿黄等症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火”。而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说,阴虚火旺的人应少吃荔枝,如正在长青春痘、生疮、伤风感冒,或有急性炎症的,就不宜吃荔枝,吃了会加重病症。

降火,这是一把好手: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上火的呢?

连着“白膜”吃下去

吃荔枝时,把果壳剥开以后,会有一层薄薄的白膜,这跟果肉一起吃下去就会不上火了。白膜有点苦涩,嚼到果肉时,会变得鲜甜。吃完荔枝以后,把荔枝蒂部凹进果肉白色的蒂状部一起吃掉,这样连着吃2-3颗,能有效防止上火。

盐水浸泡可去火降噪

荔枝剥去外壳(注意:荔枝果肉外的那层白膜不要剥去)洗净用精盐调成30%的盐水,将剥好的荔枝浸泡1个小时后取出食用,可以很大程度地去火降燥

吃荔枝前喝盐水

在吃荔枝前喝点绿豆汤、夏枯草等降火饮料,也可以在吃荔枝的同时,多喝盐水,都可以预防荔枝上火。

把荔枝泡在冰水中

把荔枝浸泡在冰水中,或者放在冰箱里,稍后再吃,这样可以减少上火,还能化燥气而能补阴。

控制进食量

中医理论认为荔枝一次食不要超过10个,多食会令肝火上升,喉干舌燥,严重的会引起恶心、四肢无力、晕眩等不适。特别是儿童,吃3-4粒即可,吃多易生热病。同时,糖尿病患者和易胀气的人,吃荔枝要谨慎。

另外,吃荔枝千万别选未成熟的荔枝,不要空腹吃,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

吃荔枝上5招灭火

喝点绿豆汤降火

材料:绿豆,开水。

做法:① 首先把绿豆淘洗干净,用开水浸泡40分钟左右;

② 沥干水分,将绿豆放入锅内,加开水,水量应该略多于绿豆(浸没绿豆约半寸)为宜;

③ 盖上盖子,用大火烧煮;不放糖,看到绿豆的汤水是墨绿关火,不要把绿豆仁煮破,放凉之后直接饮用。一般成人一周喝2-3次,每次一碗即可。

功效:吃完荔枝建议喝点绿豆汤败败火。中医理论认为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效。绿豆汤也是人人皆知的夏季较好的解暑降火饮料。

喝点凉茶降火

材料:金银花15克,菊花15克,生地20克,夏枯草10克,淡竹叶10克,甘草5克;

做法:煎水代茶饮

功效:吃荔枝后上火也可适当喝凉茶缓解。凉茶以药性辛寒、甘寒、苦寒等具有清热凉血、祛湿解毒作用的中草药煎水代茶饮,以消除体内的湿热疫毒。

如出现咽喉痛、口角糜烂、牙痛、尿黄等上火症状,还可以选择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方便快捷,如:众生丸、抗病毒口服液、广东凉茶颗粒、板蓝根颗粒、复方鱼腥草口服液/胶囊、蒲地蓝消炎片、清肺抑火胶囊等等。

喝生地龙骨汤

材料:猪龙骨500克,生地15克。

做法:① 将洗干净后的半500克猪龙骨放入瓦煲里然后放入没过龙骨高度1/3的水;

② 放入15克生地,先是大火烧开,然后改成小火,待肉烂之后加盐调味即可以饮用。

功效:吃荔枝上火之后,可以多喝生地煲龙骨汤,虽卖相一般,汤水看起来黑黑的,但其实是一道很解暑降火的好汤。

喝苦瓜骨头汤

材料:骨头500克,苦瓜2根,料酒1汤匙,大葱3节,姜一块,盐少许

做法① 骨头洗净之后放入瓦煲里再放水没过骨头;

② 大火烧开放入苦瓜,肉烂时加盐调味。感觉有点单调的朋友也可以在放入骨头的同时放点黄豆。

功效:苦瓜用来降火,大家都较为熟悉,而苦瓜骨头汤就有清热解暑、养血益气的功效。

川贝枇杷膏,降火也是一流!

喝点川贝炖雪梨

材料:川贝母10克,梨2个适量,冰糖

做法

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功效:吃荔枝后上火不妨喝点川贝炖雪梨。雪梨、川贝都是清热、降火、解毒之物。

小编提醒,

即便有了降火秘方,荔枝也不要多吃哦!毕竟与其事后降火,不如提前不上火嘛~

白宜步 发表于 2025-7-20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荔枝温热之性与中和之道刍议》

荔枝者,南国佳果也。其性温味甘,《本草纲目》明载"甘温益血",诚为补益之品。然"一颗荔枝三把火"之谚,实寓中医阴阳平衡之至理。今试析其性用之道,以明养生之法。

一、荔枝性用析微
荔枝肉具温中止痛、补脾益肝之效,核能散结止痛,此乃《食疗本草》所载。其补脑安神之功,实因心脾得补而神自安。然其温热之性,尤需明辨:果肉属阳,白膜属阴;果肉主升发,白膜主收敛。二者同食,正合《内经》"阴平阳秘"之旨。昔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之语,实为文人夸张之辞,不足为训。

二、上火机理探赜
所谓"上火",乃阴虚阳亢之象。《黄帝内经》云"阳胜则热",荔枝性温,过食则助阳化火。其症见口疮咽痛者,实为少阴经虚火上炎;尿黄目赤者,乃肝胆郁热外发。现代医学所谓"果糖不耐",在中医视之即中焦运化失司,湿热内生之候。

三、中和之道五法
1. 白膜同食法:此即"以阴制阳"之理。白膜苦涩属阴,正可制约果肉之温燥。犹如桂枝汤中芍药制桂枝,升降相因。
2. 盐水浸泡法:咸味入肾,能引火归元。30%盐水浸泡,暗合"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旨。
3. 先饮降火汤:此"未病先防"之法。绿豆汤清心,夏枯草泻肝,皆可预折火势。
4. 冰镇缓燥法:取"热者寒之"之义。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免伤中阳。
5. 节制用量:成人日食不逾300克,小儿减半。《饮膳正要》强调"五果为助",当以谷物为主。

四、体质辨证要诀
阴虚火旺者当佐以麦冬、石斛;湿热体质宜配薏苡仁、赤小豆;而平素畏寒肢冷者,反可藉荔枝温补脾阳。切记《千金要方》"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之训。

结语:荔枝之性,犹如君子之交——过则伤,适则益。明其性味,知其配伍,方能尽享其美而无患。养生之道,贵在知常达变,不可执一而论也。
天子规风 发表于 2025-7-2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荔枝温补与降火之道刍议》

荔枝之为物,甘温濡润,诚如《本草纲目》所言"甘温益血",其性味归经颇具中医特色。今观帖中所论"一颗荔枝三把火"之说,实为民间对荔枝温补特性的形象概括,然其中医机理尚有可申发之处。

一、荔枝性味与体质辩证
荔枝肉甘酸性温,入肝脾二经,确有补脾益肝、安神定志之效。然《食疗本草》早有警示:"多食则发热疮",此即"上火"之源。盖因温性入里,易助阳生热。阴虚火旺者,本属阴不制阳之体,若过食荔枝,犹如薪助火势,故见口疮咽痛诸症。帖中所提青春痘、外感发热者忌食,正合《黄帝内经》"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

二、白膜与蒂部的药用价值
荔枝白膜苦涩性凉,实为天然之"佐制药"。中医组方讲究君臣佐使,以白膜之凉性制约果肉之温,恰如《伤寒论》中桂枝配芍药之妙。而荔枝蒂部,《本草备要》载其"性涩能降",可引火下行。此二法非但防上火,更暗合"阴中求阳"的养生智慧。

三、盐水浸泡的医理探微
盐水浸荔之法,实含三重深意:其一,咸味入肾,能引火归元;其二,盐水性寒,可制果温;其三,现代研究证实盐水能分解果酸。此法与《医宗金鉴》"热病用咸寒"之论不谋而合。至若冰镇之法,乃取"寒因寒用"反佐之理,然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四、食疗配伍的君臣之道
帖中所荐绿豆汤、夏枯草等配伍,深得中医"治未病"精髓。绿豆甘寒解毒,夏枯草苦辛泄热,与荔枝形成"一温一凉"的平衡配伍。此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言"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用药准则。

结语
荔枝之性,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关键在"度"与"法"。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实为文学夸张,常人每日食量当以200克为度,且宜择晨间阳气升发时食用。明乎此理,则既能享南国珍味,又可避火热之虞,方得养生真谛。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