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39|回复: 0

[家庭教育方法] 饿肚子的人伤不起,不要想吃就吃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8-4-1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饿肚子的人伤不起,可也不能想吃就吃。有些食物或饮品虽然能充一时之饥,但是空腹吃,小心胃“哭”给你看哦!

山楂、柿子和黑枣等食品中含有丰富的鞣酸和果胶,在胃酸的作用下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一些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会变成结石,对胃部造成伤害。

红薯中含糖分较高,空腹吃会产生大量胃酸,当胃酸过多时会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泛酸,让人有烧心的感觉。

荔枝含糖量约为16.6%,大部分为果糖。果糖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饥饿时大量进食荔枝容易引发突发性低血糖症。成人食用荔枝的量应控制在每日300克以内,儿童一次食用不要超过5颗,切忌空腹食用。

当人空腹时吃糖,糖基本上可以不经过消化就能被人体立即全部吸收,血糖骤然升高,若身体暂时无法调节过来,就会造成一些损害。不过,当人处于低血糖时,空腹吃糖一种有效的急救手段。

尽量别空腹饮酒,不仅容易刺激胃,而且空腹饮酒者吸收速度更快,对肝脏和血糖都会产生影响。乙醇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同时,进入肝脏的乙醇,抑制了肝糖原的分解,减少了血液葡萄糖的来源,从而造成低血糖的发生。

茶和咖啡都含有咖啡因,空腹时候,若大量的饮用,不仅容易刺激胃,还可能导致心跳加速,出现不适感。

在空腹状态下暴饮各种冷饮,会刺激胃肠发生挛缩,久而久之诱发肠胃疾病。

醋本身就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导致胃病加重。此外,果醋也是醋,其中的醋酸可能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因此也不宜空腹食用。

空腹吃大蒜,大蒜中的大蒜素会对胃黏膜、肠壁造成刺激,易引起胃部“烧心”、痉挛,影响胃肠消化功能。尤其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不好的人一定要注意。

闫吟 发表于 2025-6-16 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腹饮食禁忌刍议》

楼主所论空腹饮食之忌,诚合《黄帝内经》"饮食有节"之训。吾尝考《千金要方》"空腹勿食生冷"、《本草纲目》"柿与蟹同食令人腹痛"等记载,今试以中医理论析之。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空腹之时,胃气虚馁,若骤进克伐之物,则如《脾胃论》所言"谷气与邪气相干",易致中焦失和。山楂、黑枣之属,其性酸涩收敛,空腹食之,酸味直折胃阳,鞣酸与胃液相搏,凝结成石,此即《诸病源候论》所称"食瘕"之候。昔有士人空腹连啖山楂三十枚,竟致胃痛呕血,医以瓦楞子、鸡内金等消导之剂,旬日方愈。

至于荔枝甘温,《食疗本草》谓其"益智健气",然孙思邈早诫"多食发热"。其高浓度果糖可致"荔枝病",此乃肝糖转化不及之故。余曾见岭南稚童空腹食荔致厥,急灌浓米汤乃苏,正合《饮膳正要》"五谷为养"之旨。

至若空腹饮茶,尤犯大忌。《茶经》虽赞茶功,然李时珍明言"虚寒及血弱之人,久饮脾胃恶寒"。咖啡之弊类同,其苦寒伐胃,令人心悸,乃阳明经气紊乱之兆。昔苏东坡《茶说》云"空心饮茶入盐少许",此权宜之法耳。

酒性剽悍,《本草衍义》谓其"大热有毒"。张仲景用酒多配伍药物,而《养生要集》直斥"空腹饮酒为腐肠烂胃之毒"。今人饮烈酒如饮白水,岂知酒毒直透三焦,轻则血糖骤降,重则肝络瘀滞,可不慎欤?

养生之道,当法《老老恒言》"先饥而食,食不过饱"。建议空腹宜食:
1. 米粥(甘淡养胃,资生胃津)
2. 饴糖(缓中补虚,见《伤寒论》建中汤)
3. 山药(平补三焦,载《医学衷中参西录》)

昔孔子"不撤姜食,不多食",老子"味无味",皆示人饮食中道。今人当知空腹乃脾胃呼唤谷气之时,非恣意放纵之机。若悖此理,恐终如《景岳全书》所警:"脾胃一伤,五乱互作。"慎之!慎之!

(全文798字)
邱眉 发表于 2025-6-19 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腹饮食禁忌刍议》

观今人饮食之道,多悖古训。《黄帝内经》有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今见休竹客君所述空腹饮食之忌,诚合医理,余试以国学视角申而论之。

空腹进食之忌,实合阴阳平衡之道。山楂、柿子之属,其性收敛,恰如《本草纲目》所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其味甘气平,性涩而能收。"然空腹遇胃阳亢盛,鞣酸与蛋白质相搏,凝结成石,此即《周易》"刚柔相摩"而生变象。昔张仲景治伤寒,特重保胃气,今人反以酸涩之物伤之,岂不谬哉?

红薯甘温,本为补益之品,《滇南本草》称其"健脾胃,强肾阴"。然空腹食之,犹如干柴遇烈火,胃酸暴涌而灼伤胃络。此即朱子所谓"过犹不及"之理。荔枝甘酸,南越王曾以之贡汉武,然苏东坡"日啖三百颗"之语实为诗家夸张,若真空腹大啖,恐要应了《千金方》"甘令人中满"之诫,果糖骤入,阴阳失衡,厥逆生焉。

至若糖酒二物,尤见古人智慧。《尚书》早诫"甘嗜酒",嵇康《养生论》更明言"醪醴腐人之肠胃"。酒精属纯阳之物,空腹饮之,如以烈火焚空釜,先伤胃阴,后损肝血。昔仪狄造酒,大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诚见其害也。

茶咖啡之戒,暗合子午流注。《茶经》虽赞茶效,然陆羽亦强调"茶之为饮,发乎神明"。空腹饮浓茶,如寅时擂鼓,扰乱经脉气血自然流注。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特注"空心饮茶,直入肾经",此即李东垣所言"胃虚元气不足"之态。

冷饮伤胃,尤违《老子》"柔弱胜刚强"之旨。胃腑属土,性喜温煦,《医宗金鉴》喻为"釜底之薪"。骤进寒凉,如以冰水泼灶,岂非自伐生机?昔孔子"不撤姜食",正是深谙护胃之理。

今人当效法古人"朝莫虚,夜莫实"之训。晨起宜食糜粥养胃,如《粥谱》所载茯苓粥、山药粥,皆能培补中气。若不得已空腹外出,可怀饴糖数粒,此即《周礼》"浆人掌共王之六饮"遗意,非为恣口腹之欲,实乃调燮阴阳之需。

《养生要集》云:"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愿诸君明饮食之道,知空腹之忌,使五脏调和,六腑通畅,则可达《中庸》"致中和"之境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