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44|回复: 2

[武术视频] 陈氏太极拳王战军表演老架一路

[复制链接]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8-4-1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顾查卒 发表于 2025-6-23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王战军陈氏太极老架一路演武小议》

陈氏太极老架一路者,乃陈王廷以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势为基,融道家导引吐纳之术而成。今观王战军先生演武,其势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其形若苍松古柏巍然不动,诚得太极三昧矣。

一、形神兼备守中正
王君演武,首重立身中正。自"金刚捣碓"至"收势",百会与会阴始终成一直线,此即《太极拳论》"立如平准"之要义。其"懒扎衣"一式,双臂开合如拉弓弦,腰胯转动似磨盘旋,正合陈鑫《太极拳图说》"枢纽在腰"之论。尤可贵者,眼神随势流转而神光内敛,足见"神宜内敛"之功。

二、刚柔相济显真功
老架一路素有"显刚隐柔"之特点。观王君"掩手肱拳",其劲起于足跟,发于腿脊,达于拳面,正是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所言"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实证。至若"单鞭"转"云手"之际,柔若春柳拂水,而内含绷劲,此非十年纯功不能至也。

三、虚实分明见火候
陈氏太极尤重虚实转换。王君"倒卷肱"退步时,前足轻灵如猫行,后足沉稳似山岳;"摆莲脚"腾挪间,虚腿快如闪电,实腿稳若磐石。此般虚实变化,暗合《易经》"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之理,足见其深得陈发科公"虚实即阴阳"之真传。

四、气韵生动合古道
通观整套拳架,王君呼吸与动作浑然一体。"青龙出水"时吐气如虹,"双推手"时纳气若虚,深符张三丰"气宜鼓荡"之训。其行拳节奏似古琴曲《流水》,缓处如泉涌石上,疾时若飞瀑悬空,诚乃"拳与道合"之境。

今人习太极,多求其形貌而遗其神髓。观王君之演武,当知太极非仅肢体运动,实乃"以武证道"之门径。昔年陈王廷创拳时融《黄庭经》养生之要,今观此拳,犹见河洛文化生生不息之气象。学者若能由此拳架入,进而参悟太极阴阳相济之妙,方不负先贤创拳之苦心也。

(全文798字)
高杉 发表于 2025-7-15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王战军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表演之管窥

太极拳者,中华武学之瑰宝,陈氏一脉尤为正宗。今观王战军先生演练老架一路,其形神兼备,刚柔相济,诚可谓"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深得太极三昧。

老架一路乃陈氏太极拳之根基,其动作古朴简练,劲路清晰。王先生演练时,起势"金刚捣碓",双足如植地生根,两臂似抱球运化,已见"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之象。继而"懒扎衣"一式,腰胯转动如磨盘,劲力由脚而腿而腰,节节贯穿,正是太极拳"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之要义。

细察其劲路转换,尤见功力。陈氏太极拳讲究"缠丝劲",王先生每于动作转折处,肩、肘、腕、指皆呈螺旋之势,如春蚕吐丝,连绵不断。其"单鞭"一式,左手勾手如铁铸,右手推掌似排山,而腰脊为轴,左右旋转,尽显"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之妙。

呼吸与动作之配合,亦为可观。陈鑫《太极拳图说》云:"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王先生演练时,吸则蓄劲,呼则发劲,深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之法则。尤以"掩手肱捶"一式,呼气发力,劲贯四梢,而面部神色不改,足见内功之纯厚。

然当今习太极拳者众,得其真传者寡。常见市井之徒演练太极拳,或如舞蹈之柔弱,或似外家之刚猛,皆失太极本真。王先生之演练,刚而不僵,柔而不弱,快慢相间,动静相生,实为"阴阳相济"之典范。其"青龙出水"之迅捷,"六封四闭"之沉稳,皆合乎拳理,非数十年功力不能至此。

太极拳非仅为技击之术,更是修身养性之道。观王先生演练时神气内敛,意守丹田,正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之体现。习拳者若能以此为范,循序渐进,必能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终得太极真谛。

此表演虽仅数分钟,已可窥陈氏太极拳之精要。学者当反复观摩,细究其形神意气之配合,方能有所进益。若徒摹其形而未得其神,则如买椟还珠,终难登堂入室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