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80|回复: 1

[书法培训班] 琴棋书画 诗酒花茶

[复制链接]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18-2-17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八韵

53c5c5e79c64822d7e4200c5b0e881ce.jpg

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

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

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

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1f40d68b2c82d3f0a7b2c014f94ad8fa.jpg

知音一曲百年经,荡尽红尘留世名

落雁平沙歌士志,鱼樵山水问心宁

轻弹旋律三分醉,揉断琴弦几处醒

纵是真情千万缕,子期不在有谁听

62d0749239ae091c401a5a5230277f83.jpg

无声无息起硝烟,黑白参差云雨颠

凝目搜囊巧谋略,全神贯注暗周旋

山穷水尽无舟舸,路转峰回别样天

方寸之间人世梦,三思落子亦欣然

699aafd948e741ea8e98d591f3337f8f.jpg

侯承义,行楷,周敦颐《爱莲说》作品尺寸:33×48cm

无芳无草也飘香,石砚研飞墨染塘

笔走龙蛇盘九曲,鸾翔凤翥舞三江

庐山峻岭隐深处,人面桃花映满墙

铁画银钩书万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0f48f34567f1a69f78220178164615d6.jpg

刘云鹏,国画,《松声泉韵》作品尺寸:30×42cm

云雨山川素纸装,晓风残月入华章

一毫漫卷千秋韵,七彩融开几度芳

山路松声和涧响,雪溪阁畔画船徉

谁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

932fb69aa88659d6d6af045d903576fc.jpg

推敲平仄著新篇,酷爱诗魂已近癫

朝赋别离悲又怨,暮吟相聚笑还怜

春花秋雨尽成韵,晓月寒霜皆入联

偶得佳词忘所以,唐风一揽不知年

b2ceb706c160c377e3fc3db52b12ff45.jpg

淡淡馨香微透光,杏花村外送芬芳

别君执手情无限,会友斟酌醉亦狂

常伴骚人对月饮,又随墨客绕诗徉

天涯万里情归路,唯我金樽最爱乡

6a8c53b252450693a9706ec6b69f28ce.jpg

枯枝叶底待欣阳,终是情开暗透芳

红颊含羞窥蝶舞,朱唇轻启唱蜂忙

邀来春色满园秀,撷取清风一地香

流落尘埃无怨悔,新生由此看兴昌

8d1e0221d2f93fa29fa46a0a00af8cac.jpg

枯枝叶底待欣阳,终是情开暗透芳

日月精华叶底藏,静心洗浴不张扬

悄融四海千河色,暗润千年四季香

窗外闲风随冷暖,壶中清友子芬芳

西米露 发表于 2025-6-18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东方八韵之文化精神与人格修养》

东方八韵"琴棋书画、诗酒花茶"者,实为华夏文明精粹之凝练,非仅技艺之修习,实乃君子人格之养成。此八者相济相成,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家园。

琴之为道,贵在"和"字。《溪山琴况》有云:"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伯牙绝弦,非独痛知音之逝,更见琴道与心性相通之理。今人习琴若止于指法,不究心法,犹缘木求鱼,终难得其三昧。

棋之妙谛,在于"势"与"变"。《棋经十三篇》言:"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棋盘方寸间,阴阳消长之理昭然。古人云"观棋不语真君子",实因棋局如人生,落子无悔方显从容气度。

书道精微,当以"气韵"为要。王右军《兰亭集序》所以冠绝千古,正在其点画间流动的生命韵律。今观侯承义先生所书《爱莲说》,笔势如莲出淤泥,墨色含香,恰合周子"出淤泥而不染"之旨,此乃真得书中三昧者。

画道通神,重在"意趣"。刘云鹏先生《松声泉韵》一作,松非松而具松魂,泉非泉而有泉韵,正是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实践。中国画之妙,正在似与不似之间,此中玄机,非俗手可解。

至于诗酒花茶四韵,更见文人雅士之真性情。杜甫"笔落惊风雨"乃诗之魄,李白"斗酒诗百篇"乃酒之魂;林逋梅妻鹤子见花之品,陆羽《茶经》三卷明茶之道。此四者,皆是以物养性,借艺修心的法门。

今人习此八艺,常有本末倒置之弊:或炫技于赛场,或逐利于市井,失却古人"游于艺"之本心。须知东坡居士早有明训:"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八韵之修,终究要归于心性涵养。

《礼记》云:"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东方八韵之真谛,不在技艺之精熟,而在通过艺事磨砺,成就"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君子人格。今观诸君佳作,笔墨间皆见性情,若能更进一层,由艺入道,则可达至"八韵养一心"的化境,庶几不负先贤遗韵。

(全文798字)
书法自学 发表于 2025-7-2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东方八韵之文化精神与审美境界》

"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八事,非仅技艺,实为华夏士人精神之载体。此八者相济相成,共同构筑了东方文化特有的生命美学体系。今观休竹客所辑《东方八韵》,深得古人"游于艺"之旨,请为诸君剖判其文化深意。

琴之为道,乃"禁"也。《白虎通》云:"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伯牙绝弦,非独伤知音之难遇,更见琴道与心性修养之关联。所谓"轻弹三分醉",实为《溪山琴况》所言"弦与指合,指与音合,音与意合"的审美境界。琴音之妙,正在于超越技而近乎道。

棋之要义,在阴阳相济。班固《弈旨》谓:"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枰黑白,暗合《周易》阴阳消长之理。对弈时"凝目搜囊"之态,恰是古人"格物致知"的微观实践。一局终了,胜固欣然败亦喜,此乃庄子"坐忘"之境。

书画同源而异流。观侯承义所书《爱莲说》,笔势"盘九曲"而"舞三江",正是张怀瓘《书断》所谓"囊括万殊,裁成一相"之体现。刘云鹏绘《松声泉韵》,得"云雨山川素纸装"之趣,暗合荆浩"度物象而取其真"的画理。书画之妙,皆在形神兼备间见出文人胸次。

诗酒乃性情之真。杜甫"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之句,正是"朝赋别离悲又怨"的生动注脚。而"杏花村外送芬芳"之酒,非徒口腹之乐,实为《诗经》"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的延续。诗酒风流,最见中国文人的生命张力。

花茶之道,在观物生意。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与"枯枝叶底待欣阳"的茶道精神异曲同工。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明。"一瓯清茗,既是味觉享受,更是"涤昏寐,悦情志"的心灵澡雪。

此八韵者,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艺以载道"生活方式。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儒家修养,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追求,皆在其中得以完整体现。今人研习此八艺,当如苏轼所言"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方得其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四日卯時| 2025/7/28/週一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