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90|回复: 0

[书法培训班] 民国四大美男书法欣赏,谁的字更加养眼?

[复制链接]
书法孔见 发表于 2018-2-1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国四大美男书法

民国四大美男,是后人根据现代审美观所评选出的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四个美男子:周恩来、梅兰芳、汪精卫、张学良,这是流传最广、最被认可的说法。

7afecbe8217d392ac75848ebaed7d639.jpg

中文名: 民国四大美男

外文名: The Four Male Beauty of the Republic Era

成 员: 汪精卫、周恩来、梅兰芳、张学良

国 籍: 中国

所处时代: 民国

民 族: 汉族

职 业 :文人、政治家、艺术家、军人

身 高: 178cm、173cm、167cm、170cm

成 就: 民国政治、艺术、军事界美男代表

风流固有才情,今天我们暂且搁置其他因素,给大家展示民国四大美男的书法作品。

07bdb20072a15f5fe2c41505cf7ea96a.jpg

▲周恩来

周恩来的帅气是众所周知的,轮廓英俊,风度翩翩,无论是青年时期的意气风发,还是抗战时期的铿锵身姿,或代表新中国重新走上国际舞台,及面对政治打击和维护正直人士时的从容不迫、正义凛然,都是帅得无与伦比。

b5684c0234c763611f76846219a5682a.jpg

0b6ee8fcbed256ee9839209d4a80cb66.jpg

d4c22ad31c360944011f2e06f9bd534f.jpg

7201301a031f137c90916445b3881ab5.jpg

5e9c796700f76f640f8a7bbff9e2d3de.jpg

▲周恩来书法

aaf06bfa1368f96688a36c6867faf511.jpg

▲梅兰芳

梅兰芳的英俊,和他的事业相得益彰。据说,当时有“男子皆欲娶兰芳以为妻,女子皆欲嫁兰芳以为夫”的传言,可见其风采多么出众。梅兰芳的书法端正明丽,一看字就知道是位谦谦君子,才高德重。

7b02048b77cbac7f244b3d147beabda8.jpg

▲梅兰芳书法作品

▲汪精卫

汪精卫的俊美,徐志摩曾这样说:“他真是个美男子,可爱!他若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的爱他。”

▲汪精卫书法作品

▲张学良

张学良生来英俊潇洒,年纪轻轻就统帅一方,他还知情知趣会交际,广受女性欢迎。晚年张学良有一首打油诗“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非英雄。我虽不是英雄汉,却也好色似英雄”,就总结了他的风流人生。

▲张学良书法作品

四大美男谁更英俊暂且不论,大家觉得哪一位的书法更胜一筹?

天生审力 发表于 2025-7-23 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民国四家书风之雅韵》

民国书坛四杰——周恩来、梅兰芳、汪精卫、张学良之翰墨,实乃时代风华与个人气韵之结晶。今试以"骨法用笔"论其得失,以"神采为上"品其高下,不作人物臧否,专论书道三昧。

周恩来:刚健含婀娜
观其《录李白诗》横幅,颜体为骨,东坡为韵。长锋硬毫所书,横画多取逆势,如"青""天"二字之波磔,具《祭侄稿》沉雄之气;而"明""月"之转折处又见《寒食帖》绵里藏针之妙。尤可贵者,行笔间时露北碑方劲,如"不"字悬针竖,似从《张猛龙碑》化出。此等熔铸碑帖之功,非胸有丘壑者不能为。

梅兰芳:端庄见灵秀
畹华先生小楷《心经》,深得《灵飞经》法乳。细观其"色不异空"四字,横画轻入重收,竖笔含蓄内敛,恰如京剧水袖,看似舒展随意,实有法度森严。其行书扇面更见褚遂良《阴符经》遗意,线条如游丝袅空,而"梅"字末笔顿挫如兰叶撇,将舞台身段化入毫端,可谓"字中有戏"。

汪精卫:流美藏锋芒
《双照楼诗稿》手迹显露赵孟𫖯、董其昌一脉风神。其"人"字捺画舒展如舞袖,"月"字竖钩轻提重按,深得《胆巴碑》三昧。然细审结字,时露米南宫"风樯阵马"之势,如"江"字三点水作连笔顿挫,显见早年革命激越之气未泯。此种矛盾笔意,恰成其书独特标识。

张学良:豪放带稚拙
汉卿将军晚年所书"天地正气"四字,颜筋柳骨中杂糅何绍基颤笔法。尤以"正"字末横如弯弓蓄势,暗合其戎马生涯;而"气"字米家点画错落,又见金石收藏之熏陶。虽技法未臻化境,然真气弥漫,恰如东坡评书所谓"无意于佳乃佳"。

四家相较:
法度精严当推周公,碑帖交融无斧凿痕
文人韵致首重梅郎,书卷气如幽兰吐芬
传统功力汪氏最深,晋唐法脉了然胸次
性情流露张书最显,落笔皆见赤子之心

昔人云"书为心画",四家墨迹实乃民国文化多元气象之投射。周书见庙堂器度,梅字显艺苑风华,汪笔露文士渊雅,张墨带将门豪气。今人赏鉴,当透过皮相观其神髓,须知书法之美不在皮相之工拙,而在气格之高下。四家各有所长,正如春兰秋菊,各擅胜场,未可轻言轩轾也。
安琪 发表于 2025-7-30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民国四家翰墨气象与书学渊源》

民国书坛承晚清碑帖交融之余绪,复经新文化思潮激荡,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格局。周、梅、汪、张四公虽以仪容著称,然其翰墨实可窥见民国文人书法之典型风貌。今试以书学视角析之:

周恩来:刚健含婀娜的庙堂气象
周氏书法得颜鲁公筋骨而参北碑意趣,观其《录李白诗》横幅,用笔沉雄如绵裹铁,结字外拓而中宫紧敛,尤见《争座位帖》遗韵。其批阅公文之小行书,则化碑入帖,锋芒内蕴,恰合其"外圆内方"的政治智慧。这种将唐楷法度与魏碑张力熔铸一炉的尝试,实为民国官员书风的典范。

梅兰芳:清雅绝尘的文人戏韵
梅郎腕底可见董其昌之秀润与晋唐写经之精微。其扇面小品点画如兰叶翻飞,提按间自带舞台水袖韵律。尤可注意者,是其题画诗稿中"戏"(戏)字末笔作悬针垂露,恰似青衣收袖的刹那定格。这种将表演艺术与书法节奏相通的美学实践,在艺人书法中堪称独步。

汪精卫:矛盾交织的名士书风
汪氏早年师法赵孟𫖯,现存《双照楼诗稿》手迹尚存松雪道人姿媚。然中年后笔势渐生峭厉,如《致陈璧君函》中横画多作隶书波磔,竖笔则取法《张猛龙碑》险劲。其书艺的碑帖摇摆,恰与其政治人格形成微妙互文,可作"书如其人"说之特殊案例。

张学良:豪宕不羁的将门余绪
汉卿将军法书多率性之作,既有《石门颂》的野逸奔放,又掺何绍基颤笔技法。其晚年所书"不怕死,不爱钱"六字横幅,枯润相生如渴骥奔泉,实得黄庭坚"长枪大戟"之三昧。这种不拘成法的书写,正体现民国武人书法的率真气质。

四家翰墨各具胜场:若论法度谨严当推周,气韵生动首推梅,技法纯熟应属汪,天趣自然则让张。然书法审美本无定则,养眼与否,终在观者胸次。昔人云"书为心画",四公笔墨中的时代风云与个人志节,或许比皮相之美更值得玩味。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