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151|回复: 0

[医药临床]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经期延长案

[复制链接]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6-11-4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病案》

韦某,女,39岁,2015年5月19日初诊。主诉:月经15天未净。

本月3日来经,至今未净,月经量多,血色淡红,神疲气短,头晕,自行服用阿胶后月经量减少,但淋漓不尽,依旧未净,平素月经周期正常,舌质红,苔白,脉沉涩。去年曾行卵巢囊肿手术。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患者经期延长乃因气不摄血所致,治当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为主。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

方药:生黄芪50克,生白术15克,陈皮10克,党参15克,炙甘草5克,全当归10克,茯苓15克,大红枣20克,海螵蛸20克,阿胶(烊化)10克,炮姜炭1克,艾叶炭15克,血余炭15克, 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休息,节房室,畅情志。

2015年5月26日复诊,前药后月经已干净,头晕好转。

按:有关经期延长的记载,《诸病源候论》称之为“月水不断”,并且认为其病机为“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制其经血”。刘志龙认为本证虽然原因甚多,但总不离气血二字,如见阴虚血热者,常用黄连阿胶汤、两地汤、清热固经汤等方药治疗;气不摄血者,常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举元煎等方药治疗;血寒气滞,常用温经汤、逍遥散等方药治疗。同时,刘志龙治疗此类疾病常喜用炭类药物,如血余炭、炮姜炭、艾叶炭、棕榈炭等止血之品。如此案,在健脾益气的同时,加炭类药止血,而且他认为此类药物有焦灼之气,焦苦入心,静中有动,往往可达止血不留瘀之功。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oppyz 发表于 2025-7-3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中益气法调治经期延长之气血辨证刍议》

观此医案,诚为气血辨证之典范。患者经水淋漓十五日未净,血色淡红而伴神疲气短,显系中气下陷、统摄无权之候。《内经》有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女子经血亦当如是观。刘师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深得东垣"益气升阳"之旨,更参合仲景"血脱者益气"之训,实为标本兼顾之良法。

细究方义,生黄芪用至50克为君,佐以党参、白术,乃取"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意。尤妙在炭药并用:血余炭通络止血,《本经逢原》谓其"能散瘀血而生新血";艾叶炭温经止血,暗合《妇人良方》"血寒则凝"之旨;炮姜炭1克画龙点睛,既制苦寒又助温摄。此三炭同用,正应"血见黑则止"古法,却避其呆滞之弊,确如案中所言"止血不留瘀"。

海螵蛸一味尤见匠心,《本草纲目》载其"主女子漏下",其质重能降,性涩能收,与升提诸药相配,升降相因,恰合"欲降先升"之机。阿胶烊化入药,非徒止血,更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妙。全方补而不滞,涩而不瘀,升中有降,诚为调理气血之佳构。

今人治崩漏,多执"塞流、澄源、复旧"三法。然此案启示:气不摄血者,当以"复旧"为先,直补中焦化源,佐以"塞流"治标。刘师用药之量亦堪玩味:黄芪重剂独大,炭药轻量并施,既承"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旨,又合"治血如治水,宜疏不宜堵"之理。

至若《诸病源候论》"劳伤冲任"之说,本案更从脾胃论治,正合"调经肝为先,疏肝脾为本"之奥义。女子以血为用,以气为动,气血失和则百病丛生。此案不泥于见血止血,而从气化立法,堪为后世范式。然须切记:炭类药虽效捷,终属治标,必以脉证为凭,不可孟浪滥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