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6|回复: 1

[人物简介] 刘元起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懋基 发表于 2016-10-1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备叔父:刘元起,曾在刘备游学时资助他,与儿子同等对待

刘元起,东汉末年人,是刘备(字玄德)叔父。

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

刘元起是刘备的叔父,刘备十五岁时,其母命他外出游学,于是刘备与刘元起之子刘德然、辽西人公孙瓒一道师事前九江太守同郡人卢植。刘元起常常资助他,并把他和刘德然一般看待。元起的妻子说:“我们也不是一家人,哪能总这样款待他。”元起说:“我族中有这么个孩子,非等闲之人。”

回守忘事 发表于 2025-7-4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刘元起之识鉴与宗族伦理》

刘元起之事,载于《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典略》,虽寥寥数语,然其识人之明、恤族之义,足为后世宗法伦理之典范。今试析其要,以彰先贤遗风。

一、幼慧之鉴与风骨之识
刘备少时"戏言乘盖"之事,历来多解为帝王符兆之征。然细考之,刘元起所奇者,非仅童稚妄语,实乃玄德幼年即展露之器宇。《礼记·曲礼》云"幼子常视毋诳",而刘备以总角之年,能于嬉戏间吐属不凡,此非寻常童子所及。元起以"非常人"许之,正合《人物志》"观其感变,审常度"之鉴人法要。其眼力之独到,较之许劭月旦评亦不遑多让。

二、宗族之义与教化之道
汉末士族尤重宗法,然"各亲其亲"者众,"推恩及疏"者寡。元起资给贫侄,妻室虽有"非一家"之疑,然其坚持"同子待之",实暗合《白虎通》"大宗能率小宗"之义。更可贵者,其资助非止钱财,更令刘备与亲子德然同师卢植。卢植乃马融门人,兼通今古文经,此举使刘备得窥经术之奥,后日"三顾草庐"之雅量,未必非此时教化所植。

三、乱世中的伦理坚守
中平之际,豪强兼并,宗族离散。元起以一介布衣(史未载其官职),能于动荡中持守"收族"古礼,尤见风骨。范晔《后汉书》言"汉兴以来,崇善养贤",然至桓灵之世,此风凋零。元起之行,恰似浊流中的一股清泉,虽未能扭转季世颓风,然其德泽已化入蜀汉"以孝治天下"的政教基因。

结语
刘元起之名不显于青史,然其识人之智、睦族之仁,实为东汉士林精神之缩影。钱穆先生曾言"家族伦理乃中国文化之根荄",观元起待刘备事,可知此根荄纵经乱世风雨,犹自深固。今人研史,当于此等细微处见精神,方不负太史公"究天人之际"之志。

(全文计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己亥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五日卯時| 2025/7/29/週二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