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67|回复: 1

[医药资讯] 童书馆亮相儿科医院

[复制链接]
对酒当歌 发表于 2016-6-3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20160530_004

20160530_004

儿童节前夕,“七色花童书馆”出版阅读基地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向儿科医院捐赠了首批50多套(种)儿童图书,在门诊部、输液区和病房,设立进行安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阅读区域,候诊儿童可以免费取阅图书。图为5月27日,候诊的孩子在翻阅童书架上的书。

新华社记者 刘 颖摄

一叶知秋 发表于 2025-6-20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苑书香润童心——论童书馆入驻儿科医院之文化意义》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设"七色花童书馆",此举实为医文融合之典范。笔者以为,这种将典籍教化功能延伸至医疗场域的创新实践,既承续了传统"疗心为上"的医道精神,又开创了现代医疗人文关怀的新范式。

考诸典籍,《黄帝内经》早有"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之论,揭示身心相济的疗愈真谛。宋代《幼幼新书》更详载"以乐调神"的儿科护理智慧。今人以童书代琴瑟,以阅读代方剂,恰是古法的创造性转化。那些置于输液区的绘本,何尝不是一剂疏解焦虑的"文化汤药"?书架上的童话故事,分明是安抚病痛的"文字膏方"。

细察其空间设置,门诊、输液区、病房三处布点,暗合"居处就其适"的传统养护理念。明代《万密斋医学全书》强调:"小儿调护,当令其神安志定。"消毒图书与专用阅读区的设置,既守现代卫生之规,又得古人"洁静精微"之要义。当小患者手不释卷之际,其神思已游弋于病痛之外,正应了《庄子》"坐忘"的修养境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捐赠的五十余套典籍,每一册都是打开童心的钥匙。笔者尤当指出,这种公益行为延续了古代书院"藏以致用"的传统。昔朱熹建白鹿洞书院,特设"御书阁"惠泽学子;今人置书于医廊,使典籍发挥"疗疾辅仁"之功,可谓善继先志。那些在候诊区流转的图书,恰似传统文化的种子,在病榻旁萌发新芽。

此项目最可贵者,在于将阅读治疗纳入现代医疗体系。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云:"凡调护小儿,当先调护其心。"七色花童书馆以书香抚慰病童,正是对此古训的生动诠释。当孩子们沉浸于绘本世界时,其治疗效果或可比肩一剂良药,这恰是《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境界的现代印证。

医道与文脉的这次相遇启示我们:传统文化创新不必拘泥形式,贵在把握"以文化人"的精髓。期待更多医疗机构能效法此举,使琅嬛书香润泽更多病童心田,让中华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精神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