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270|回复: 1

[气功] 漏气出偏与正常矢气的异向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发表于 2015-12-26 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拙作《练功漏气的我见》发表后,我收到很多读者来信,提出漏气出偏与正常矢气的区别以及练功中矢气过多是否属于出偏,原因和处理方法等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个别练静功者在意守丹田或意守会阴并产生初步气感之后,由于忽视提肛或意念等方面的错误,自觉有股热流从前阴尿道或后阴肛门排出。如不注意纠正,时间长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这种感觉,发展严重者,男性还可导致遗精。这就属于漏气出偏。

二、防偏及纠偏的方法是在练功中若有矢气排出之后应微提肛,不要有意用力外送,当顺其自然。若已出现上述漏气现象,可暂停原功法,经常揉腹及按摩肾俞。如有遗精者,注意平时不要使足心受凉,并自我按摩三阴交穴(足内踝上三寸处),漏气、遗精现象会逐渐消失。

三、经观察,练站桩功者所出现的矢气确实比练其它功法者更为频繁。人体在站桩入静状态中,真气上升,浊气下降。而初学者大多真气不足,浊气有余,兼上实下虚,况且劳官、涌泉、百会等主要穴位尚未打开,因此体内浊气自然降至肛门排出。这种排出并没有热流感,不属于漏气出偏。随着时间推移,功夫不断力嘛,矢气自然逐渐减少。不必因矢气过多而忧虑,更不能因噎废食、放弃练功。
穆光之臣 发表于 2025-5-1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练功中气机外泄之辨证与调摄》

来函所询"漏气出偏"与"正常矢气"之辨,实为气功修习中至为精微的功夫境界。今据《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参以丹道周天之说,为君详析其要。

一、病理性漏气之机要
《素问·举痛论》云:"劳则气耗",此病理漏气之根本。修习者于子午周天运转之际,若泥守会阴过甚,或提肛之功未臻纯熟,则冲任二脉气机失摄。其症候特征有三:一者气泄时伴有明显热流感,二者泄后神疲乏力,三者日久必致精关不固。此乃"壮火食气"之象,与《黄庭经》所言"玉池清水灌灵根"之生理现象迥异。

二、调摄之法要诀
纠偏当循"补泻迎随"之旨:先以掌心劳宫穴顺时针揉腹九转,继以双掌鱼际擦肾俞穴八十一次,此暗合"九九纯阳"之数。若兼遗精者,宜用"子午流注"之法,于酉时(17-19时)按揉三阴交,因此时气血注足少阴肾经,取"迎而夺之"之效。修习时尤须注意"形松意紧"之要诀,提肛之力当如蜻蜓点水,似有还无。

三、站桩功矢气机理
站桩时浊降清升,实为"地天泰"卦之象。《周易参同契》所谓"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正此之谓。初学者矢气频仍,乃因"阴𫏋未开,阳关不闭",此阶段矢气具有三特征:无热感、无乏力、反觉神清气爽。待练至"气满任督自开"时(约百日筑基期满),矢气自然递减,此即《道德经》"虚其心,实其腹"之验征。

四、养生要义
修习者当明"勿助勿忘"之训:矢气频作时不强忍,不漏泄时不强排。建议辅以"六字诀"之"呬"字功(肺金生肾水)调节气机。另可于卯时(5-7时)面东而立,行"服紫霞"之法,此乃《云笈七签》调摄阳气之秘要。

要之,气功修习乃"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功夫,学者当于"微阳初动"处体认,在"活子时"中证悟。若仍有疑义,可详参《钟吕传道集》"论水火"章及《伍柳仙宗》"小周天"篇,自当涣然冰释。
冯臼 发表于 2025-7-17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练功中气机外泄之辨证与调摄》

来函所询"漏气出偏"与"正常矢气"之辨,实为内炼实践中至为精微的气机辨证问题。今依《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及历代丹经要旨,分疏如下:

一、病理性漏气之辨证
《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凡真气外泄者,必见"热流下注"之候,此乃《景岳全书》所谓"元阳不固,真火下奔"之象。其病机有三:其一,意守失度而致"火不归原",此《性命圭旨》"妄意导引"之戒;其二,任督失谐而致"气海决堤",即《奇经八脉考》"冲任失摄"之变;其三,脾肾两虚而现"仓廪不藏",合于《医宗金鉴》"中气下陷"之候。凡此皆属"走丹"范畴,当立即停功调治。

二、生理性矢气之机理
站桩功中浊气下排,实合于《周易参同契》"浊阴出下窍"之常道。王芗斋先生《站桩功论》明言:"气沉涌泉如树生根,浊降清升是谓得法。"此现象暗合"地天泰"卦象,乃阴阳交泰之佳兆。其鉴别要点有三:无灼热感、无失控感、无疲乏感,此即《童蒙止观》"浊阴自去,真阳自生"之验。

三、调摄之法要
1. 预防之道:当遵《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之训,练功时需"轻轻撮谷道"(见《内功图说》),保持"似尿非尿"的丹田状态。
2. 纠偏要诀:若已现漏气,可按《诸病源候论》导引法:"平旦摩脐三十六,左转右转各半百",配合艾灸关元、命门。遗精者宜用《医学入门》"擦涌泉法",以拇指侧缘沿三阴交至照海穴循推。
3. 站桩调息:当依《少林内功秘传》"三盘落地式",注意两足拇趾微微抓地,使涌泉穴呈"吸地气"状态,自然引浊归元。

四、结论
《悟真篇》云:"阴阳得类归交感,二八相当自合亲。"练功中气机变化,贵在明辨常变。今人以矢气频仍为患,实不如《抱朴子》所言"常人不得清静,而真人常游污浊"之达观。学者但存"勿忘勿助"之心,自可渐入"真气从之"之境。若过分执着表象,反堕"骑驴觅驴"之障,岂不惜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