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和“无用”的说法,是总体性的“用”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存在者之间中所产生出的一种相对性关系。这样,看上去很分明的“有用”和“无用”,却有着随着条件和需要而发生变化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金子不仅是富贵的象征,而且被认为是很有用的;但是,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块沉甸甸的金子可能还不如一怀清水有用。在莫尔(Thomas More )的《乌托邦》中,平常被视为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珍贵之物,不仅都变成了无用的废物,而且变成了惩罚和耻辱的象征。一种存在物,对于嗜好者来说,不仅有用而且非常有用,但对于没有嗜好的人来说,它就无用甚至非常无用。可以说,似乎是确定性的有用和无用不仅随着时空而变,而且也随着人们的立场和需要而变。对于柏拉图(Platon)来说,“有用”就是“尺度”和“适度”,如他说:“连猪都知道,任何与身体有关的事都需要个尺度。”所谓“有用”,便是“适度”,“过量”或“不足”都不算“有用”。贪婪地没有节制地占有一种事物,就会成为那种事物的牺牲品,就像“人为物役”、“人为物殉、“人为财死”等说法所指出的那样,被认为是极其有用的东西,反而又成了极其有害的东西。这一点后面还将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