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来源: 美食中国 《别名》灯笼草、天泡子、天泡草、黄姑娘、小酸浆、朴朴草、打额泡
 《来源》茄科酸浆属植物苦uPhysalis Pubescens L.,以果、根或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用于咽喉肿痛,腮腺炎,急慢性气管炎,肺脓疡,痢疾,睾丸炎,小便不利;外用治脓疱疮。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敷患处。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一年生草本,高25~60厘米。茎斜卧或直立,多分枝,有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卵圆形或长圆形,长约4~8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斜圆形,全缘或具不规则的浅锯齿:叶柄长可达4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5毫米;萼钟状,长约5毫米,上端5裂,裂片披针形或近三角形,端尖;花冠钟状,淡黄色,直径5~7毫米;雄蕊5,花药矩圆形,纵裂;子房二室,花柱线形,柱头具不明显的两裂片。浆果球形,直径约8毫米,光滑无毛,黄绿色;宿萼在结果时增大,膨大如灯笼,长可达2.5厘米,具5棱角,绿色,有细毛。花期7~9月。果期8~10月。生长于田野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