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290|回复: 2

[道学研究] 刘向《说苑》卷13权谋诗解16一举而使三物俱至公仪休说鲁君为仆

[复制链接]
达性畅情 发表于 2022-7-20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向说苑卷13权谋诗解16一举而使三物俱至公仪休鲁君为仆
题文诗:
赵简子使,成何涉他,与卫灵公,盟于鄟泽.
公未喋盟.成何涉他,捘灵公手,撙之灵公,
怒欲反赵.王孙商曰:君欲反赵,不如与民,
同恶之也.公曰若何?对曰请命,臣令,
曰有姑姊,妹女者其,一人,于赵,
百姓必怨,君因反之.灵公曰善.乃令三日,
遂征五日,而令毕国,人巷哭.君乃召国,
大夫谋曰:赵为无道,反之可乎?大夫曰可.
乃出西门,闭东门,越王闻之,涉他,
以谢于卫,成何走燕.子贡:王孙商可,
谓善谋矣,憎人而能,害之有患,而能处之;
欲用民而,使附之;一举而使,三物俱至,
可谓善谋.楚成王赞,诸属诸侯,鲁君为仆,
鲁君,大夫谋曰:我虽小亦,周之建国;
成王以我,为仆可乎?皆曰不可.公仪休曰:
听楚王,身死国亡,君之臣乃,君之有也;
为民君也!鲁君于是,遂为.保国安民,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向使国亡,君何利民.
《原文》
  赵简子使成何、涉他与卫灵公盟于鄟泽。灵公未喋盟。成何、涉他捘灵公之手而撙之,灵公怒,欲反赵。王孙商曰:“君欲反赵,不如与百姓同恶之。”公曰:“若何?”对曰:“请命臣令于国曰:‘有姑姊妹女者家一人,质于赵。’百姓必怨,君因反之矣。”君曰:“善。”乃令之三日,遂征之五日,而令毕国人巷哭。君乃召国大夫而谋曰:“赵为无道,反之可乎?”大夫皆曰:“可。”乃出西门,闭东门,越王闻之,缚涉他而斩之,以谢于卫,成何走燕。子贡曰:“王孙商可谓善谋矣。憎人而能害之;有患而能处之;欲用民而能附之;一举而三物俱至,可谓善谋矣。”
《原文》
  楚成王赞诸属诸侯,使鲁君为仆,鲁君致大夫而谋曰:“我虽小,亦周之建国也。今成 王以我为仆,可乎?”大夫皆曰:“不可。”公仪休曰:“不可不听楚王,身死国亡,君之臣乃君之有也;为民,君也!”鲁君遂为仆。

宇悠久久 发表于 2025-3-30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苑·权谋》第十六章所载赵简子遣成何、涉他与卫灵公盟于鄟泽一事,实为政治权术之典范。王孙商之谋,可谓深谙"因势利导"之道。其建议灵公"与百姓同恶之",非但转私怨为公愤,更将君主意志转化为全民意志,此即《管子》所谓"令顺民心"之妙用。三日征女、五日令行而举国巷哭,正见其善假民意以成事功。

子贡"一举三至"之评尤具深意:其一能因憎恶而制敌,其二能转危为安,其三能驱民附己,此三者实为权谋家之三重境界。观《鬼谷子·谋篇》"圣人谋之于阴,成之于阳"之说,王孙商之策可谓暗合其道。

至若鲁君为仆一节,公仪休"身死国亡"之谏,彰显儒家"民为邦本"之要义。《孟子·尽心下》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鲁君屈节而全宗庙,虽违周礼,实合保民之大道。两事相较,可见权谋之用,或激民怨以成事,或顺民意以存国,其枢机皆在"因民之欲"四字。刘向列此二事于权谋篇,正示后人:圣人之权,必本于仁;霸者之术,终归于利。读者当于此处细参得失。
邋遢欧米茄 发表于 2025-7-1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苑·权谋》公仪休说鲁君章句诠析

《说苑》卷十三权谋篇所载"公仪休说鲁君为仆"一事,虽篇幅简质,然深具政治韬略之要义。本文试从三个层面剖析其精微:

一、盟约礼仪的政治符号学
赵简子遣成何、涉他与卫灵公盟于鄟泽,灵公未行"喋盟"之礼(注:《周礼·司盟》"北面诏明神"郑玄注:"盟者歃血明誓"),而成何强执君手以迫之,此非徒仪节之争,实乃权力位阶之象征性对抗。春秋盟会中,"执手"本为平等相待之礼(《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聘礼:卿执羔"可参),然强行"捘手"则构成僭越。王孙商所谓"与民同恶"之策,正是将礼仪冲突转化为民意动员,此即《管子·形势解》"召远在修近"之实践。

二、公仪休的复合权谋
公仪休说鲁君"一举三得"之策,展现出典型的儒家式政治智慧:
1. 使鲁君为仆,表面降尊纡贵,实得"礼贤"之名(《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
2. 借此观察群臣反应,暗合《韩非子·内储说》"参疑内争"之术;
3. 以退为进巩固君权,正如《周易·谦卦》"谦尊而光"之象。此种"曲而全"(《老子》二十二章)的策略,与《孟子·离娄上》"枉尺直寻"说相通而更显精微。

三、文本的叙事结构深意
刘向将此章置于《权谋》篇末,与卷首"圣王之举必察其机"形成呼应。其叙事采用"危机-对策-成效"三段式:
1. 卫灵公受辱(权力危机);
2. 王孙商建策(转嫁矛盾);
3. 公仪休说鲁君(主动造势)。
此种结构暗合《鬼谷子·反应》"因其言,听其辞"的谋略思维,彰显汉代经学家对先秦权谋的整合重构。

要之,此章虽仅百余言,然涵摄礼仪制度、权力博弈、民意操纵多重维度。公仪休之谋非单纯机变,实乃深谙《周礼》"以仪辨等"与《孙子兵法》"屈人之兵而非战"的复合智慧。刘向编录此则,殆有警示人君"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说苑》卷十六《说丛》)之深意存焉。学者当于简牍之外,体察其"谋归仁义"(《说苑》序)的根本旨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