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 美食中国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到冬季茎叶枯萎时挖出后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或烘干即为“毛山药”。选择粗大的毛山药,浸水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即为“光山药”。
% V% l& b" W6 m* c3 R 山药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既能补气,又能养阴,应用广泛。药理研究证实它还有降血糖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糖尿病多饮多尿等症。生山药长于养阴,炒山药长于健脾,除此之外二者功能主治基本相同。
% P, A0 C. F' H# e+ [/ _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验方,供参考。
# U& F: p3 C0 n: t8 J 一、山药50克,核桃仁20克,大枣10克,小米30~50克。加水适量,煮至米烂汤黏,代粥佐餐,味道香甜宜人,常服健脾益肾、补肺定喘、润肤养颜。 . \0 j9 ]( ~, l9 q
二、生山药、炒山药各50克,共研细粉,瓶贮备用。每服6克,米汤调下,日服2~3次。治疗脾虚腹泻,或过食寒凉,不思饮食,未食先呕,食后撑胀等症。 % E, N/ g9 |: Z) T. |9 y
三、生山药、茯苓各50克,益智仁30克,共研细粉,瓶贮备用。每服6克,米汤调下,日服2~3次。治疗小便多、滑数不禁。
$ M: S W' [ m- q 四、生山药、炒白术各100克,人参75克,共研细粉,瓶贮备用。每服10克,米汤调下,日服2~3次。常服有健脾益气之效,可治疗困倦乏力、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 ! n4 T# J1 K$ l: W, g
五、生山药、芡实、生苡米各30克,加水适量煮至米烂汤黏,分两次服下。常服可健脾燥湿,治疗白带过多、腰痛等症。
N. F4 j9 `( I. f& } 六、生山药、天花粉各30克,煎汤分2~3次服下。或用新鲜山药去皮洗净,每日取120克煎汤服食。常服可治疗糖尿病口渴多饮、多尿症。
) P. R5 ]$ t& d& k( C( n 山药药性平和,不论是疗病还是进补,均需大量常服才能取效。应注意的是,脾虚湿热、胸腹满闷或遇有外感发热、食积停滞、大便秘结等症时,不宜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