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27|回复: 1

[诗词赏析]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_每日诗词

  [复制链接]
中华好诗词 发表于 2019-3-25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5464d6eb1decc336fecfef74b3f3ce0.jpg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词赏析

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的‘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末句是说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文字由中华好诗词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

~幽魂~ 发表于 2025-4-11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朱熹《春日》中的理学气象与生命境界

朱熹此诗,表面观之,不过是寻常咏春之作,然细究其理,则可见宋代理学大家之气象与胸襟。"胜日寻芳泗水滨"一句,非独记游,实乃以"寻芳"喻求道。"泗水"者,孔子讲学之地,此处暗含追慕圣贤之意。理学之"格物致知",正由此"寻"字透出消息。

"无边光景一时新"五字,写尽天地生化之妙。朱子《大学章句》云:"即物而穷其理",此"光景"者,即万物之理也。"新"字尤可玩味,非谓景物之新,实指观者心境之新。理学家观物,不在形色,而在其所以然之理,故能见常人所不能见之"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一句,最见工夫深浅。"等闲"二字,看似轻易,实乃历经"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积累后所达至的豁然贯通境界。程颢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正与此句相通。东风者,生生之气也;识其面者,见天地生物之心也。非有穷理尽性之功,安能"等闲识得"?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乃全诗点睛之笔。不曰"皆是春",而曰"总是春",可见理一分殊之旨。万紫千红,各呈其态,然统摄于"春"之一理。此即朱子所谓"理一而分殊",犹月映万川,处处皆圆。诗人由具体物象上升至普遍理境,正是理学"下学而上达"的思维路径。

此诗之妙,在于将理学思想不着痕迹地化入寻常景物。寻芳非游冶,观物即穷理;赏春非娱目,见春即见道。二十八字中,既有活泼泼的生命体验,又有深沉沉的哲学思考,可谓"即凡而圣"的典范。今日读者若只作写景诗看,未免辜负先贤立言之深意。须知理学之诗,字字有来历,句句有乾坤,读者当于吟咏之外,更求义理之真。
南丘 发表于 2025-7-10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日》义理阐微与诗法探赜

朱熹此诗虽以浅近语言出之,然其深层意蕴实为宋代理学‘格物致知’之艺术呈现。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中,‘泗水’暗喻孔门圣域(孔子讲学于洙泗之间),‘寻芳’非徒目观花草,实指对天理流行的体察。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新’字既状春景之鲜活,更寓仁心豁显时之境界——程颢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者,正可与此句互参。

‘等闲识得东风面’乃全诗枢机。‘等闲’二字尤需玩味:表面谓春意易辨,实则强调‘识得’之主体修养。朱子《大学章句》言‘即物穷理’,须经‘用力之久’方得‘豁然贯通’,此处‘识’字正是贯通后之顿悟。东风化育之功,实即‘天地生物之心’(《仁说》),诗人以‘面’喻之,将抽象天理人格化,此乃宋诗‘以理入象’之典型笔法。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非止写景,实为理学家‘理一分殊’命题的诗化表达。伊川云‘一草一木皆有理’,朱子借此春光统摄之象,揭示个别(万紫千红)与普遍(春)的体用关系。钱穆先生曾指此诗‘即凡天下之物而穷其理’,可谓的评。

至若诗法,此篇深得唐人绝句三昧。‘寻-识’为暗线,‘光景-东风-万紫千红’为明线,末句以‘总是’收束,既合‘起承转合’之法,又暗藏‘物物一太极’之理。后世王阳明‘等闲识得东风面’之句,正见朱子此诗影响之巨。

要之,此诗当从三重境界观之:表层绘春,中层喻学,深层阐理。读者若能于‘万紫千红’中见得‘天理流行’,方不负晦庵夫子托物言道之深心。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亥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三日酉時| 2025/7/17/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