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70|回复: 0

元刻本《中州集》(图)

[复制链接]
休竹客 发表于 2010-3-22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020100322262528863463.jpg

6 C0 q6 Z# s: P
- N) Y8 K# q$ Y
    《中州集》是金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歌总集。首录显宗二首、章宗一首,不入卷数。其余分为甲至癸十集。共辑录194位诗人的1984首作品。其中除“南冠”类收入忠于宋朝之留金使节与官吏朱弁、滕茂实等5人诗作84首外,其余皆金代诗人之作。元好问有《自题中州集后》五首绝句,评价金代诗歌和《中州集》。他评价金代诗歌,“部下曹刘气尽豪,江东诸谢韵尤高。若从华实评诗品,未便吴浓得锦袍”,大有与宋诗一较高低之意。他对《中州集》评价也很高,称当时几乎“家置一本”。
6 M5 |+ _7 g' a& t
' W* k8 X% J7 E# s8 h; o, V" y    卷前元好问作于癸巳年十月二十二日的自序,称此书编纂始于癸巳,即哀宗天兴二年(1233)。其时,元好问留滞聊城,杜门深居。为保存一代文献,防止仅存之诗因兵燹火厄湮灭无闻,他追忆、辑录前辈及交游诸人之作,恰值商孟卿携其父商衡抄本金人魏道明编、商衡增补《国朝百家诗略》前来,元好问将自己辑录内容与《国朝百家诗略》合为一编,名为《中州集》。因主要目的为借诗存史,所有作者各具小传,选诗也颇为精审。
, c- ^/ q" K3 `. }! i  q5 i- @+ z  c, E! h7 I. h! G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兴定五年(1221)进士,任内乡令。正大(1224-1231)中为南阳令。天兴(1232-1234)初,权尚书掾,后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晚年以著述为业,筑亭于家,名“野史”。元记录金代君臣言行百余万言,元修《金史》时多所参稽。有《遗山先生集》、《中州集》等传世。
9 A* p5 C+ y0 A) H! N2 [$ f/ L' z4 x% C+ T* O* n) y, c+ f% }7 b
    《中州集》元代至少版印过两次。首次在此书编就15年后,即蒙古海迷失后元年(己酉,1249)秋,真定提学赵国宝出资锓木以传。此为元至大三年(1310)平水曹氏进德斋刻递修本,首题“乙卯新刊”,时当蒙古宪宗五年(1255)。对此,傅增湘先生推测:一则疑此书“或迁延数载始毕其工”,一则疑此书初刻当为“乙卯新刊”,其后板归坊肆,重印行世,特改题此名。此本原附有《中州乐府》,其卷末有“至大庚戌良月平水进德斋刊”牌记。即至大三年十月,为此本之具体刷印时间。曹氏进德斋为平水著名书坊,刊印过巾箱本《尔雅注》等。但据分析此本所用书板并非进德斋另刻,乃“乙卯新刊”书板归于曹氏,曹氏据以重印行世。此本所不同于“乙卯新刊”者在书之题名。此本卷首元好问自序题曰“中州鼓吹翰苑英华序”,目录题曰“翰苑英华中州集总目”。此二题名中“中州鼓吹”与“翰苑英华”诸字,字体风格与题名中的其他字略有不同,当为后人所补刻。初次刊刻之书板,题名原应分别为“翰苑英华序”、“中州集总目”。因为此本以旧板重印而成,故虽非初刻初印本,但所反映的仍基本是初刻本原貌,极为珍罕。
5 S) p# @) z& F% Y3 y; X
, i! k- U2 X3 n0 R+ m4 H- b    金代战乱频仍,诗歌亡佚者甚多,赖《中州集》尚存梗概。清康熙年间编《全金诗》,即以此书为基础而有所增补。 & t' O' l3 U9 @1 I' i$ a
& d6 v3 z( a- B4 \" Q/ v
    此本行格疏朗,刻印精良,在雕版印刷史上也具有独特地位。所附《中州乐府》一卷,二者初始即合为一编刊版,后《中州乐府》刻本佚失。傅增湘据日本五山本影摹补入。书中钤有传是楼、徐干学印、健庵收藏图书、茂苑香生蒋凤藻秦汉十印斋秘箧图书等印鉴,知其曾为徐干学、蒋凤藻等藏家收藏。民国时,归傅增湘所有。此书现藏国家图书馆,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