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13|回復: 0

[诗词赏析] 李白诗词全集.渌水曲.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4 15: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渌水曲.李白


渌水曲

渌水曲
渌水曲
[唐]李白
渌水明秋月,
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诗词分析:


【渌水曲】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蘋。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蘋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李若藏 發表於 2025-6-28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渌水曲》诗学探赜与审美解构

李白《渌水曲》虽仅二十言,然其诗学造诣与审美意蕴实堪深究。今试从意象经营、情感投射、时空建构三端详析之。

一、意象系统的辩证统一
"渌水明秋月"句,以水质澄澈与月光皎洁构成光学互映。"渌"字本义为清澈见底,《说文》谓"渌,水清也",此处更衍生出动态的澄明感。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将"秋月"意象置于水光背景中,突破传统"秋月"孤悬的固化表现,形成水月交融的立体空间。次句"南湖采白蘋","白蘋"典出《楚辞·湘君》"登白蘋兮骋望",既延续楚辞香草传统,又通过"采"的动作赋予静态植物以生命互动。荷花"娇欲语"的拟人处理,实为李白"以我观物"的典型表现,在《独坐敬亭山》"相看两不厌"中亦见相似手法。

二、情感张力的隐蔽表达
表面欢愉的采蘋场景下,潜藏着微妙的情感冲突。"愁杀荡舟人"之"愁",非传统悲秋之愁,而是面对极致美景产生的存在性焦虑。这种"美的压迫"现象,在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中亦有体现。诗人通过"杀"字的极端化表述,将审美体验推向临界状态,与王夫之《姜斋诗话》"以乐景写哀"的美学原则暗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愁绪产生于动态的"荡舟"过程中,暗示着唐人"移动观照"的审美方式。

三、时空结构的艺术营构
全诗呈现"水月永恒"与"人事倏忽"的双重时间维度。秋月象征时序循环,采蘋动作暗示生命片段,二者并置产生哲学张力。空间上,由广阔的"南湖"渐次聚焦至"荷花",最终回归"荡舟人",形成"远观-近察-返照"的视觉闭环。这种结构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可见更复杂表现,而李白以简驭繁,尤见功力。

要言之,此诗在清浅表象下蕴含多重审美层次:意象系统兼具楚辞遗韵与盛唐气象,情感表达突破"情景交融"的常规模式,时空建构暗合"目击道存"的观物传统。王世贞《艺苑卮言》评李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作正可当之。今人解读唐诗,当如此抽丝剥茧,方得窥见唐人绝句之三昧。
彭侵李 發表於 2025-7-16 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渌水曲》诗学探赜与审美观照

李白《渌水曲》虽仅二十字,然蕴藉深远,足见盛唐绝句之精妙。今从诗法结构、意象经营、情感表达三端详析之。

一、时空造境之法
首句"渌水明秋月"以水月相映构建立体空间,渌水之动与秋月之静形成辩证统一。"明"字尤见炼字之功,既状水光澄澈可鉴月影,复暗喻时序——当属中秋前后,月华最盛之时。次句"南湖采白蘋"转入人事,以"采"字点出动态场景,使前句静穆的物象顿生人间烟火气。此二句构成上景下人的经典范式,深得《诗经》比兴之遗韵。

二、意象系统的隐喻性
诗中"白蘋""荷花"皆具深层文化符码。白蘋见于《楚辞·湘君》"登白蘋兮骋望",自屈子以来即为江南意象原型;荷花在六朝乐府中多喻女子容色,李白化用此典而更进一层。"娇欲语"三字活用拟人修辞,将物态人情熔铸一体,较之梁元帝"莲花乱脸色"更显灵动。末句"愁杀"之叹,实为乐景写哀的逆反笔法,暗合《诗经》"维以不永伤"的抒情传统。

三、情感张力的艺术生成
全诗情感脉络呈"起—承—转—合"之势:由澄明之景(起),至劳作之象(承),忽作花卉拟人(转),终以心理突变(合)。"荡舟人"之愁,非真妒花之艳,实乃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永恒怅惘。此中暗含《古诗十九首》"所遇无故物"的哲学沉思,然以明快语出之,正是太白"清水出芙蓉"诗学观的完美体现。

要言之,此诗在空间构图、意象运用、情感表达诸方面,皆达到五绝艺术的巅峰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谓"小诗之圣",于此可见一斑。学者读太白此类作品,当于明快处见深沉,在玲珑中味浑厚,斯得之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