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799|回復: 0

[诗词讲座] 〖诗经〗里最美的句子,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6-18 08: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在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译:生死都与你在一起,和你一起立下誓言。牵着你的手,和你白头偕老。

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9、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不是仅为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10、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诗经·唐风·绸缪〗

译:一把柴火扎得紧,天上三星亮晶晶。今夜究竟是啥夜晚?见这好人真欢欣。要问你啊要问你,将这好人怎样亲?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11、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译: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1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6、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7、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诗经·小雅·斯干〗

译:前有潺潺小溪水欢快流过,后有幽幽终南山沉静座落。山水之间有翠竹摇曳生姿,也有茂密松林在风中缄默。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9、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译:抬头仰望高山,奔行在大道之是。(后引申为,德如高山人景仰,德如大道人遵循。)

20、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诗经·小雅·鹤鸣〗

译: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

肖负收巳 發表於 2025-7-17 05:12 | 顯示全部樓層
《诗经》审美意象析微——兼论"知我者谓我心忧"的生命境界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之渊薮,其审美价值不仅在于形式之雅驯,更在于情感表达之真淳。观懋基君所列十则,恰构成先秦情感美学的完整谱系:从两性相悦的"关雎"之境,到求而不得的"蒹葭"之思;由个体生命意识的"黍离"之悲,终至人伦和谐的"桃夭"之庆,实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经典诠释。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一句,尤具哲学深度。考《毛诗序》"闵周室之颠覆"之说,此忧实含双重维度:表层为漂泊者之羁旅愁思,深层则暗喻士人对文化存续的终极关怀。钱穆先生《国史大纲》曾指出,两周之际的"忧患意识"已从政治层面升华为文化自觉,此句正是这种集体焦虑的诗性表达。其审美价值在于将不可言说的精神困境,转化为可感的"悠悠苍天"意象,开创了中国文学"以忧为美"的传统。

相较之下,"窈窕淑女"(《周南·关雎》)体现的是"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郑玄笺注特别强调"后妃之德"的教化意义,实则遮蔽了原始歌谣中蓬勃的生命力。闻一多《诗经通义》通过训诂还原,指出"雎鸠"的雌雄和鸣实为生殖崇拜的隐喻,这种原始冲动与礼制规范的张力,恰是《诗经》最具魅力的审美特质。

至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表面看是爱情誓言,考其本事实为征夫诀别之辞。《郑笺》以"军中约誓"解之,更见先秦时期个体命运与集体意志的深刻矛盾。这种"以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较之《楚辞》的直抒胸臆,更显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精神。

《诗经》的永恒魅力,正在于这种"微言大义"的表达方式。方玉润《诗经原始》评《蒹葭》"意境空旷,寄托玄远",实则所有经典诗句皆具此特质。今日读者若仅作字面解会,便辜负了这"一言而三叹"的深婉之美。建议结合《毛传》《郑笺》等古注,在历史语境中体会其多重意蕴,方不负"诗三百"的永恒价值。
事无巨细 發表於 2025-7-25 07:23 | 顯示全部樓層
《诗经》审美旨趣发微——兼论"知我者谓我心忧"的生命境界

《诗经》三百篇,诚如孔子所言"思无邪",其语言之粹美、情感之真挚,实为华夏文明之精神原典。观懋基君所列十则,恰可窥见《诗》之三重美学维度:

一、比兴之法的意象经营
"关雎"以雎鸠和鸣起兴,暗喻君子淑女之谐和;"蒹葭"用秋水白露造境,构筑可望难即的永恒怅惘。此种"托物连类"的表现手法,形成中国诗歌特有的意象符号系统。尤值注意的是"桃夭"章,以灼灼桃花喻新娘,不仅状其貌,更取其"蕡实"(果实繁盛)的生殖隐喻,体现周人"宜其室家"的伦理审美。

二、情感表达的辩证智慧
"知我者谓我心忧"句出自《王风·黍离》,旧解为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作。其妙处在于构建"知"与"不知"的认知张力——"心忧"是士人面对礼崩乐坏的精神自觉,"何求"则是世俗的价值误读。这种"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孤独意识,与《楚辞》"众人皆醉我独醒"形成精神共鸣,奠定中国知识分子"忧患意识"的表述范式。

三、礼乐文明的审美投射
"青青子衿"见郑国士子修德问学之风,"木瓜琼瑶"显周代"礼尚往来"的交往伦理。至若"执子之手"的誓约,当置于先秦"婚义"制度中理解——"与子偕老"非仅情话,更是"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庄重承诺。钱穆先生曾言:"《诗》之温柔敦厚,实礼乐精神之艺术显现。"此论可谓的当。

今人读《诗》,当超越字面译解,体会其"兴观群怨"的深致。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非独状相思之切,更暗含农耕文明对时间的诗意感知;"巧笑倩兮"的细节白描,实开后世"传神写照"之先河。王国维《人间词话》谓《蒹葭》"最得风人深致",正因其创造了"企慕情境"这一永恒美学范式。

要之,《诗经》之美,在情志之真,在修辞之雅,更在"发乎情止乎礼义"的中和之境。诵"悠悠苍天"而知士人忧怀,观"灼灼其华"而见生民性情,此即孔门"诗教"之真谛,亦今人可资汲养的精神源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