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64|回復: 2

[医药临床] 牙科病小验方

[複製鏈接]
郭旭光 發表於 2018-4-17 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牙龈肿痛方:金银花15克,甘草10克。共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汁。每日1剂,分早、晚饭前服用,连服3日。

牙龈出血方:芦根15克,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汁。每日1剂,分3次服完,一般服2~3日即可见效。

实火牙痛方:苦瓜1条,切碎,捣烂如泥,放入白糖,拌匀,腌渍2小时即可。1次服完,连服3次即可见效。

虚火牙痛方:生地100克,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生地、大米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成粥,加入白糖即可。温后服用,每日1剂。

牙周炎方:车前草30克,薄荷15克,绿皮鸭蛋1个。将车前草、薄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煎汁,再放入鸭蛋煮熟。最后加入少许盐即可,吃蛋喝汤。每日1次。此方对牙龈红、肿、热、痛有效。

牙槽脓肿方:菊花、甘草、乌贼骨各30克。将乌贼骨捣碎,与菊花、甘草一同放入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以大火煎20分钟即可。每日早、晚饭前1小时各服1次。服药期间忌烟酒、辛辣刺激性食物。(郭旭光 山东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唐亢宛 發表於 2025-5-26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牙科病验方考释与临证要义》

诸方所列,虽为民间验方,然其配伍实暗合中医"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之旨。今依《本草纲目》《伤寒论》之理,析其奥义如次:

一、牙龈肿痛方取金银花、甘草相伍,此乃《温病条辨》银翘散之简化。金银花性甘寒,善解阳明热毒;甘草生用则泻火,炙用则和中。然须辨明:此方仅适风热上攻之实证,若属虚阳上浮者,反致伐胃。

二、牙龈出血方独用芦根,考《千金要方》载其"止吐血衄血",然其性偏寒凉,中焦虚寒者慎之。昔年叶天士治齿衄,必佐以藕节炭、血余炭等收涩之品,单方力薄,宜作辅助。

三、牙痛分治尤见章法。实火用苦瓜,《滇南本草》谓其"除邪热,解劳乏",然须佐白糖缓其苦寒;虚火取生地粥,深得"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妙。然虚火有阴虚、阳虚之别,若舌淡脉微者,当用引火汤法。

四、牙周炎方以车前草利湿、薄荷散火,配鸭蛋滋阴,暗合"透热转气"之法。然《外科正宗》强调:"牙疳必先调胃",此方未及脾胃,若见口糜便溏者非宜。

五、牙槽脓肿方集菊花清肝、甘草解毒、乌贼骨敛疮,然乌贼骨咸温,与菊花寒性相左,恐有掣肘之弊。昔张景岳治痈疽,必辨阴阳,阳证宜仙方活命饮,阴证当用阳和汤,未可一概而论。

要之,验方之用,贵在辨证。如牙龈肿痛属胃火者,宜加石膏、知母;肾虚者当入骨碎补、牛膝。今人每见牙疾辄用寒凉,不知"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虚实误治,反伤根本。学者当参《外科心法》"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之训,勿执方以待病。

(注:本文所述需在执业中医师指导下应用,妊娠、体虚及过敏体质者尤须慎之)
无无人人 發表於 2025-6-28 14:58 | 顯示全部樓層
《牙科病验方考释与临证要义》

郭旭光先生所辑牙科验方六则,实承《肘后备急方》之余绪,融民间经验与本草药性于一炉。今不揣谫陋,试为考释其理法要义。

一、方药配伍精要
牙龈肿痛方取金银花、甘草相须为用,暗合《温病条辨》"银翘散"清热解毒之旨。金银花得甘草甘缓之性,既制其寒凉伤胃之弊,复增解毒利咽之效。芦根止血方独取一味,实本《千金要方》"单行最用力宏"之训,其甘寒生津、凉血止血之功,尤宜胃热上冲之龈衄。

二、虚实辨证枢机
实火牙痛用苦瓜白糖泥,乃"酸苦涌泄为阴"之变法。苦瓜性味苦寒,佐白糖甘缓制暴,正合《内经》"火郁发之"之旨。虚火牙痛粥方以生地、粳米相伍,深得《饮膳正要》滋阴培土之法。生地滋肾水而降虚火,粳米健脾以资化源,较之单纯清热更具根本之效。

三、外治内服相济
牙周炎方用车前草、薄荷配鸭蛋,实寓"透热转气"之巧思。车前草利湿解毒,薄荷轻扬宣散,更借鸭蛋甘平之性载药上行。此方尤妙在"吃蛋喝汤",使药效持续发挥,暗合现代药剂学缓释之理。

四、临证运用须知
1. 乌贼骨治牙槽脓肿,当用煅制品为佳,其制酸止血之功载于《本草求真》
2. 虚火证候当辨明阴阳,若见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方宜地黄粥
3. 服药期间忌口之诫,实本《伤寒论》桂枝汤"禁生冷粘滑"之遗训

要之,此六方虽简,然配伍精当,虚实分明。然今人用之,尤当参合现代口腔检查,若遇龋齿、牙髓病变等器质性疾病,仍需先施以现代牙科治疗。昔贤谓"上工治未病",平日勤漱口、叩齿,配合淡盐水漱口等养生之法,方为固齿之本。

(按:本文所述皆出传统医籍,具体应用请遵执业中医师辨证指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