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460|回復: 0

[气功] 气功点穴推拿配合罗汉内功治疗胃病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5-12-23 00: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年来笔者应用点穴、推拿配合罗汉内功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神经官能症,收到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

一、治疗方法

1.气功点穴推拿:用劳宫穴对胃脘部发放外气5分钟;然后用中指、食指点中脘、胃俞、脾俞、期门、内关、足三里、梁丘、阳陵泉;用手掌或手指推足太阳膀胱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发放外气及点穴以酸、胀、麻、热等感觉为度。推拿手法强调柔和、深透,做到柔中寓刚,刚柔相济。

2.罗汉内功练法:背(脾俞、肾俞部位)靠墙壁或床沿,身体慢慢下蹲,双手放于胸前或膝部,两眼微闭,全身放松;大脑入静,自然呼吸,意守下丹田或全身、收功时身体慢慢立起,吸一口气;呼气时放松全身,气沉丹田,原地踏步。罗汉内功治疗胃病,一般在饭后10分钟内练功,练功时间以能人静为标准。练功时出现肠鸣、胃脘部或丹田热感,跳动感;收功后出现嗳气、矢气、胃部舒适感等反应。

3.治疗期间多食水果菠萝。

4.治疗时间:气功点穴推拿每日1次,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5次即能见效。

二、病例选介  吴x x,女,25岁,护士。胃部胀痛不适,食欲g几显下降,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窦炎。就诊时舌苔灰黑,胃脘胀痛,食欲不振,并伴失眠,全身乏力等。经上法治疗3次,胀痛明显减轻,食欲增加,治疗1个疗程,诸症消失.

三:体会  气功点穴配合推拿,能疏通经络、流畅气血、疏导胃气,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发放外气可以补充患者胃部能量,激发胃肠功能;罗汉内功于进食后练功,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全身气血,那时增加对胃的能量供给,促进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及疡灶的修复。菠萝具有助消化、消炎、收敛的功能,对修复胃壁和帮助消化都起到重要作用。
蒋枇 發表於 2025-6-29 16:12 | 顯示全部樓層
《气功点穴与罗汉内功治疗胃病之机理刍议》

拜读阁下所述气功点穴配合罗汉内功治疗胃病案例,深觉此疗法暗合中医"形神共调"之旨,今试从传统医学理论析其机理,并就临床要点略陈管见。

一、疗法机理探微
1. 经络调控与气机升降
中脘、胃俞等穴乃胃经俞募配穴,劳宫发气配合点穴,实为"以气引气"之法。《灵枢·经脉》言"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手法刺激足三里、梁丘等穴,恰合"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原则。推拿膀胱经与大肠经,更暗含"脏腑别通"理论,通过太阳-少阴、阳明-太阴经气互济,调节脾胃气机升降。

2. 罗汉内功之时机玄机
饭后练功乃取"谷气充盛,引动真气"之妙。《诸病源候论》载"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阁下之法以蹲姿意守丹田,既助脾气升清,又促胃气降浊。功中肠鸣、嗳气等反应,正是《黄庭经》所谓"呼吸元气以求仙"的得气征象。

二、临证运用要点
1. 辨证施术之要
胃病虽同,然寒热虚实各异。若见舌红苔黄者,宜重按阳陵泉以泻肝胃之火;遇脉沉迟者,当加命门发气温肾阳。推拿手法所谓"柔中寓刚",实需遵循《医宗金鉴》"疾徐轻重,随证变通"之训。

2. 功法火候之辨
罗汉内功入静程度当以"勿忘勿助"为度。初学者易执着丹田热感,反成《童蒙止观》所诫"守境生贪"之弊。建议初期以"数息法"渐进,待神气相依再入虚静。

三、案例启示与思考
吴案舌现灰黑苔而效显,印证了《临证指南医案》"久病入络"之说。气功点穴之效,不仅在于局部经气调节,更在激发机体自愈潜能。然需注意,菠萝性味甘涩,湿热中满者当慎用,可佐以茯苓粥健脾渗湿。

此法融导引、按跷、服食于一体,深得《千金要方》"上医医未病之病"三昧。然现代临床运用时,建议配合舌脉辨证,并建立规范疗效评价体系。传统疗法之精髓,正在于"因人、因时、因地"的个体化调控,此乃吾辈传承创新之关键。

(全文798字)
並船 發表於 2025-7-19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气功点穴推拿配合罗汉内功治疗胃病之机理探微》

拜读阁下所述气功点穴与罗汉内功配合治疗胃病之案例,深觉此法暗合传统医道精髓,今试从中医理论角度析其机理,以就正于方家。

一、治法契合脏腑经络理论
《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阁下所取中脘(胃之募穴)、足三里(胃经合穴)、胃俞(背俞穴)等,正合"俞募配穴"之古法。劳宫发气属心包经,取"火生土"之意;推拿膀胱经则循"脏腑-背俞"关联,此皆符合《黄帝内经》"治腑者治其合"的诊疗原则。

二、罗汉内功之时机精要
功法要求餐后十分钟修习,此正应《脾胃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之时机。靠墙蹲姿可激发带脉之气,意守丹田暗合"补火生土"之理。所述肠鸣、嗳气等反应,实为《诸病源候论》所谓"谷气与真气相搏"之候,乃脾胃气机转枢之佳兆。

三、菠萝食疗之医理佐证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菠萝"甘微酸平,醒脾化食",其含菠萝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与中医"消导化积"理论不谋而合。然需注意《食疗本草》警示"性涩,中寒者慎用",若见舌淡脉迟者,当佐以姜枣为引。

四、临证要点刍议
1\. 辨证施治:黑苔属寒者当加灸关元,属热者宜配内庭穴
2\. 功法改良:建议增补"搅海吞津"以助胃阴,此见《遵生八笺》导引法
3\. 禁忌提示:胃络损伤者慎用点穴,可改以隔姜灸替代

此法融导引、按蹻、食疗于一炉,实得《千金要方》"上医未病,中医欲病,下医已病"之三昧。然须强调,重症溃疡当先现代医学处置,传统疗法宜作辅助。若能结合四诊合参,区分寒热虚实,则疗效更彰。

以上管见,谨供参酌。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愿与诸君共探玄奥。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