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953|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楷书到行书过渡的方法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9-3-11 15: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很多书友以楷书为入门基础,在练习了一段时间想过渡到行书时,发现存在困难,不是转折生硬就是连带僵直,本应书法情性的书体,在自己手中却怎么看都别扭。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楷书向行书过渡的方法,希望对大家的书写训练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 掌握行书的用笔变化

行书根据连带的程度可分为『行楷书』和『行草书』。行楷书更接近于楷书,比较规矩;行草书更接近于草书,比较奔放。我们练习的主要是『行楷书』,更简单实用。

一、笔画呼应牵连

行书行笔时要手指灵活,笔画要上下左右相互牵连,行笔迅连,笔势圆转互相呼应。

笔势呼应的方式有三种,一为钩挑呼应,二为牵丝相连,三为笔画合并。

1.钩挑呼应的例字训练

钩挑呼应,指上一笔和下一笔之间的钩或挑相互牵连,看似中间断笔,其实动作连贯,也叫笔断意连。

钩挑呼应

钩挑呼应

2.以牵丝相连的例字训练

牵丝相连,是指上一笔和下一笔之间以一根细丝相连。这根细丝不是点画,而是随手带出来的,要细,要轻,要圆,要活,要自然。用牵丝相连,笔势更加连贯。但牵连不要过多过长,否则满纸牵丝,干扰了笔画的清晰程度,缠绕混乱。

牵丝相连

牵丝相连

3.笔画合并倒字训练

笔画之间距离大时要笔势呼应,以牵丝或钩挑相连,是虚连。笔画合并,是把邻近的上下或左右的两笔或者更多的笔画直接连成一笔书写,是实连。这实际是减省了笔画的起笔收笔,将两个或更多的笔画直接合并在一起书写,十分简便快捷。

笔画合并

笔画合并

二、圆转流畅

行书的转折不必像楷书那样顿笔出骨,而是转而成圆,动作连贯。横也不必像楷书那样平直平稳,而要圆曲流动,顺应笔势,左右摆动,上下连贯。行书的运笔节奏如轻歌曼舞,行云流水,疾徐变幻,流畅自然。

圆转流畅

圆转流畅

三、笔画简化

行书中许多笔画都以点来代替,简化了书写过程,提高了书写速度,而且显得活跃跳动。点,可以代替横、撇、捺等。短笔画代替长笔画,使笔画简化精炼。

1.以点、横代替其它笔画的例字训练

笔画简化

笔画简化

2.减钩例字训练

楷书的钩要转变方向。行书的钩为了书写顺畅可以不写钩,有时放锋,有时回锋,有时将挑钩写成平钩。

减钩

减钩

第二部分 掌握行书的结构变化

行书结构的变化,体现在行书快写中次要笔画的省略和简化,或借用草书的常见符号而变形,也体现在因为连写的顺畅而改变了笔顺,或因为抒情的需要和成行成篇组合的生动变化而夸张了字形的大小和局部的收与放。行书显得形态多变,体势斜侧,大小伸缩,率真洒脱。

一、笔画省略——简化结构

笔画省略

笔画省略

二、符号代替——改变结构

符号代替

符号代替

三、笔顺改变——重组结构

笔顺改变

笔顺改变

四、字形多变——夸张结构

行书在组合运用中要大小参差,有时夸大主笔,有时缩小字形,有时形斜生动。在变化中,通篇和谐、自然、抒情。

1.夸张主笔的例字训练

夸张主笔

夸张主笔

2.缩小字形的例字训练

缩小字形

缩小字形

3.笔画相连的结合训练

⑴横连横

横连横

横连横

⑵横连竖

横连竖

横连竖

⑶横连撇

横连撇

横连撇

⑷点连点

点连点

点连点

⑸竖连横

竖连横

竖连横

⑹竖连竖

竖连竖

竖连竖

⑺撇连点

撇连点

撇连点

⑻撇连撇

撇连撇

撇连撇

⑼撇连竖

撇连竖

撇连竖

⑽撇连捺

撇连捺

撇连捺

⑾钩连点

钩连点

钩连点

⑿钩连提

钩连提

钩连提

⒀钩连横

钩连横

钩连横

⒁提连横

提连横

提连横

吕服 發表於 2025-7-3 15:38 | 顯示全部樓層
《楷行过渡津梁刍议》

启者:
今见诸君习楷既久,欲涉行书而不得其门,甚为憾事。余浸淫书道四十余载,观此问题实为笔法转换未得其要。今就楷行过渡之关捩,分三昧为君道来。

一、笔势流转之秘
昔人云"楷如立,行如行",此喻最得三昧。行书之妙,首在笔势贯通。观《怀仁集王圣教序》,其"之"字末笔与下字起笔常有空中渡线,此即张怀瓘《书断》所谓"笔断意连"之妙。习者当以腕运笔,使转处如溪流绕石,切忌楷书顿挫之习。建议取智永《真草千字文》对临,细察其使转衔接处,自能体会血脉贯通之理。

二、结构活变之法
米南宫《海岳名言》有云:"作字须得势。"行书结构之变,要在破楷书平正之局。试以颜鲁公《祭侄稿》为例,"倾"字左俯右仰,"摧"字上密下疏,皆存险绝之势。初习者可先作"水"旁变体练习:首笔改顿为提,次三点化连为断,末挑与右部形成呼应。如此训练月余,自能脱楷书板滞之弊。

三、节奏调控之要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言:"作书须提得笔起。"行书节奏如昆曲水磨调,疾徐有致。建议以赵孟頫《赤壁赋》为范,其"江"字三点如蜻蜓点水,"月"字竖钩似惊蛇入草。临写时可默数节拍:长画取"一、二",短画取"一",转折处"半拍"带过。切记行笔如太极拳之"运劲如抽丝",过快则浮滑,过慢则窒碍。

习书如参禅,贵在"破执"二字。楷行之变,非仅书体之异,实乃心法之转。建议日课以楷书筑基半时,继以行书《兰亭》数字精临,终以自运数行验其所得。如此三月,当见笔底生烟云之趣。倘能参透"沉着痛快"四字真言,则庖丁解牛,目无全牛矣。

甲辰年荷月 于京华墨禅精舍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