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86|回復: 0

蒲松龄辛酸"高考"路(图)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0-6-1 09: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W020100601329598158163.jpg
+ g' N0 g# ?+ R; w& k5 X

. |3 h" y/ V* u  A$ a
蒲松龄造像。网上图片

# P$ M! V3 F0 M, W" W

9 @3 A/ g: N- u$ K: D, Z4 w  ? 2 K. D) H/ G0 v7 d! l$ o
    在中国古代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蒲松龄那样,热衷科举却又不满科举,深受其害却又坚忍不拔,才华横溢却又名落孙山,科场失败却在文学上大获成功…… + x0 l. h4 V4 z. w% z

' c7 h9 b$ Y2 O! k# L- h; f    蒲松龄的人生确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在文学上成绩巨大,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聊斋志异》被称作“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另一方面,他在科举道路上却屡战屡败,落魄一生。他除19岁那年考中秀才外,其后数十年间又参加了十几次相当于高考的“乡试”,皆名落孙山,无缘仕途。他悲愤交加,痛定思痛,在晚年又写成长诗《历下吟》,将考试中的辛酸屈辱、录取中的种种弊端以及考官的骄横贪腐等,一古脑儿暴露出来,读了让人感动,也发人深思…… 2 f; M! ]) c* y1 M( Z/ T  H

: X( h' o5 Y, Q( ]6 s$ t" f    《历下吟》写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那年蒲松龄已69岁。诗中,他首先揭露了监考官的凶残和考生遭受的凌辱: : \2 C/ S+ |& {& }

7 R: U- x; h' S* m/ _% O3 P    试期听唱名,攒弁类堵墙。黑鞭鞭人背,跋扈何飞扬。轻者绝冠缨,重者身夷伤;退后迟嗷应,逐出如群羊。贵倨喜p骂,俚胤甚俳倡;视士如草芥,而不齿人行…… ! y% M& c' [5 L+ B5 r
8 M1 [% K9 a& E$ V6 C
    考生们辛辛苦苦地来到省城济南应考,一开始就遭到监考官的打骂:考前点名时,那些监考官像堵墙一样站在考场门前。他们飞扬跋扈,凶残异常,稍不如意就鞭打考生。考生轻者被打断帽带,重者被打伤。如果点名时答应迟了,就会像猪羊般被赶出场外。这些傲慢的家伙特别喜欢骂人,骂出的污言秽语不堪入耳。他们视读书人如草芥,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待。 " u) `# J7 G0 ?. O- o5 S1 L
) J( M9 I) Y# }/ K+ |; L& M
    不仅如此,“上头”规定的考试时间也异常苛刻:“内翰出司文,趾高气如云。夕发期朝至,愆期褫服巾。”那颇有来头的学正(教育局长)趾高气扬,武断专横,晚上刚发出通知,就要求考生第二天早晨赶到考场,迟到者就被取消考试资格。这多么不近人情!
! W4 F. e+ L* E3 S4 s: o
% Q7 p6 N+ K7 o$ ]0 r    考生考完后,仍不准回家,要留在济南等待发榜。在这段时间内,蒲松龄跟许多考生一样,生活发生了困难:
+ f9 c: B8 W. m+ n! h  s, V7 U% o$ K0 t
    羁留几两月,拆名尚未确。看囊无一钱,萧然剩空橐。盎粟储正供,竭赀悉粜却。缶中蛇不存,皮骨尽剥削。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