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p+ w; x0 n4 l) ?
1 S% [5 {. E- ]( s2 c& {6 E
厦门博饼文化 $ P( X8 `2 \7 Y% {/ z7 c( D( c
* ]+ j9 G- _3 \) v$ d" K
口语中,常把运气佳、办事顺利,说成是“彩头好”;将某件事获得意外的成功,喻之为“得彩”和“中彩”。 5 D+ C: j4 K) E, N9 ~0 I
6 k( X! r, ~, r6 J4 S
“彩”,是指多种颜色,如五彩、彩绘;又指文采、光彩。戏剧、歌舞中的化装排练,俗称“彩排”。这些解释,都与“彩头”、“得彩”、“中彩”没有更为直接的关系。 2 b+ `7 s! [3 H8 O4 ~
! h6 h) i! G- w
在古代,有一种掷骰子的赌博游艺。骰子,又名色子,为小巧的四方体,每一面都嵌着或红或黑的“点”。玩这种游艺,视人数多少,骰子可用一颗、两颗,也可用多颗。按顺序掷出,或以朝上一面的“点”数多少,或以某种颜色的“点”数多少,来决定胜负。《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说到“抢红”,即红“点”多的为胜;第七十五回,提到“抢新快”,用六颗骰子,按一定的“点”色组合,定出分数,然后依次投掷,以累计分数最高者为胜。“古时掷骰子的胜色,为赌博得利之称,如得彩”(《辞海》)。 1 h7 |2 F5 B- K: i4 O& a
8 n* Q8 ~1 z Y% }% ^# \
“彩头”,除指好运气、光彩之外,也指得到的赏物。“人人都说你才那些诗比众人都强,今儿得了头彩,该赏我们了”(《红楼梦》第十七回)。
1 T5 d% | p; @) |0 i, F9 W8 B, Y
2 b5 ^9 ? R! c “中彩”虽和“得彩”的意思相同,但却与“彩票”的发行有着关联。“彩票,亦称‘奖券’,俗称‘白鸽票’,以抽签给奖方式进行筹款或敛财所发行的凭证”(《辞海》)。彩票,或官方,或私人,欧洲在15世纪已流行。我国则始于清末,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借赈灾等名义,曾由官厅发行彩票,筹募赈款。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上海等大中城市,曾出现各种私人发行的彩票,中彩的可以得到头彩、二彩等各种等级的奖金。到了今天,彩票则更为人所熟悉,如福利彩票,付款买下后当场刮出号码,凡中了奖的,不论何种级别,都称之为“中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