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533|回覆: 3

營造家庭環境,培養孩子樂觀堅強的性格

[複製連結]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6-20 19: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人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自身內在的動力與外界環境構成一系列的矛盾,對各種矛盾如何解決的反映表現爲個人的性格。性格主要是在後天環境中形成的,一旦形成之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也有一定的可塑性。
9 k1 e3 {- W  X6 d1 ^
' o. e4 g, X3 p) s$ _. M兒童性格特徵分5個時期
9 W( I- T2 J) f- `- Y1 A; [
9 @5 R9 K" x4 v7 J: G6 H1、信賴——不信賴(嬰兒期):此期嬰兒的生理需要完全依賴成人及時給予滿足。如果嬰兒與親人之間沒有建立依賴關係。就可產生不安全的心理狀態,可能出現情緒問題;3 ^9 E# T( v9 Z9 {, [" ?) ]

1 a0 V8 ^0 }) w5 V6 p. |2、自主感——羞愧及懷疑(幼兒期):此年齡期飲食、大小便均有一定的依賴性,故此時出現違拗性行爲及語言,以及依賴性行爲,二者交替出現;* D; Z% V$ @, R: [8 S

& ]' o1 f& _1 {0 C# B5 @3、主動——內疚(學齡前期):此期生活自理能力進一步提高,主動性加強,但當主動行動遭到失敗時可產生失望與內疚的心情;
$ N! L$ A- p3 H/ y  l8 w% ]2 ~! B# {5 K1 ?! e1 ]* `! U0 F
4、勤奮——自卑(學齡前):此期小兒發現自己有某些方面突出成熟的能力,而且這些成熟,得到社會的認可。如果小兒不能發現自己勤奮的潛力,則將產生自卑;+ c1 Y( o# o. A$ ]

+ T( i7 X; E) Z  W! _, g1 E5、身份感——身份混淆(青春期):當一個人對自己體格、智能、情緒等品質感到滿意,有明確的意志與目標,並預知這些品質能得到親人的認可時,認爲已達到了個人身份的建立。青春期兒童的體格,認知能力的發展和社會的要求都在變化,如果在感情問題、夥伴關係、職業選擇、道德價值等問題處理不當,即可產生身份紊亂。; P  e& T# G( H+ q+ U. M

$ q1 o8 J% @8 F# @       家庭環境在兒童性格形成中有特別重要的作用,俗稱『家庭是製造人類性格的工廠』。在家庭因素中主要有教養方式、家庭結構、家庭氣氛、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
 樓主|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6-20 19:31 | 顯示全部樓層
幼兒教育,應該根據智力發育階段而異
 樓主|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6-20 20:04 | 顯示全部樓層
孩子的智商與成長環境相關
[導讀]孩子的智商高低除與遺傳、營養以及早期智力開發等因素有關外,還與後天的成長環境有關。

  w' ?4 m; w/ V. ^7 x$ J. e寧靜益智% l, q" D+ F/ n/ U" P5 N
法國專家進行的試驗顯示,噪聲在55分貝時,孩子的理解錯誤率爲4.3%,而噪聲在60分貝以上時,理解錯誤率則上升到15%。
0 L# J4 `$ z1 e# ^. i; T: M9 o因此,應讓孩子儘量避免各種噪聲的干擾,以利於智力發育和學習成績的提高。0 l. m/ r0 J( @$ u+ E; w
和睦益智
8 a1 L, G5 D7 |8 W1 h家庭和睦、氣氛融洽、充滿親情可增進孩子的智力。惡劣的家庭環境會使孩子心情壓抑、孤獨,生長激素減少,導致孩子身材矮小、智商降低。2 j/ G/ ~( \, ]' _8 B- H) _' h
交往益智
! o5 ^5 i3 q5 e# u) V; L  I美國一位生理學家追蹤觀察一組兒童達10年之久,發現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即喜歡和成人打交道的孩子,其學習成績普遍較好。因此,家長應多鼓勵孩子走出家庭,與同齡和大齡孩子甚至與成人交朋友。
4 ~$ H, G9 s7 j3 A; P  k芳香益智+ d: k' A3 ~# z' g+ ~" ^5 }
科學家認爲,與一般環境比較,生活在芳香環境中的兒童,無論是在視覺、知覺方面,還是在接受與模仿能力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其奧妙在於芳香能給人一種良好刺激,使人心情鬆弛、情緒高漲,增強聽覺與嗅覺及思維的靈敏度,進一步提高智商。
+ s4 p1 |) _- \, L9 d. W: `5 D  }顏色益智3 d- t! U" W* o7 B4 A4 I( s7 R* V
淡藍色、黃綠色以及橙黃色能振奮精神,提高學習注意力。而黑色、褐色、白色可損害智力,降低智商。故在孩子的居室或教室的牆壁上懸掛一些淡藍色背景的掛畫或條幅,將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
 樓主| 開元之治 發表於 2010-6-20 20:05 | 顯示全部樓層
四種家庭環境阻礙孩子成長
" K% ~1 W8 [: ~2 G3 c- W' g6 Y  T4 W# a0 X- Z( w
        經有關專家大量調查發現:絕大多數成績不好的兒童,不是因爲智力不行,而是因爲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所造成的。不良家庭環境帶給孩子的影響,不僅是生活、健康、學習方面,更嚴重的是對情感、個性、品德的惡劣影響,往往會傷害幼小的心靈,甚至影響其終生。目前常見不良家庭環境有:# N4 S" Z( R( j' h2 `* E; T8 N5 M
(一)父母離婚
- ]# B+ P0 e7 F" [& @        父母一旦離婚,家庭的正常生活就被破壞。這種打擊對年幼的孩子往往比對成年的父母更加沉重。加上生活缺乏照顧,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孩子稚嫩的精神世界仿佛整個崩潰了,常表現情緒低沉、抑鬱寡歡、自卑感強、不合群、學習成績下降。) Y+ S0 Y6 s8 j8 `0 S) y- a
(二)父母認識不一致
5 R# C/ F! f$ b# {) l8 y$ N$ V        同一家庭中如果不同的成人對培養下一代所持的態度不同,就會使孩子不能形成統一的標準,從而失去方向性,增加隨機性。例如:孩子的母親主張孩子繼續上學,而父親卻堅持孩子輟學經商,爲此經常吵鬧不休,使孩子無所適從,情緒不穩定,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或積鬱成疾。$ w- Y, k' S! p$ ~5 \& z
(三)父母不惜錢物0 e% R9 P! a) w# M' F+ f- v
        有的家長爲了讓孩子完成家庭作業或得高分數而給他們錢或買昂貴的獎品,搞金錢、物質刺激,這無疑是一種賄賂,使孩子喪失內在的學習動力,爲錢財讀書,有害無益。另外,父母不惜錢物,家庭裝修豪華,追求吃喝玩樂,往往使孩子貪圖安逸享受,不求上進。; a+ F+ h9 }9 j% x. L
(四)父母娛樂過度  A. ~3 A+ }2 U5 a9 E- P( _
        父母打牌成癮,甚至廢寢忘食,孩子的生活失去規律,在嘈雜的環境中難以安心學習,睡眠不足又影響次日的聽課,自然會影響學習效果。
父母應爲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家庭氛圍,即一個和睦、規律、勤奮、充滿生機的環境。在孩子進入學習情境之中時,不要干擾其注意力,避免高聲喧譁,必要時『犧牲』聽音樂和看電視等娛樂活動。另外,固定的學習地點、充足的光照、室內空氣新鮮、桌椅合適、整潔安靜,也是必需的。
7 ~6 B. k# E9 Y2 i* Y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