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379|回復: 3

[诗词赏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複製鏈接]
中华古诗词 發表於 2018-12-20 16: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释

1、示:训示、指示。子聿(yù):陆游的小儿子。

2、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遗,保留,存留。

3、少壮:青少年时代。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始:才。

4、纸:书本。终:到底,毕竟。觉:觉得。浅:肤浅,浅薄,有限的。

5、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躬行:亲身实践。行,实践。

译文

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赏析

这是一首教子诗,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间接经验是人们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的途径。直接经验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是获取知识更加重要的途径。只有通过『躬行』,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所学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诗的前两句,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诗人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诗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

后两句,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的重要性。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真知灼见。『要躬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力求做到『口到、手到、心到』,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通过亲身实践化为己有,转为己用。诗人的意图非常明显,旨在激励儿子不要片面满足于书本知识,而应在实践中夯实和进一步获得升华。

全诗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读者做学问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诗人从古人『学』、『问』不遗余力的经验中引出议论,告诫儿子,要想老有所成,一是莫负年华,应在年轻力壮时苦下功夫;同时不能仅以书本知识为满足,而应注重『躬行』。这首诗不仅包含诗人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教育思想:要珍惜时光,趁着年轻努力学习并坚持不懈。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死读书。

遊客  發表於 2018-12-20 22:51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遊客  發表於 2018-12-21 08:51
纸上得来的知识,多数与具体情况有出入,躬行才能依据实际情况去把事情办好。
遊客  發表於 2018-12-21 22:18
陆游的诗要么平淡寻常的家庭意味,要么波澜壮阔的家国情仇,是个感情极其丰富的诗人。可惜生在那个时代,终是壮志未酬。
王立宁 發表於 2025-5-5 15: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躬行"之为学要义——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实践哲学

陆放翁此诗虽为示子之作,实乃千古为学之箴言。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二句,道破了中国传统学问之精髓。今人不察,往往以诵读为能事,以记诵为学问,殊不知此正是陆游所警诫者。

考诸经籍,"躬行"二字实有深意。《中庸》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终极仍在"行"字;《论语》载"学而时习之",朱子注"习"为"鸟数飞也",亦取实践之意。陆游此诗,实承儒家实践哲学之统绪。古人学问之所以"无遗力",正在于其不仅止于文字间,而是将生命全体投入于体认实践之中。程伊川所谓"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其"致知"亦必以"格物"为基础,此即"躬行"之谓也。

今人解此诗,多将"躬行"简单理解为"动手操作",此大谬也。陆游所谓"躬行",实指学者当以全身心体认道理,使书本知识化为生命体验。譬如习琴者,纵使熟读《琴操》,若不亲手抚弦,终不能得琴道三昧;习医者,纵使背诵《内经》,若不临证诊脉,终难成良医。此即阳明先生所谓"知行合一"之真谛。

细味诗中"少壮工夫老始成"一句,尤见深意。学问之道非朝夕可成,须经年累月之实践体悟。张横渠"为天地立心"之志,非终日枯坐可致;朱熹"格物致知"之功,非空谈性理可达。皆须在日用常行中反复印证,此即"老始成"之真义。今之学者,往往求速成,慕虚名,正与陆游所示相悖。

放翁此诗作于晚年,饱含其一生治学心得。其子聿虽年幼,然陆游不以浅近语敷衍,而示以学问根本,此正是古人教子之深心。今日教育若只重知识灌输而轻实践体认,则学子纵能倒背经史,终难逃"纸上得来终觉浅"之讥。为学之道,当以陆游此诗为镜,在"躬行"二字上着实用力,方不负古人"无遗力"之精神。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