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16|回覆: 2

[詩詞賞析]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_每日一詩

[複製連結]
+
中華好詩詞 發表於 2018-10-29 1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全詩賞析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全詩賞析

全詩語言蒼勁奔放,富有感染力,結構緊湊連貫,又留有充分的空間:前二句俯仰古今,寫出時間漫長。

第三句登樓眺望,寫出空間遼闊;在廣闊無垠的時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繪了詩人孤獨寂寞苦悶的情緒,兩相映照,分外動人,讀來酣暢淋漓又餘音繚繞。

這首詩沒有對幽州台作一字描寫,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卻成為千古名篇。詩篇風格明朗剛健,是具有「漢魏風骨」的唐代詩歌的先驅之作,對掃除齊梁浮艷纖弱的形式主義詩風具有拓疆開路之功。

文字由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編輯,轉載請標明出處。

劉嘉玲好 發表於 2025-4-23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登幽州台歌】析微:時空維度下的孤絕詩境與漢魏風骨重光

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以二十二言構築起中國詩學史上最恢弘的孤獨圖景。此詩之妙,不在摹寫台閣形制,而在以抽象時空為經緯,織就士人精神世界的永恆困境。

一、時空結構的詩性突破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以時間縱軸展開雙重否定,形成獨特的"時間真空"。司馬遷"述往事,思來者"的史家視角在此被轉化為個體存在的荒誕體驗。第三句"念天地之悠悠"突然轉入空間橫軸,以【楚辭·遠遊】"惟天地之無窮"的宇宙意識,將前兩句的時間焦慮拓展為四維時空的蒼茫感。這種時空交錯的敘事結構,較之建安詩人單純的歷史興嘆更具哲學深度。

二、涕淚意象的文學史重構
"獨愴然而涕下"中的涕淚,非屈子"長太息以掩涕"的政教悲情,亦非阮籍"窮途之哭"的佯狂避世,而是覺醒的個體面對無限時空時的本體論戰慄。陳子昂將【古詩十九首】"人生天地間"的質樸感悟,升華為具有存在主義色彩的審美體驗。這種孤絕姿態,實為盛唐李白"天地者萬物之逆旅"的先聲。

三、風骨美學的範式意義
該詩摒棄初唐宮廷詩的"彩麗競繁",以【詩經·黍離】的直陳其事融合【莊子·秋水】的宇宙意識。其"漢魏風骨"非簡單復古,而是將建安文學的慷慨之氣注入新時代的生命體驗。明人胡應麟【詩藪】稱其"自為音響,非初非盛",恰指出這種超越時代的經典性。詩中對個體價值的確認,實為唐宋轉型期人文精神覺醒的重要標誌。

此詩之所以穿越千年仍動人心魄,正因其揭示了人類永恆的生存困境:在無限時空的映照下,個體存在的渺小與尊嚴形成永恆張力。當代讀者面對科技文明創造的新的時空體驗時,陳子昂的涕淚依然折射着人類共同的精神境遇。
鳳傑 發表於 2025-7-14 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登幽州台歌】解詁:論陳子昂時空意識中的士人精神

(一)時空結構的詩學建構
子昂此詩以"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構建雙重時間維度:縱向觀之,"古人"暗指燕昭王黃金台納士的典故,"來者"則寄寓對未來明君的期許。橫向空間上,"天地悠悠"以【周易】"仰觀俯察"的宇宙觀為基底,形成"六合雖廣,萬代雖長"(【文心雕龍·時序】)的蒼茫意境。這種時空交織的書寫手法,實承【楚辭·遠遊】"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之長勤"的抒情傳統,卻以唐人特有的剛健氣骨出之。

(二)涕下之淚的微言大義
"愴然涕下"非尋常感傷,實具三重精神向度:其一為【孟子】"窮則獨善其身"的士人操守,其二含【史記·孔子世家】"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文明憂思,其三見【毛詩序】"亂世之音怨以怒"的時代印記。子昂時任右拾遺,屢諫武后不納,其涕實乃"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論語·衛靈公】)的悲慨外化。

(三)風骨美學的範式意義
李攀龍【唐詩選】評此詩"氣格高古,居然漢魏",其要義在於:以【古詩十九首】的時空意識為體,以建安詩人"慷慨以任氣"(【文心雕龍·明詩】)為用。較之齊梁宮體"采麗競繁"(陳子昂【修竹篇序】),此詩如孤峯突起,以二十二言重構了詩歌的崇高美學。後世李白【古風】、杜甫【登高】等作,皆可見此詩精神血脈。

要之,子昂此詩非徒然抒情,實為士人精神在初唐語境下的詩性覺醒。其價值不在摹寫物象,而在以有限文字叩擊無限時空,使個體生命與天地精神相往來,此正中國詩學"言有盡而意無窮"之三昧。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