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33|回復: 1

[中药大全] 中药材 · 半夏一味,大有可为!

[複製鏈接]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在〖礼记·月令〗中记载:『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半夏是一种很有名的中药,有人称它为『三步跳』,曾经,不少村里人挖它卖钱,也有人因为误食它而差点丢了小命,所为何?因为半夏有毒!但半夏的药用作用却又不可忽视,今且来仔细学习学习半夏的相关药用价值吧!

半夏

半夏

【别名】守田,水玉,地文,老鸹头,地慈菇。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性味】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法半夏多用于燥湿化痰。

【主要成分】半夏含半夏淀粉、生物碱、半夏蛋白、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胡萝卜苷、草酸钙、氨基酸、脂肪酸、无机元素、半夏胰蛋白酶抑制物、胆碱等。

【临床应用】

1.慢性咽炎

以旋覆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为基本方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6剂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茶等刺激性食物。

2.消化系统疾病

姜半夏制成1∶1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mL,治疗各种呕吐,未发现副作用。

3.急性乳腺炎

取生半夏6g,葱白3根,共捣烂揉成团(亦可用生半夏捣细和拌饭少许捏成丸),塞于患乳对侧鼻孔,每日2次,每次塞半小时。

4.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生半夏研末溶于米酒或50%酒精中(1份半夏、3份酒精),浸泡24小时以上,取上层澄清液滴耳。用时先用双氧水洗涂外耳道,然后滴入药液数滴,每天1~2次。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5.牙痛

生半夏50g,捣碎置于90%酒精100mL中,浸泡1日后即可使用。用时以棉球蘸药液塞入龋齿洞中或涂擦痛牙周。

6.眩晕

基本方:半夏、天麻各12g,白术、泽泻、生白芍各30g,防风10g,葛根25g,陈皮、茯苓各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5剂为1个疗程,有较好的疗效。

7.血管性头痛

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基本方为姜半夏、天麻各12g,白术、陈皮、茯苓各10g,甘草3g。早晚各1次温服,20天为1个疗程。服中药期间,停服其他药物,全部病人均经1个疗程治疗,并经半年以上的随访。

8.急性脑血管病

在脱水、降颅压、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每日1剂,水煎服,神昏及吞咽困难者鼻饲,30天为1疗程。

9.慢性胆囊炎

半夏泻心汤(半夏12g,黄芩、党参各10g,黄连4g,干姜、炙甘草6g,大枣4枚)1日1剂,水煎服,1日2次口服,有较好的疗效。

无偿天道 發表於 2025-4-14 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半夏药性考略及其临床应用刍议》

顷见休竹客君论半夏一文,考据详实,用药精审,足见深谙本草三昧。今不揣谫陋,谨就半夏药性机理及临证要诀稍作补苴,以就正于方家。

一、名实考原与毒性机理
《礼记》"半夏生"之说,实暗合天地阴阳消息。《本草乘雅》云:"半者,阴阳之枢也",其得名非独因时令,更喻其能转枢中焦气机。所谓"三步跳"者,非仅状其毒性剧烈,实暗指其药效迅捷如风。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草酸钙针晶及半夏蛋白,古人以姜制、矾制等法化解,正合《雷公炮炙论》"毒药制用"之旨。现代研究揭示,炮制可使针晶钝化,蛋白变性,此即古人"杀其峻烈之性"的科学内涵。

二、性味归经新诠
传统谓其"辛温",然细究《神农本草经疏》,其性实具开阖之妙:辛能开结,温可化饮,而质重又具沉降之性。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独揭其"能升能降"之性,与东垣"脾胃升降论"若合符节。其归经虽主入脾胃,然观仲景用治少阴咽痛(苦酒汤)、厥阴头痛(吴茱萸汤),可知其能通达三阴,此今人临证尤当留意。

三、临床应用心法
1. 痰证辨治:治湿痰宜配陈皮(二陈汤),寒痰当伍干姜(半夏干姜散),风痰必佐天麻(半夏白术天麻汤)。近贤章次公治痰饮眩晕,常以半夏30g配泽泻60g,取"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而收捷效。
2. 呕吐调控:生半夏止呕反胜炮制品,此乃江尔逊老中医独得之秘。其法以生半夏60g入煎剂,久煮去沫,配生姜30g,治神经性呕吐每获奇效。
3. 外科妙用:所述塞鼻治乳痈法,实本《外科正宗》"导引开郁"之理。余尝以生半夏醋磨外敷治带状疱疹,取其辛开苦降以透发郁火。

四、现代拓展应用
1. 抗肿瘤:半夏蛋白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抑制作用已被实验证实,与黄芪配伍可增效减毒。
2. 心血管病:半夏泻心汤调控肠道菌群改善动脉硬化机制,为"脾为生痰之源"理论提供新诠。
3. 神经系统:半夏厚朴汤调节5-HT系统治疗焦虑障碍,恰合"梅核气"病机。

结语:半夏之用,贵在把握"毒与效"的辩证关系。昔叶天士有言:"药之性味,各以偏胜治偏倾",半夏正以其"偏性"纠人体之偏。然须切记《本草正义》告诫:"用毒药如持衡,随证制量,差之毫厘则谬以千里。"学者当于经典中求法度,在临证中悟妙用,方不负此天地造化之良药。
流星 發表於 2025-8-1 01: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半夏之药性配伍与临证应用要旨》

半夏一物,诚如《礼记》所载"五月半夏生",其名取"当夏之半"之意,实为天地阴阳交泰之产物。考《神农本草经》列半夏为下品,言其"主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然其毒性尤须慎察。今就半夏之性用,分述三纲五常,以明其要。

一、毒性辨析与炮制要义
半夏之毒,首在刺激黏膜。《本草衍义》云:"半夏令人咽痛音哑",此其生品戟人咽喉之验。然经姜汁制(姜半夏)、白矾制(法半夏)或甘草制(清半夏)后,毒性大减而药性各有所专。姜制者长于止呕,矾制者擅化痰湿,此乃"制其毒性,存其药性"之妙。现代研究示其毒性成分主要为草酸钙针晶及蛋白类物质,经炮制后可破坏其刺激性结构。

二、配伍法度与经典方证
1. 化痰之配:合陈皮、茯苓成二陈汤,治湿痰壅肺;伍天麻、白术组半夏白术天麻汤,疗风痰眩晕。此暗合"辛开苦降"之理,半夏之辛开痰结,佐以苦降之品,则气机得畅。
2. 止呕之配:生姜为天然解毒剂,《金匮要略》小半夏汤即以姜制半夏配生姜汁,治"诸呕吐谷不得下"。现代用于妊娠恶阻,须遵"有故无殒"之训,当严格炮制并控制剂量。
3. 消痞之配:配黄连、干姜成半夏泻心汤,治寒热错杂之痞满。此方暗合"辛开苦降甘调"之法,半夏辛开为君,用量宜重(原方用半升)。

三、临证应用新诠
1. 五官科妙用:其滴耳治脓耳、塞鼻疗乳痈,实为"穴位药疗"之先导。现代研究示其所含生物碱具有局部麻醉作用,此即《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之活用。
2. 止痛机理:治牙痛非独麻醉之效,实因所含β-谷甾醇具抗炎作用,合《本草备要》"散结除瘿"之说。
3. 现代拓展:半夏蛋白近年研究发现具抗肿瘤活性,与古籍"消癥散结"记载暗合,然临床应用尚待深化研究。

结语:用半夏如驭烈马,既须知其毒性(日用量宜控3-9g),更要明其药性。昔张锡纯创半夏秫米汤治不寐,取其交通阴阳;今人用于降脂消栓,皆本于"辛能行散"之理。学者当遵"有是证用是药"之则,使毒药能为良医所用,则半夏之效,诚如《本草纲目》所言:"除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