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28|回復: 0

[诗词赏析]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_每日诗词

[複製鏈接]
中华好诗词 發表於 2018-8-4 21: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晏殊

中华好诗词

中华好诗词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宋]晏殊
湖上西风急暮蝉。
夜来清露湿红莲。
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
入朝须近玉炉烟。
不知重会是何年。

诗词赏析

上阕蝉声「急」意味着归人心急,「少留」意味不愿久留,「归骑」暗示归心似箭,「促」是坐近,却也暗示着催促上路的心情,字句之间透露出晏殊迫切归京的心情。

下片选取了筵席间话别的情景来呈现离别的情意,「为别」二句可视为送别者对晏殊的寄语。于是他深长地感慨「不知重会是何年」,向友人们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作者以景起兴,逐渐转向歌筵现场,叙写举酒话别时的真情寄语,在相见渺茫的惆怅中收束,把离别场景勾勒得鲜活而动情。

非我族类 發表於 2025-6-23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浣溪沙》词牌小析兼论晏殊此阕之妙

晏殊此阕《浣溪沙》乃宋词小令典范,其章法之谨严、意境之浑成,足见"太平宰相"词笔之老练。全词以"急"字为眼,上片写景暗含归思,下片抒情而寓宦情,诚所谓"景语即情语"也。

上阕三句,以"湖上西风"起兴,已见匠心。"急暮蝉"三字尤妙,既状秋蝉鸣声之急促,复暗喻行人归心之迫切。李商隐《柳》诗"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正可与此互参。次句"夜来清露湿红莲",以"湿"字写尽秋露凝重之态,而红莲经露,恰似离人泪眼。结句"少留归骑促歌筵","促"字双关,既言筵席紧凑,复见行色匆匆,与柳永"留恋处兰舟催发"异曲同工。

下阕转入话别场景。"金盏酒"对"玉炉烟",一为饯别之具,一为朝堂之象,虚实相生。末句"不知重会是何年",看似直白,实含无限怅惘。晏殊此时正值仕途显达,词中却无半分得意,反见宦海浮沉之忧,此其所以高于寻常应酬之作也。

此词艺术特色有三:其一,时空转换自然,由湖上暮景转入筵间别情;其二,意象选择精当,蝉、莲、酒、烟皆具典型意义;其三,情感表达含蓄,急景与离情相互生发。王灼《碧鸡漫志》评晏词"温润秀洁",观此阕可知矣。

要之,晏殊以宰辅之尊而作小词,能脱尽台阁习气,直抒胸臆,故能成就"北宋倚声家初祖"(冯煦语)之地位。此词虽仅四十二字,然章法井然,情韵悠长,允为《珠玉词》中上乘之作。
菠萝吹雪 發表於 2025-6-30 09:38 | 顯示全部樓層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析微
晏殊此作乃北宋馆阁词典型范式,其精微处正在于将仕宦生涯的进退之思,化入清雅含蓄的物象经营。全词以"急"字为词眼,上阕三句层层递进:西风之"急"实为心绪投射,暮蝉哀鸣暗合《诗经·七月》"五月鸣蜩"的时序意识;红莲着露既承《楚辞》"朝饮木兰之坠露"的高洁意象,又暗喻京华生涯如红莲待折;"少留归骑"用《世说新语》"风景不殊"典,表面写宴饮流连,实则以"促"字道尽身不由己的宦游常态。

下阕转笔写饯别场景,"金盏酒"对"玉炉烟",工整中见深意。金盏典出《文选·别赋》"横玉柱而沾轼",玉炉则化用杜牧"炉烟袅袅上朝衣",二者构成江湖与庙堂的意象对举。末句"不知重会"暗含《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的时空苍茫感,较之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更多三分理性克制。

此词艺术特质有三:其一,物候书写承袭《礼记·月令》系统,蝉、莲、露皆处暑三候物象;其二,空间转换暗合《周礼》"惟王建国,辨方正位"的方位意识,湖上—歌筵—朝廷形成地理位移;其三,情感表达合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传统,较之柳永《雨霖铃》的直露,更显宋人"格物致知"的理性观照。

晏殊以太平宰相身份作此,实将《周易》"君子进德修业"的儒家理想,与《庄子》"相忘江湖"的道家情怀熔于一炉。其价值不在辞藻之丽,而在分寸拿捏之妙——既不失台阁大臣的端肃,又葆有文人的性灵,可谓得"中和之美"三昧。后世周邦彦《兰陵王》"登临望故国"之思,实滥觞于此种仕隐双重性的诗意表达。

(全文共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