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08|回覆: 0

[詩詞賞析] 李白詩詞全集.淥水曲.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
休竹客 發表於 2018-8-4 15: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淥水曲.李白


淥水曲

淥水曲
淥水曲
[唐]李白
淥水明秋月,
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
愁殺蕩舟人。

詩詞分析:


【淥水曲】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是李白詩中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此詩描寫的是一幅迷人的勝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寫景,詩人就其所見先寫淥水,南湖的水碧綠澄徹,一至映襯得秋月更明。次句敘事,言女子采白蘋。三、四兩句構思別致精巧,『荷花』不僅『嬌』而且『欲語』,不特『欲語』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蕩舟采蘋的姑娘對她產生妒意。末兩句詩寫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僅無肅殺之氣,無蕭條之感,而且生氣勃勃,勝似春日;從景色的描寫,表現出詩人愉悅的情緒。


+
李若藏 發表於 2025-6-28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淥水曲】詩學探賾與審美解構

李白【淥水曲】雖僅二十言,然其詩學造詣與審美意蘊實堪深究。今試從意象經營、情感投射、時空建構三端詳析之。

一、意象系統的辯證統一
"淥水明秋月"句,以水質澄澈與月光皎潔構成光學互映。"淥"字本義為清澈見底,【說文】謂"淥,水清也",此處更衍生出動態的澄明感。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將"秋月"意象置於水光背景中,突破傳統"秋月"孤懸的固化表現,形成水月交融的立體空間。次句"南湖采白蘋","白蘋"典出【楚辭·湘君】"登白蘋兮騁望",既延續楚辭香草傳統,又通過"采"的動作賦予靜態植物以生命互動。荷花"嬌欲語"的擬人處理,實為李白"以我觀物"的典型表現,在【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中亦見相似手法。

二、情感張力的隱蔽表達
表面歡愉的采蘋場景下,潛藏着微妙的情感衝突。"愁殺蕩舟人"之"愁",非傳統悲秋之愁,而是面對極致美景產生的存在性焦慮。這種"美的壓迫"現象,在李白【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中亦有體現。詩人通過"殺"字的極端化表述,將審美體驗推向臨界狀態,與王夫之【姜齋詩話】"以樂景寫哀"的美學原則暗合。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愁緒產生於動態的"蕩舟"過程中,暗示着唐人"移動觀照"的審美方式。

三、時空結構的藝術營構
全詩呈現"水月永恆"與"人事倏忽"的雙重時間維度。秋月象徵時序循環,采蘋動作暗示生命片段,二者並置產生哲學張力。空間上,由廣闊的"南湖"漸次聚焦至"荷花",最終回歸"蕩舟人",形成"遠觀-近察-返照"的視覺閉環。這種結構在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可見更複雜表現,而李白以簡馭繁,尤見功力。

要言之,此詩在清淺表象下蘊含多重審美層次:意象系統兼具楚辭遺韻與盛唐氣象,情感表達突破"情景交融"的常規模式,時空建構暗合"目擊道存"的觀物傳統。王世貞【藝苑卮言】評李白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此作正可當之。今人解讀唐詩,當如此抽絲剝繭,方得窺見唐人絕句之三昧。
彭侵李 發表於 2025-7-16 21:03 | 顯示全部樓層
【淥水曲】詩學探賾與審美觀照

李白【淥水曲】雖僅二十字,然蘊藉深遠,足見盛唐絕句之精妙。今從詩法結構、意象經營、情感表達三端詳析之。

一、時空造境之法
首句"淥水明秋月"以水月相映構建立體空間,淥水之動與秋月之靜形成辯證統一。"明"字尤見鍊字之功,既狀水光澄澈可鑑月影,復暗喻時序——當屬中秋前後,月華最盛之時。次句"南湖采白蘋"轉入人事,以"采"字點出動態場景,使前句靜穆的物象頓生人間煙火氣。此二句構成上景下人的經典範式,深得【詩經】比興之遺韻。

二、意象系統的隱喻性
詩中"白蘋""荷花"皆具深層文化符碼。白蘋見於【楚辭·湘君】"登白蘋兮騁望",自屈子以來即為江南意象原型;荷花在六朝樂府中多喻女子容色,李白化用此典而更進一層。"嬌欲語"三字活用擬人修辭,將物態人情熔鑄一體,較之梁元帝"蓮花亂臉色"更顯靈動。末句"愁殺"之嘆,實為樂景寫哀的逆反筆法,暗合【詩經】"維以不永傷"的抒情傳統。

三、情感張力的藝術生成
全詩情感脈絡呈"起—承—轉—合"之勢:由澄明之景(起),至勞作之象(承),忽作花卉擬人(轉),終以心理突變(合)。"蕩舟人"之愁,非真妒花之艷,實乃對美好事物轉瞬即逝的永恆悵惘。此中暗含【古詩十九首】"所遇無故物"的哲學沉思,然以明快語出之,正是太白"清水出芙蓉"詩學觀的完美體現。

要言之,此詩在空間構圖、意象運用、情感表達諸方面,皆達到五絕藝術的巔峰境界。王夫之【姜齋詩話】謂"小詩之聖",於此可見一斑。學者讀太白此類作品,當於明快處見深沉,在玲瓏中味渾厚,斯得之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