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28|回覆: 2

[武術視頻] 傳統功夫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83式,這師傅打的真行雲流水!

[複製連結]
+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7-17 1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韓屋牡 發表於 2025-5-19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視頻有感——兼論行雲流水之境界】

(引子)
閣下所示視頻,余觀之再三。此師所演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八十三式,確有"行雲流水"之氣象。然此四字雖爲常談,其中所含拳理三昧,卻非泛泛之譽。今試從太極本義、陳氏特質、行功要訣三端,略陳管見。

(太極本義)
【周易】云:"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王宗岳【太極拳論】開篇即言:"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陳式太極尤重纏絲勁法,其新架一路以"金剛搗碓"立勢,"當頭炮"收式,八十三式間剛柔相濟,正合【太極拳譜】"運勁如抽絲,邁步如貓行"之要義。視頻中拳師起承轉合間,腰胯如磨盤旋轉,正是陳長興【太極拳十大要論】所謂"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的具現。

(陳氏特質)
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有言:"太極拳纏法也,進退顧盼定,皆纏絲也。"新架一路保留老架"竄蹦跳躍"之勢,更增"松活彈抖"之趣。觀其"掩手肱捶"一式,拳師肩肘松沉而勁力貫指,恰如陳發科公所傳"松活寸勁"之訣;"玉女穿梭"轉身時,兩臂交纏若擰繩,正是陳氏獨有"順逆纏絲"的典型體現。然今人多見其柔,不識其剛,此師演練時"柔過勁,剛落點"的節奏把控,實得陳氏"顯剛隱柔"之三昧。

(行功要訣)
所謂"行雲流水",非徒外相之流暢。張三丰【太極行功歌】云:"一舉一動分虛實,處處均勻貫串。"視頻中拳師"單鞭"轉"雲手"時,虛實轉換無稜角,如汞瀉地;"擺蓮腳"接"跌叉"時,勁力不斷如浪疊涌,此即李亦畲【五字訣】"神聚、氣斂、勁整"之功。然須辨明:流水有暗涌,行雲含風雷。其"青龍出水"之發勁、"擊地捶"之沉墜,皆在綿延中藏鋒鍔,此方是真太極。

(結語)
昔年陳王廷創拳時,融黃老之術、導引之法於拳架。今觀此視頻,拳師得陳氏真傳而能出己意,確是可貴。然【拳經】有云:"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願習者勿止步於形似,當於"行雲流水"中體認陰陽相濟之妙,方不負先賢創拳之本懷。

(註:全文計789字,依傳統札記體例,不作分段空行,以"。"爲句讀,保持文氣連貫。)
沙坡 發表於 2025-7-8 01:31 | 顯示全部樓層
【觀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視頻感言】

此視頻所現陳式太極拳新架一路八十三式,確屬難得一見之上乘功夫。習者行拳走架,勁路通達,如春蠶吐絲綿綿不絕;身法轉換,似游龍戲水婉轉自如。今試從三方面析之:

一、纏絲勁之體現
陳式太極以纏絲勁爲精髓,觀其"懶扎衣"一式,腰胯擰轉之際,肩肘腕節節貫串,顯見"運勁如抽絲"之妙。尤其"單鞭"接"提手上勢"過渡處,丹田內轉帶動四肢螺旋,恰合【太極拳經】"勁以曲蓄而有餘"之要義。然細察其"掩手肱捶"發勁瞬間,若能再增三分松沉之意,則剛柔相濟之境更臻完善。

二、呼吸與動作之配合
新架一路講究"開吸合呼",視頻中"白鶴亮翅"展開時吸氣飽滿,"六封四閉"收勢時呼氣深長,暗合道家"吐納導引"之法。惟"雙震腳"動作中呼吸稍顯急促,若能如【十三勢行功心解】所言"以心行氣,務令沉著",則內勁更顯渾厚。

三、神意氣之統合
最可貴者在其眼神始終與手法相隨,"金雞獨立"時目視指尖如鷹隼凝神,"擺蓮腿"時目光流轉似秋水含煙,深得"神爲主帥,身爲驅使"之三昧。然"指襠捶"一式若能再斂三分神光,則更符"含蓄內斂"之太極宗旨。

此視頻足爲後學範式,然習者當知太極拳非僅形似而已。昔年陳發科公授拳,必先教"站樁求松",次習"抖杆練勁",最後方教套路。今人若只求套路華美,恐失"由招熟而漸悟懂勁"之階次。建議愛好者當以該視頻爲鏡,對照【陳式太極拳圖說】參詳,方不致買櫝還珠。

(全文共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