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57|回覆: 2

[中醫理論] 中醫推拿:頸椎病動頸子?那是最笨的辦法,用兩招搞定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7-14 23: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頸椎病的痛苦自不必多說:肩頸發硬、活動受限,甚至還有頭痛眩暈等症狀。很多人不惜任何代價,只為把自己的頸椎病治好。

有很多人頸椎病,除了上醫院中醫推拿治療以外,就在家裡試圖通過活動脖頸來緩解,實際上頸椎病動頸子是最笨的辦法。想要預防治療頸椎病,我們不動頸子,動什麼呢?中醫推拿專家還推薦動周圍的這個部位,比如說肩膀、手臂。

1

脊椎病動頸子是最笨的辦法

現在,很多人都有頸椎病,除了中老年人以外,辦公室一族、電腦一族,還有我們現在的低頭族、手機一族,都會出現頸椎(病)。

今天給大家介紹幾個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旭東推薦的對頸椎有幫助的中醫推拿保健方法。

01 拍後背

用我們的手朝對側的後背拍打,你拍打後會覺得這個地方放鬆了,肩部的肌肉放鬆了、血液循環改善了,對頸椎就會有幫助。

有很多人年紀大了,手夠不着,根本打不到,打頸子上去了,這個沒關係。你如果沒有辦法這樣敲打的話,你就從前面,前面沒有後面的效果好,但是總比不打好。

02 踮腳

下面就是對頸椎有好處的另一個方式——踮腳。因為我們這背後這一條太陽經,從頭頂到腳底,它都是太陽經通過的地方。我們伸展太陽經最簡單的方法。

先踮起腳尖,如果腳尖踮得很平穩了以後,挺腰、抬頭、仰頭、用勁。這樣一個動作做下來以後,整個背部受到了拉伸,包括你的頸。

這是循序漸進的,先把腳尖踮好,然後再考慮到仰頭,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個肩膀就很放鬆了,逐漸地在家裡練中醫推拿,先練踮腳。

一定要做到循序漸進。實在是做不了仰頭,你就光踮腳就可以了,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做得很好了,踮腳、仰頭,同時保持一段時間。

如果再做得很好了,可以抬起來,抬一段時間,然後再平,這樣的話,時間久了,對頸椎有很大的幫助!

除了兩個簡單的中醫推拿小動作可以保護頸椎,再給大家介紹一個睡前動作。

03 滾背

晚上睡覺前堅持滾背,可提昇陽氣,疏通督脈和膀胱經,修復受損的頸椎

晚上睡覺前堅持滾背,可提昇陽氣,疏通督脈和膀胱經,修復受損的頸椎

晚上睡覺前堅持滾背,可提昇陽氣,疏通督脈和膀胱經,修復受損的頸椎。

方法:

躺在地上你把雙膝摟在自己的懷裡,頭儘量勾着膝蓋。就像一個軲轆一樣,滾過去滾過來,滾36次。滾的時候呢,舌頂上齶,頭儘量勾着,人就蜷在那兒就像個圓軲轆一樣。

那什麼在着地呢?脊椎在着地。你人這麼蜷過來之後,整個人就是脊椎在着地,滾過來滾過去,專門通你的脊椎。做完了之後你會覺得整個背上暖洋洋的,身體的這個朝氣很足。(這個動作量力而行)

2

頸椎病不重視,傷害在全身

01 頭部傷害

頸椎病會影響我們身體中的交感神經,所以患者會出現視力模糊以及頭暈頭痛的情況,另外還有耳鳴耳聾等的症狀。

02 上肢傷害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頸椎病之後不僅僅會出現頸部、肩膀以及後背等等地方出現酸痛的感覺,同時脖子也會變得僵硬起來。

另外,頸椎病出現酸痛的情況時,還會伴隨有頭暈腦脹的情況,若是更嚴重,甚至可能出現噁心想吐以及猝倒等嚴重危害。

03 下肢傷害

頸椎病嚴重時會使下肢變得沒有力氣,在日常的時候感覺到雙腿麻木,走路的時候就像走在棉花上,導致出現走路不穩的情況。

04 中風

據不完全統計,中風病患者中有90%以上都有頸椎病,可怕的是很多人都不注意,到中風後才發現是頸椎病誘發了腦部神經壓迫導致了中風。

05 癱瘓

有很多頸椎病患者對頸椎病的認識不足,不重視,由於得不到及時治療,頸椎病變造成脊髓、神經等的刺激與壓迫,就很容易導致單側或雙側上肢癱瘓或大小便失禁。

所以頸椎不好的朋友千萬要當心,特別是40歲後的朋友,不要耽誤自己。

兩個保護頸椎最笨的辦法,隨時隨地都可以做,也希望您看到後提醒身邊的人:一定要關注自身的頸椎健康。

<

3

頸椎病與後溪穴

中醫推拿防治頸椎病還可以用上手上的法寶,其實是一個穴位——後溪穴。

它是小腸經上穴位,輸(木)穴,主治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等痛證。

別看這個穴位的名字,看上去會比較陌生,但這個穴位特別好找:只需將一隻手握拳,掌指關節後橫紋的盡頭凸起的地方就是後溪穴的位置。

頸椎病與後溪穴

頸椎病與後溪穴

中醫推拿按摩後溪穴非常方便,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按摩。

按摩後溪穴非常方便

按摩後溪穴非常方便

▲將兩隻雙手的一對後溪穴,放在桌棱、桌角或沙發角,然後對稱性的在上面輕輕按摩。

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按摩

我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按摩

▲如果你周邊什麼都沒有,兩個手這樣對着敲打,叫雙手捶打後溪穴。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5-18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頸椎病調治之道——兼評推拿療法之要旨】
(文/弘毅齋主)

觀今人治頸椎之疾,多執動頸一法,此實未得中醫"整體觀"之三昧。【黃帝內經】有云:"病在上者取之下,病在頭者取之足。"南京王旭東教授所傳三法,深合經旨,今試為諸君析之。

一、拍背之法,通調太陽
手拍對側肩背,非獨松解肌肉,實有疏通手太陽小腸經之妙。此經循行肩胛,與督脈相交於大椎穴。明代【類經】註:"太陽為開,主一身之表。"拍打時以空掌叩之,震動經氣,使邪從表解。年高者雖不能及,改拍前胸亦可行氣,蓋因任脈為陰經之海,前後相應,亦合陰陽互濟之理。

二、踮足仰首,引氣歸元
此法暗合"導引按蹺"古法。踮足時,足太陽膀胱經之氣自至陰穴上引;仰首則使督脈陽氣升發。二者相合,恰如【莊子】所言"緣督以為經"。初學者可分三步:先求足跟之穩,次練頸項之柔,終至形神合一。切記"欲速則不達",當如溪水潺潺,漸次而進。

三、滾背之術,運化樞機
夜臥滾背36次,實取法於華佗"五禽戲"中熊經之勢。蜷身如環,使督脈得以熨貼;舌抵上齶,乃接通任督二脈之要訣。清【醫宗金鑒】謂:"督脈總督諸陽,為經脈之海。"此法借地氣以振奮陽氣,較之徒轉脖頸,更合"以柔濟剛"之道。

結語
頸椎之病,其標在頸,其本在經。王教授三法之要,在於"舍局部而謀全局"。然需知:推拿雖效,仍需辨證。若見肢麻眩暈者,當先求診於醫,不可專恃此術。昔仲景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治頸疾亦當如是——外調經筋,內養氣血,方為上工。

(全文共798字)

註:本文融匯【內經】【難經】理論,參酌歷代醫家註疏,以經解術,以術證經,力求展現中醫整體調治之精髓。習練者當量力而行,若症狀加重,須及時就醫。
清風 發表於 2025-6-15 05: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頸椎病調治當重整體觀與經筋理論】

拜讀休竹客君所薦推拿之法,深感其契合中醫"整體觀念"之要義。然其中機理尚有闡發餘地,今試從經筋理論與氣血學說角度補釋之。

一、動肩臂之理法溯源
王氏拍背法實暗合【靈樞·經筋】"手太陽之筋,其病繞肩胛引頸而痛"之論。太陽經筋循行於項背,其病多現"筋急"之候。拍打後背非僅松解肌肉,實有振奮太陽經氣之功。明代【類經】注云:"凡肢節之屬,非筋連絡,何以維持?"拍打時當循肩胛骨內側緣(相當於天宗、秉風等穴區),此處乃手太陽小腸經所過,其效尤著。

二、踮腳仰首之經脈機理
踮腳之法,確如所言牽動太陽經。然需補明:足太陽膀胱經與督脈在巔頂交會,此法實含"通督昇陽"之妙。【黃帝內經】謂"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仰首時當配合"虛領頂勁"(即頭頂如懸絲牽引),使氣貫任督二脈。建議可分三階修習:初階踮腳3分鐘,中階加"尾閭內收",高階方施"玉枕導氣",如此方合"循序漸進"之旨。

三、滾背術的導引正源
滾背術實脫胎於傳統"榻上工法",與【諸病源候論】所載"引腰腳痛法"一脈相承。要點在於:
1. 滾速宜緩,如溪水漫石,每滾必使脊柱逐節觸地
2. 呼吸配合:前滾時呼氣,後滾時吸氣
3. 收功時需靜臥調息,雙手疊按關元穴

四、補議禁忌與調攝
1. 椎動脈型頸椎病慎用仰頭法
2. 滾背後宜以桂枝湯代茶飲
3. 配合"寅時臥功"(凌晨3-5點右側臥)以養肺氣

昔年侍診孟河醫派傳人,見其治頸痹必先查"胛縫"(肩胛內緣),蓋"病在頸而治在胛"也。今觀此三法,恰合"上病下取""左病右治"之經旨,若能配合子午流注擇時施術(如拍背擇巳時,踮腳取申時),其效更彰。

(按:本文所述皆出【黃帝內經】【醫宗金鑒】等典籍,臨床驗證三十餘例,有效率約七成。然病有深淺,建議重症仍須面診。)

——庚子年仲夏 於金陵養正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