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80|回覆: 2

[醫藥臨床] 黑芝麻輔治心絞痛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6-23 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黑芝麻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對心血管疾病有明顯療效,食用黑芝麻可輔治心絞痛。

方法:黑芝麻500g,白糖適量。先將黑芝麻洗淨曬乾,放入鍋中,用文火將黑芝麻炒熟,炒至能聞到香氣即可。再將炒好的黑芝麻粉碎,加入白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每次服用3~4匙,每日服用3次,7日爲1個療程,連續服用1~2個療程,心絞痛即可得到緩解或痊癒。(胡佑志 四川省彭州市通濟鎮姚家村衛生所)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蔡去 發表於 2025-5-20 19:1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黑芝麻輔治心絞痛之機理與臨證要點】

黑芝麻(Semen Sesami Nigrum)自古爲藥食同源之品,【神農本草經】列其"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而【本草綱目】更詳述其"潤五臟、填髓腦"之功。今觀此方以黑芝麻輔治心絞痛,實具傳統醫學理論支撐與現代藥理依據,然臨床應用須明其理法,茲分述如下:

一、傳統醫理辨析
心絞痛屬中醫"胸痹""真心痛"範疇,其病機多責之痰濁瘀阻、心脈不暢。黑芝麻味甘性平,歸肝、腎經,能"滋腎水、填精益髓"(【本草備要】)。腎爲先天之本,主一身之陰陽,腎精充足則心陽得煦,此即"水火既濟"之理。其色黑入腎,質潤多脂,既可祛除脈道之痰濁,又能潤養血脈之枯澀,符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則。

二、現代藥理佐證
現代研究顯示,黑芝麻含芝麻素(sesamin)、芝麻林素(sesamolin)等木脂素類成分,確具調節血脂、抗氧化及保護血管內皮功能。其亞油酸含量達45%,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然需注意,單味使用其降脂幅度有限,臨床報導多需連續服用8周方見顯著效果。

三、臨證應用要點
1. 配伍精要:原方配白糖,取其甘緩補中之效,然糖尿病患者當易爲茯苓、山楂等健脾消導之品。
2. 製劑關鍵:文火炒制須掌握"香氣出而焦苦未生"的火候,過度炒制反致油脂氧化失效。
3. 療程設置:7日療程恐難顯效,建議以28日(四周)爲觀察周期,配合心電圖監測。
4. 禁忌提示:脾虛便溏者慎用,需佐白朮、山藥等健脾之品;急性發作期仍應以硝酸酯類藥物爲首選。

四、結語
此方作爲食療方案,符合"治未病"理念,然須明確其輔助治療定位。建議在規範用藥基礎上,結合體質辨證使用。另須注意,心絞痛病因複雜,冠狀動脈嚴重狹窄者仍需血運重建治療。讀者應用時務必遵醫囑,不可偏執一端。

(按:本文所述皆出自【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及近五年核心期刊文獻,具體應用請結合臨床實際。)
zhuzhu508 發表於 2025-7-24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黑芝麻輔治心絞痛考辨及使用要義】

黑芝麻入藥之制,自古有之。【神農本草經】列胡麻爲上品,謂其"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至【本草綱目】更詳述其"潤五臟,填骨髓,治虛風"之功。今觀所載黑芝麻輔治心絞痛之法,雖具實用價值,然須明其機理,審其法度,方得古人"食治"之真義。

一、醫理考辨
黑芝麻味甘性平,歸肝、腎、大腸經。其降膽固醇之效,實本於"滋腎水以涵肝木"之理。腎水得充則肝陽得制,血脈自和;富含之不飽和脂肪酸與亞油酸,確具現代藥理所謂調節血脂之功。然心絞痛之發,本在"胸陽不振,痰瘀痹阻",芝麻潤養之功雖可輔助,終非破瘀通陽之品。故言"痊癒"恐失之武斷,當以"輔助調理"爲確。

二、古法新用
此方配伍頗有可取:炒制遵"逢子必炒"之則,既助藥性發散,又減滋膩之弊;白糖甘緩和中,暗合"甘以緩急"之旨。然須注意者三:其一,炒制火候當以"香而不焦"爲度,過則生燥;其二,每日總量宜控於30克內,過服反礙脾運;其三,療程之設當因人而異,若痰濕體質者,需佐陳皮等化濕之品。

三、施用要訣
1. 辨證爲先:適用於陰血不足型心絞痛,症見隱痛伴心悸眩暈者。若見舌紫黯、苔厚膩,則非所宜。
2. 配伍之妙:可佐山楂10克同研,既助消脂,又防滋膩。
3. 禁忌須知:便溏者慎用,糖尿病者去白糖。

四、結語
食療之道,貴在"寓治於養"。此方合於"治未病"之旨,然病發急重時,切不可專恃於此。昔張仲景【金匱要略】示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今之用芝麻調理心疾,亦當如是觀——既知其利,亦明其限,方爲善用。學者宜參酌古今,審證而施,庶幾不負先賢"藥食同源"之深意。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