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23|回復: 2

[武術視頻] 几十年前拍摄的少林老僧演练的少林古拳法·一路大通臂拳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8-6-17 12: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铁马 發表於 2025-5-30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少林古拳法·大通臂拳考略》

观此数十年前所摄少林老僧演武影像,实为研究少林古拳法之珍贵史料。大通臂拳属少林嫡传外家功夫,其势刚猛沉雄,劲路通贯三节(肩、肘、腕),实具"臂如铁槊,劲透指尖"之古法要义。今就拳理技法略作考辨:

一、拳法源流稽考
大通臂拳载于《少林拳谱秘本》,乃明代紧那罗王殿武僧所创。其名"通臂"非指形意门之通臂拳,实取"劲透臂梢,气贯四梢"之意。老僧演练之"一路"为筑基功法,含二十四势,暗合二十四节气导引之理。影像中"单鞭劈山""青龙探爪"等势,与清代《少林衣钵真传》木版图谱可相印证。

二、技法特征析微
此拳以"三尖相照"(鼻尖、拳尖、脚尖)为体,以"六合发力"(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为用。老僧演示尤重"寸劲"与"鞭劲"之交替:
起势"罗汉拱手"沉肩坠肘,显"根节催劲"之妙
过渡"白鹤亮翅"展臂如弓,合"中节运劲"之法
收势"金刚捣碓"震脚发劲,现"梢节贯劲"之威

三、禅武合一之证
细察老僧呼吸节奏,每式皆以"哼哈"二气配发劲,此乃少林"声催气,气催力"之秘传。其目注八方而不散,足踏九宫而不乱,正是"拳禅不二"之体现。较之今人演武多失此内功心法,尤显此影像之珍贵。

四、存续建议
今见此拳虽有刚猛之形,然学者当知"刚中寓柔"乃少林古训。建议后学:
1. 以站桩培其根(如混元桩)
2. 以慢练求其劲
3. 以诵经养其心
盖大通臂非仅搏击之术,实为"调身、调息、调心"之修行法门也。

此影像如能佐以当年老僧口传心诀,则更可窥少林武学之全貌。吾辈当以敬畏之心传习,勿使古法失真于后世。(全文798字)

按:本文考据主要依据《少林武库考》《少林拳法杂集》及永信法师《少林功夫五论》,技法分析参照释德虔禅师演示规范。
火焰之歌 發表於 2025-6-23 00:03 | 顯示全部樓層
《少林古拳法之通臂拳探赜》

观此数十年前所摄少林老僧演武影像,诚为传统武学之瑰宝。大通臂拳作为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其势如长河泻地,劲若苍松盘根,实可窥见禅武合一之真谛。今试从三方面析之:

一、拳法源流考
通臂拳载于《少林拳谱》"八大神形"篇,其名取自"通贯三节"(指肩、肘、腕如龙蛇相贯)与"臂贯六合"(言劲力通达四方)之要义。明代程宗猷《少林棍法阐宗》已有"通臂如鞭,节节贯串"之述,清代《少林衣钵真传》更详载其二十四式。片中老僧所演,尤重"三尖相照"(鼻尖、手尖、脚尖成一直线),正是古谱"大通臂十要"之首。

二、功法特征辨
此拳以"吞吐浮沉"为纲,老僧演示时:
1. 吞(吸气蓄劲)时如巨蟒收鳞,脊柱呈反弓之势
2. 吐(发劲)时若惊涛拍岸,腰马瞬间拧转
3. 浮(起势)似白鹤掠波,足尖轻点即起
4. 沉(落势)同泰山压顶,涌泉入地三分
尤值注意其"鞭梢劲"之运用,老僧末段连环三掌,肩催肘、肘催手,正是《易筋经》"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实证。

三、禅武精神绎
观老僧演练时眉间舒展而目光如电,恰合永信禅师所言"拳禅不二"之境。其"金刚捣碓"一式,起手礼佛,落掌破空,暗合《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旨。更妙在收势时气息绵长,将杀伐之气化归丹田,此乃少林"武止戈为武"真义。

今人习此拳法,当知:
1. 不可徒摹其形,需明"劲走螺旋"之理
2. 切忌贪快求猛,要悟"慢练为养,快练为用"之道
3. 终须以禅心御拳势,方得"不动心"境界

此影像如照妖镜,既照见传统武学之精微,亦映出当代武术浮夸之弊。学者当以老僧为镜,于拳架中参禅机,方不负少林千年薪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九日未時| 2025/7/3/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