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51|回覆: 3

[醫藥臨床] 產後咳嗽驗案

[複製連結]
中醫藥報5版 發表於 2018-6-8 14: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2005年9月15日,有李姓產婦求診。患者主訴,產後三月余,頻頻咳嗽、時有痰液咳出、咳痰不爽、伴氣急而喘、周身汗出、夜間盜汗更甚、食納不佳等。3個月來,四處延醫求治,病情總難緩解。觀其面色淡白、頭汗很多、舌淡苔白、六脈細滑、精神萎頓等。

囑患者耐心服藥,少食油膩,注意增減衣服,做到寒溫適宜,隨即處方:生黃芪20g,太子參9g,北沙參6g,炒杏仁9g,瓜蔞仁9g,紫苑6g,冬花9g,前胡6g,川貝母6g,半夏5g,茯苓10g,黃芩9g,地骨皮9g,甘草3g。5劑。每日1劑水煎服。

咳嗽為什麼要用補藥,且黃芪用量很大,為方中君藥?醫家錢乙曾說過治咳大法:『盛即下之,久即補之,更量虛實,以意增損。』這是治療咳嗽的十六字訣。此案患者,病已3月,咳嗽起於產後,病程較長,正氣受損,此其一。自汗盜汗示氣虛,此其二。納呆乏力此其三。由此三斷,病人屬於虛候無疑,故虛用補。然患者咳、痰、喘,三者還是主症,故本案治肺去邪,仍是本方的主體。

1周後,產婦複診,喘平,咳、痰均減少,面轉紅潤,盜汗止,大便日1行,食慾漸振。前方加陳皮6克,繼服5劑。患者服藥10劑後,病已向愈。(王金亮)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盲裏偷仙 發表於 2025-5-4 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產後咳嗽虛證辨治發微】

觀此案頗得"虛咳"三昧,誠如【婦人大全良方】所云:"產後百脈空虛,最易感邪,而治之尤當以固本為要。"本案辨證精當處,在於洞見產後氣血雙虧之本質。患者咳嗽三月不愈,非獨外邪未清,實乃沖任受損、肺脾氣虛使然。黃芪用至20克為君,正合李東垣"勞者溫之,損者益之"之旨,非深諳補土生金之妙者不能為此。

細析方義,可見三層法度:其一,黃芪配太子參,取"補中益氣湯"之意以固衛陽;其二,杏仁、紫菀、冬花組成"止咳鐵三角",暗合【醫學心悟】止嗽散法;其三,地骨皮清虛熱,黃芩除鬱火,乃錢乙"補中寓清"之法的活用。尤妙在瓜蔞仁與川貝母相伍,既潤肺滌痰,又防溫補滯氣,深得張景岳"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三昧。

今人治咳多囿於"炎"字,見咳止咳,鮮有慮及產後特殊生理狀態者。此案啟示有三:一者,產後病當以"虛"字立眼,如【金匱要略】所謂"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二者,久咳必傷肺絡,須參合汗、納、神諸症斷其本虛;三者,補益當遵"王道無近功"之理,本案先投5劑觀效,次診僅加陳皮一味,正是"治內傷如相"的典範。

至若盜汗夜甚,非獨陰虛一端,【丹溪心法】早有"自汗屬氣虛,盜汗屬陰虛"之辨。本案以黃芪止盜汗,正合王清任"血府有瘀亦作盜汗"之論,蓋產後多瘀,氣行則血行,不治汗而汗自止。此等圓機活法,非熟讀【女科經綸】【濟陰綱目】者不能通變。

今錄此案,非惟示人以方,更欲申明"產後病機十九條"中"多虛多瘀"之要義。學者當知,見咳休治咳,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斯為得之。
聰辯先生 發表於 2025-5-11 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產後咳嗽虛證辨治發微】

王金亮先生所錄李姓產婦咳嗽驗案,誠為產後虛咳之典範。細究此案,醫者深諳"久咳屬虛"之旨,其辨證用藥之精當,尤值後學玩味。今試從國醫理法析之:

一、病機樞要
產後百脈空虛,氣血雙虧,此【金匱要略】所謂"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之候。患者咳嗽三月,遷延不愈,更見自汗盜汗、納呆乏力,顯系肺脾氣虛,衛陽不固。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有云:"產後下虛,厥陽上冒",本案咳喘伴頭汗如洗,正是陽虛不攝,陰火上沖之象。錢乙"久即補之"誠為的論,然補中須寓通降,方為高手。

二、方藥精義
重用黃芪為君,正合李東垣"益元氣而補三焦"之說。其配伍尤見匠心:太子參、沙參益氣養陰,暗合"損其肺者益其氣"之經旨;杏仁、前胡宣降相因,瓜蔞、川貝潤燥相濟,恰如【醫宗金鑒】"喘咳須分肺虛實"之訓。更妙在佐以地骨皮清虛熱,黃芩瀉肺火,使補而不滯,溫而不燥。此等配伍,深得張景岳"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三昧。

三、治法啟示
此案啟示有三:首辨標本,雖見咳痰喘標實,然根在氣虛;次察病勢,產後多虛,最忌峻攻;三調藥量,黃芪倍於參類,重在固表實衛。喻嘉言【醫門法律】謂:"治咳不知固護元氣,專務清理,醫之罪也。"本案先以黃芪托邪外出,繼加陳皮理氣醒脾,正合"王道無近功"之古訓。

要之,產後咳嗽非同尋常外感,當以扶正為第一義。此案辨證如老吏斷獄,用藥似良相治國,堪為後世法。然學者須知,臨證尤須審慎,蓋【內經】有言:"毋虛虛,毋實實",差之毫厘,謬以千裏也。
武界往 發表於 2025-5-15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產後咳嗽證治發微——兼論錢乙治咳十六字訣臨床運用】

案中產婦咳嗽三月不愈,實為典型"產後虛咳"之候。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所云"盛即下之,久即補之"八字,誠為治療久咳之圭臬。本案辨證之精要,在於把握"產後多虛"與"久咳傷氣"雙重病機,其用藥法度深合【內經】"勞者溫之""損者益之"之旨。

細析證候,患者面色淡白、自汗盜汗、納呆脈細,此乃肺脾氣虛之明證。【婦人大全良方】有言:"產後百脈空虛,營衛失調",黃芪用至20克為君,正取其"益衛固表"之功,此喻昌【醫門法律】所謂"大氣一轉,其氣乃散"之理。更佐太子參、沙參雙補氣陰,暗合張景岳"陽中求陰"之法。然補中須兼開泄,杏仁、前胡宣肺,紫菀、冬花潤降,乃遵【素問】"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之訓。

尤妙在瓜蔞仁、川貝母之配,既除"咳痰不爽"之標,又防補藥壅滯之弊。李杲【脾胃論】強調:"治咳嗽必兼痰濕,化痰必理脾胃",方中茯苓、半夏正為此設。地骨皮清虛熱而不傷正,黃芩瀉肺熱而存陰液,此二者相伍,深得王綸【明醫雜著】"治虛火當用甘溫,佐以甘涼"之三昧。

複診加陳皮6克尤見匠心,既助脾運以資化源,又合"治上焦如羽"之輕靈。全方補而不滯,清而不寒,升降得宜,終使三月沉疴得瘥。此案啟示:產後咳嗽非盡屬外感,當首辨虛實。今人治咳多執"肺宜清肅"之說,見咳止咳,於虛證每投桑菊、銀翹,豈知【金匱要略】早有"婦人產後虛羸不足,喘乏自汗"之誡?錢乙十六字訣之精義,正在"量虛實"三字,學者當於此處着眼。

(本文所述方藥,須經執業中醫師四診合參後辨證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