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72|回復: 0

[书法培训班] 颜体这么学!

[複製鏈接]
书法孔见 發表於 2018-6-7 09: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疏、密、大、小字形的布势

1.疏

一、疏、密、大、小字形的布势

一、疏、密、大、小字形的布势

笔画少的字必疏,遇到撇捺的字,撇短捺长显示字的舒展。当疏则疏。『川』、『不』笔画少,应把笔画分布均匀。字形写得饱满、开朗、大方。

2.密

2.密

2.密

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点画应紧缩些,间距要匀称,更应注意部位之间的联系,要写得不局促又不松散。当密则密。

3.大

3.大

3.大

大的字也要在同一方块字内反映出来,它的间距要求适用,笔画注意各部位的位置,方能同字密一样,做到笔画紧缩、又能开阔方才能当大则大。

4.小

4.小

4.小

字形小的字,不能强制写小,只须把点画写得丰满些,太肥显得肿,笔画粗只要把字形,写得端正紧密,字就可以当小则小。字小笔画少也讲究字势。

二、长、短、偏、斜字形的布势

1.长

二、长、短、偏、斜字形的布势

二、长、短、偏、斜字形的布势

字形狭长的字,当长则长。汉字宁可长不可扁。更不能强制太长,更不能写得短,新格式观察:『具』、『食』两字都是长形字,『食』字更长。新格式在这方面不必担心,上下接近的边线一目了然。

2.短

2.短

2.短

字短的字就是扁,当扁则扁。字宽不能写得过宽。太宽显得过扁过大。新格式不可能犯这样的错误,这就是它的又一特点。要写窄它就窄、要宽就宽。要收拢、写开阔不受限制。

3.偏

3.偏

3.偏

字偏求正,完全要依靠格式的对称法解决。这是几千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只要学会了部首的对称就不偏了。例:『方』字,的『亠』、掌握点、横的对称,下方起笔撇进中起、横折钩的横进中、钩进中。这些字就不会失去重心。

4.斜

4.斜

4.斜

一个字只有一撇的字斜,同样要注意重心的平稳。笔画的起笔支点以中为注意点。多撇的字更要把注意点放在起笔处。斜进中就是它的支点。这样就能保证它的平衡,这样它就能站得稳。

三、堆、插、重、并字形的布势

1.堆

三、堆、插、重、并字形的布势

三、堆、插、重、并字形的布势

三个相同的字组合成字叫堆(叠)。从几何上分歧要稳,上面的字大、下面两字左小右大。这是叠的写法最大特点,它们又相互照应,有大小之分,就有了疏密的变化,更有了三字部位的变化。

2.插

2.插

2.插

字中间有长竖或有两竖以上的字叫插。这类字的对称,对字的美起关键的作用。字的疏密、大小、偏倚、长短都应匀称、对称,插才美。

3.重

3.重

3.重

上下同形的字叫重。自然字下的字大才站得往稳妥。从笔势上着手变化其形,免得呆板单调。例:『昌』字,的横折,上的横折是一笔写成,下的横折是二笔写成。这就是它们的笔势。『出』从图示中一看就明白。

4.并

4.并

4.并

左右同形字叫并。左小右大。右占大存在借让关系。尽可能使笔势上作出就有的变化,才能使部位得以舒展。

四、向、背、孤、单字形的布势

1.向

四、向、背、孤、单字形的布势

四、向、背、孤、单字形的布势

两人脸对脸式的势称向。『向对式』见图示:要善于回避,做到障碍不犯碍。

2.背

2.背

2.背

同向对相反是背对背为背。就是背对背也要相近,也讲究呼应,不能使之分离。

3.孤

3.孤

3.孤

横竖只有三笔以下的字称孤。它的字如没俯仰的笔势,写得再厚重丰满,就没有书法的法。这类字要注意避免轻、浮、枯、瘦。

4.单

4.单

4.单

笔画不多而又没有偏旁的字称单。这类字注重字形写长。例:『王』、『月』两字笔画一样多,一个为小长、一个为大长。字就受看如写得粗重就重浊。

ldk8 發表於 2025-7-2 10:08 | 顯示全部樓層
《颜体布势法要阐微》

颜鲁公楷法以气象浑穆、骨力雄强为世所宗,其结字布势尤重疏密相济、正斜相生。今就帖中所论十二字势,略陈管见以明其要。

一、疏密大小四势
1.疏势贵在"虚而实"
《九势》云"疏处可以走马",然颜体疏字非徒旷其白也。"川"字三竖当如殿柱擎天,间距虽阔而笔势相顾;"不"字长捺需具"屋漏痕"之趣,起笔含蓄而收锋饱满。昔人谓颜书"疏处不显其稀",正谓此也。

2.密势要在"繁不乱"
《书谱》言"密处不使透风",然《麻姑仙坛记》中"靈"字廿四画,点画皆作"金刀之割",笔笔清晰。学者当参"计白当黑"之法,如"鬱"字虽密,其部首穿插必留"龙眼",方见呼吸之气。

3.大势须存"庙堂气"
大字易失于松散,颜书《中兴颂》字径逾寸,而笔势如"金刚杵"。其诀在横画多取"覆舟"之势,竖笔常作"弩弓"之形,如"國"字外框内收外拓,方显雄而不野。

4.小势当备"千里目"
小字最忌局促,《多宝塔》中"日"字虽小,横折处尤见"折钗股"之力。昔钟繇作楷"点如山颓",颜氏小字亦当如是,如"公"字末点必作"高空坠石"之势。

二、长短偏斜四法
1.长势如"孤松立涧"
颜体长字取纵势而忌寒俭,"具"字四横需具"鳞羽参差"之变,"食"字末捺当如"舟人执篙",长而不僵。此柳公权"心正笔正"之说所由出也。

2.短势似"卧虎盘石"
《颜勤礼碑》中"四"字扁而不扁,其妙在横画取仰势,两竖作相向。学者当悟"扁者展其肩"之理,如"曰"字中横必上靠,乃得"黄庭小字"之韵。

3.偏势务求"斜而反正"
"以"字之妙,在左部三点如"奔雷坠石",右"人"捺画若"刀劈枯藤"。颜书偏旁多取"担夫争道"之势,相避相揖,如"方"字横斜钩正,恰合《书谱》"违而不犯"之旨。

4.斜势要在"险中求平"
"乃"字三折笔笔斜,而重心如"鼎足立地"。其要诀在首撇起笔占中,末钩出锋应心。昔欧阳询作"戈"法"必中其心",颜体斜势亦同此理。

三、余论
习颜体者,当于《八诀》"四面停匀,八边具备"处用心。今人作书多囿于形似,殊不知鲁公"屋漏痕""印印泥"之喻,实指笔势之自然生发。观《祭侄稿》墨迹,虽稿草犹见布白之妙,况楷法乎?愿学者由形入神,得此十二势三昧,自可入颜书堂奥。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甲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十日巳時| 2025/7/4/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