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32|回復: 0

[医药临床] 小柴胡冲剂,中医中的『消炎药』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8-6-5 13: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面最著名的方剂之一,用途非常广泛,疗效也非常的好。

小柴胡冲剂(或小柴胡颗粒)是根据小柴胡汤配制而成的中成药,是广受欢迎的居家常备药品。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中少阳病的代表性方剂之一,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只要辩证正确,剂量得当,此方可以治疗很多很多的重大疾病。根据此方配制的中成药,是作为一种感冒药来销售的。

服用虽然方便,口感虽然很好,治疗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后期、余热未尽时,效果的确很好。但是由于剂量大大降低,用它来治疗重大疾病,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如果应用得当,此方在家居保健方面,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中成药。

可以说,小柴胡冲剂这个中成药用好了,胜过你去大医院看大夫,胜过你做很多的仪器检查,胜过挂吊瓶子!!!

小柴胡冲剂有多家药厂生产,均可选用。这个药剂量很少,一盒药的全部剂量,都达不到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的一副药的剂量,所以只要辩证正确,放心服用即可,不必担心剂量过大。必要时,我们还要加大剂量服用,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1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而引起的常见病,外感风寒如果失治误治,也可入里化热,邪走少阳,则可形成小柴胡汤证,这时,小柴胡冲剂就可以派上用场,而且疗效很好。

症状:口苦口干,咽喉干燥疼痛,干咳无痰,或咳吐黄痰,眼睛干涩红肿,偏头痛,鼻干唇干,浑身燥热难受等等。

用法: 小柴胡冲剂,冲温开水,内服。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如果同时有拉肚子的现象,可用大蒜一头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如果同时有稍微怕冷、或皮肤瘙痒、起皮疹等现象,可用生姜(鸡蛋大一块,切片)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

2咽喉肿痛

咽喉肿痛、干涩等等,是目前常见病。一般是因外感或肝气郁结所致。

用法:温开水冲小柴胡冲剂,送服甘草片。或用生甘草、桔梗10-20克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3结膜炎

结膜炎,或其他眼睛感染疾病,症见眼睛红肿、发热、干涩、眼屎多等等,均可用小柴胡冲剂。

用法:菊花,或银花连翘,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内服。 一次一到三袋,一天三次。

4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发炎,是常见病。一般都是用西药消炎。但是,西药消炎副作用大。其实小柴胡冲剂即可解决。

用法:小柴胡冲剂大剂量服用一次3到5袋,一天三次。方便的话,去草坪上挖蒲公英、紫花地丁、车前草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疗效更佳。腹泻者,可加大蒜一头同煮。

5腮腺炎、扁桃体炎

腮腺炎、扁桃体炎都是常见病,儿童尤其多发。症见两腮红肿疼痛,咽喉干涩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口干等等。

用法:发热不怕冷者,用蒲公英、紫花地丁、菊花、银花等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发热怕冷者,用生姜、大枣煮水,冲服小柴胡冲剂。

6风寒感冒后期,上火现象明显者

风寒感冒失治误治,后期往往入里,如平素肝气郁结明显,则多入少阳、厥阴,症见发热、口干口苦、口渴、干咳无痰或黄痰、眼睛干涩等等。

用法:温水冲服小柴胡冲剂。仍有清涕者,生姜、大枣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见溏泄者,大蒜一头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

7偏头痛

偏头痛者多属少阳太阳合病,或外感入于厥阴。因此,治宜外解太阳内和肝胆,加温脾阳。

用法:生姜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大蒜一头,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大便干燥者,去大蒜。

8蛇盘疮

蛇盘疮一般是少阳兼表证,多为肝胆湿热,郁于肌表。发病部位多为躯干两侧、腰和两胁。症见疱疹、疼痛、发热、烦躁等等。

用法: 生姜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车前草5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视症状轻重,可加大剂量至标注剂量的二到三倍。不爱出汗者,服后可盖被微微出汗;小便黄者,可加薏米30克,与上面姜枣等同煮。

9皮肤瘙痒、过敏

皮肤瘙痒、过敏者,多属内有郁热,热邪趋表而不能发越,因此瘙痒一般可用桂枝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解决。但小柴胡冲剂也可以治愈。

用法:生姜像鸡蛋大一块、大枣5枚、花椒一撮,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5袋,一日3次。保持衣着暖和,忌食辣椒、鱼腥等。

皮肤瘙痒、过敏

皮肤瘙痒、过敏

10白带黄赤、量多、阴痒

白带黄赤为热像,多为肝胆郁热;白带量多、阴痒为湿气。总之为湿热下注。治宜疏肝清热,兼利湿气。

用法:马齿苋、车前草、萹蓄等各3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小柴胡冲剂按正常量,一般一两周见效。蛇床子、黄柏各10克,煎汤外洗阴部,亦可减轻瘙痒。

11失眠多梦

失眠多梦,多为肝胆郁结,热扰心神所致。治宜疏肝清热,养心安神。

用法:浮小麦30克、桂圆5枚,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便溏者加大蒜一头,小便黄赤者加车前草50克,与上面浮小麦等同煮。

失眠、入睡困难,值得一试:

12青春痘

青春痘多为肝郁生心火,火性上炎于面部所致。治宜疏肝胆清心火。

用法:花椒一撮,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3次。并用花椒煎汤烫脚、大蒜一片贴敷涌泉穴。

13黄褐斑

黄褐斑多为气滞血瘀,毒素淤积于面部皮下所致。治宜行气活血,疏理肝胆。

用法:丹参、陈皮各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

14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很多胃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症见恶心、呕吐、胃胀、嘈杂、反酸、心烦、口苦、口干、胸闷、心悸等等,往往是胆热胃寒、胆热犯胃所致。治宜清胆温胃。

用法:生姜50克、陈皮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15经前期综合症

很多女性月经之前,都会烦躁、腹痛、胸胀、胃口差、失眠等等。这些情况往往是肝胆气郁所致,小柴胡冲剂可以很好地疏利肝胆。

用法:生姜5片、大枣5枚、陈皮1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经前3天服用,一次3-5袋,一日三次。

16痛经

很多痛经都是气滞血瘀所致。小柴胡冲剂有很好的理气作用,因此可以用于痛经的调理。

用法:生姜(鸡蛋大小)一块、大枣5枚,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加红糖适量一次3-5袋、一日3次。

补血疏肝,调肝理气:

17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传染病。道医看来,此病多为湿热郁表所致。治宜清热化湿。

用法:马齿苋、车前草各50克,生姜2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袋,一日三次。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18小儿咽炎

小儿咽炎因为吃药困难,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其实小柴胡冲剂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用法:桔梗、生甘草各10克,大蒜3瓣,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1-3袋,一日三次。

19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困扰很多人的常见病,严重者反复不愈。不但西医无能为力,很多人都吃过中药,但也效果不佳。其实轻度的口腔溃疡大多数医生都可以解决,但严重的反复不愈的口腔溃疡,就不那么好治了。其实,关键在于温阳的力度不够。小柴胡冲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如不能痊愈,就来找我开方子吧。

用法:干姜、高良姜各3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5-8袋,一天三次。大蒜捣泥贴敷涌泉,可做辅助。

20吊线风

吊线风,或一般所谓中风,以致口眼歪斜,表情麻木,虽为外感,但往往与肝郁气滞有关,因此要外解表邪、内和少阳并重。

用法:肉桂、花椒各10克,煎汤,冲服小柴胡冲剂,一次3-5袋,一日三次。病情严重者可加大剂量,并配合理疗。

小柴胡虽然用途广泛,但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最大发挥疗效,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狐狸糊涂 發表於 2025-7-11 1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小柴胡冲剂之妙用与辨证要旨》

小柴胡汤乃仲景《伤寒论》少阳病主方,其组方精妙,配伍严谨,实为和解少阳之圭臬。今人改制为冲剂,虽剂量轻减,然若能深谙其理,辨证施用,诚为居家良药。然须明辨者,此方绝非西学所谓"消炎药"可比拟,乃调和枢机之圣剂也。

一、方义探微
小柴胡汤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半夏、生姜为佐,人参、大枣、甘草为使。柴胡升发少阳之气,黄芩清泄胆腑之热,二者相配,一散一清,恰合少阳半表半里之机。今之冲剂虽存其性,然剂量仅原方十之一二,故重症需加量,或配以药引,方显其功。

二、辨证要点
1. 少阳枢机不利证
凡见"口苦、咽干、目眩"三大主症,或兼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皆可投之。今人感冒后期,邪传少阳而见低热不退、咳嗽痰黄者,正宜此方。然需知风寒初起无热者,非其所宜。

2. 三焦气化失司证
咽喉肿痛者,可配桔梗汤(桔梗、生甘草)以开提肺气;结膜炎者,佐以菊花、银翘以清肝明目;中耳炎者,加夏枯草、蒲公英以解毒通窍。此皆循"少阳主枢"之理,非徒消炎而已。

三、施用要诀
1. 药引配伍
生姜水煎送服,可助解表散寒;大蒜水送服,能兼治协热下利;银翘水送服,尤宜风热上攻。此即古人"引经报使"之妙用。

2. 剂量权衡
原方柴胡用至半斤(约今120克),今冲剂每包含柴胡不过数克。故表里同病者,日服三袋尚恐力薄,可增至五袋,或配合汤剂。然须中病即止,免伤正气。

四、使用禁忌
1. 太阳表证未解而见恶寒无汗者忌用
2. 阳明腑实而见高热便秘者不宜
3. 太阴虚寒而见下利清谷者当慎

结语:
小柴胡冲剂之妙,全在把握少阳枢机之要。用之得当,确有"四两拨千斤"之效;若不明辨证,则无异于盲人扪烛。学者当深究《伤寒论》第96、97、263条原文,参合后世诸家注解,方能得其三昧。至若现代所谓"消炎"之说,实未尽仲景本意,不可不辨也。
熊季 發表於 2025-7-13 20: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小柴胡冲剂之少阳枢机妙用与临证辨治要义》

小柴胡汤乃仲景《伤寒论》少阳病主方,其组方精妙,配伍严谨,以柴胡为君,黄芩为臣,参、夏、姜、枣、草为佐使,共奏和解少阳、疏利三焦之效。今人改制为冲剂,虽便利服用,然学者当明其本源,知其变通,方能得其真谛。

一、小柴胡汤方义探微
少阳为枢,主半表半里。邪犯少阳,则枢机不利,故见"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小柴胡汤以柴胡升发少阳之气,黄芩清泄胆腑之热,半夏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扶正达邪,生姜辛散助柴胡透邪。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实为"和法"之典范。

二、冲剂运用之辨治关键
1. 剂量权衡
冲剂虽源自经方,然单包装剂量多不及原方三分之一(原方柴胡半斤,今冲剂每袋含柴胡约1-2g)。故临证需据病情轻重调整:
轻症(如感冒初起)可遵说明书1袋/次
少阳证显者(持续低热、胸胁苦满)可加至2-3袋/次
重症建议改用汤剂或遵医嘱配伍他药

2. 证候鉴别
冲剂适用于少阳证见下列症候者:
主症:寒热往来、胸胁胀满、默默不欲饮食
兼症:目赤(结膜炎)、耳胀(中耳炎)、咽痛等上焦郁热之象
※ 风寒表证未入里化热者,或纯里实热证者皆非所宜

三、临证化裁心法
1. 风热感冒
若见"口干咽痛、涕黄痰黏",可仿原方加石膏、连翘;生姜水送服法实寓"柴胡桂枝汤"之意,适用于太阳少阳合病。

2. 咽喉肿痛
配伍桔梗甘草汤乃遵"少阴病,咽痛者,甘草汤主之"(《伤寒论》311条),二者相须为用,共奏利咽解毒之效。

3. 目赤耳炎
以菊花、银花煎汤送服,暗合"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理。然若脓性分泌物多者,当考虑合五味消毒饮。

四、使用禁忌与反思
1. 少阳证本质为正气略虚而邪踞半表半里,若见"但热不寒、便秘溲赤"之阳明腑实证,或"但寒不热、肢冷脉微"之少阴证,皆不可妄投。
2. 今人常误将冲剂作"中药消炎药",此大谬也。中医治病必求其本,炎证乃标,六经传变方为本。

结语:小柴胡冲剂之妙,在于把握少阳枢机之要。学者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素问·至真要大论》),不可执方而求病。若能用之得宜,诚如楼主所言,可免诸多过度医疗之弊;然若辨证失准,反致贻误病情。愿诸君深研经旨,明理致用。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巳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九日申時| 2025/7/23/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