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77|回復: 1

[音韵学] 声律启蒙:八齐(一)

[複製鏈接]
诗评万象 發表於 2018-5-20 14: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声律启蒙,八齐,岩对岫,涧对溪

声律启蒙,八齐,岩对岫,涧对溪

朗诵者:燕敏,燕赵女子,小学教师,喜欢文学创作,犹喜古诗词。作品散见于各大微刊。

友情客串:郭禹含小朋友。

声律启蒙 八齐(一)

岩对岫,涧对溪①,远岸对危堤②。
鹤长对凫短,水雁对山鸡③。
星拱北,月流西④,汉露对汤霓⑤。
桃林牛已放,虞坂马长嘶⑥。
叔侄去官闻广受,弟兄让国有夷齐⑦。
三月春浓,芍药丛中蝴蝶舞;
五更天晓,海棠枝上子规啼⑧。

【注释】

①蛐:山洞。也可指峰峦或山谷。

②危堤:高堤。危:高。

③鹤长:仙鹤的脖子长。凫短:野鸭的腿短。出自〖庄子〗『鹤(jìng)胫虽长,断之则悲;凫胫虽短,续之则(yōu)懮』。

④星拱北:群星都环绕着北极星。拱:拱卫、环绕。流:向下运动、向下滑行。〖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

⑤这是两个典故。

『汉露』是说汉武帝之事。武帝迷信神仙之说,在宫内修建承露盘以承接天上降下来的甘露,用它来调玉屑,希望喝了能够长生不老。〖三辅故事〗说:建章宫的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

『汤霓』的典故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夏桀王十分暴虐,天下的百姓都盼望商汤王来解救自己,就像大旱盼望大雨之后的彩虹一样。霓:雨后出现的附于虹旁边的副虹,其成因与虹相同,但是颜色排列的次序相反。此处是泛指虹。

⑥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尚书•武成〗,周武王灭商以后,将战马放归华山的南边,将运输辎重的牛放归桃林之野,表示不再用它们打仗了。

下联见于〖战国策•楚四〗,千里马在其晚年拖着盐车上太行山,上坡中途已无力再前进,见着伯乐,仰天长嘶。虞坂:地名。

⑦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汉书•疏广传〗。汉代的疏广和其侄疏受都在朝廷任职,一为太子太傅,一为少傅,官高位尊。疏广对疏受说:知道满足就能不受侮辱,知道适可而止就能避免危险,功成身退是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于是两叔侄同时辞官归乡。古人将他们看成明哲保身的典范。去:离开。

下联出自〖孟子•万章下〗。夷齐指伯夷和叔齐,是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孤竹君临死遗命将君位传给小儿子叔齐,孤竹君死后,叔齐要将君位让给哥哥伯夷。伯夷不接受,叔齐也不愿即位为君,于是一起逃到周地隐居。古人将他们看成道德高尚的典范。

⑧子规:杜鹃鸟的别名。

李凤山 發表於 2025-4-30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声律启蒙·八齐(一)》解诂

《声律启蒙》作为传统蒙学经典,其八齐韵部首章以精微的对仗体系构建天地人伦之秩序,今试为析义:

一、自然意象的二元建构
首联"岩岫"与"涧溪"之对,实为《周易》"艮为山,兑为泽"的意象转化。郑玄注《周礼》云:"山有穴曰岫",此与"岩"形成地貌差异;"涧"字从水间声,《说文》谓"山夹水也",与"溪"之绵长形成水系对比。次联"鹤胫凫胫"之典出《庄子·骈拇》,非仅状物,实寓"凫鹤虽异,各适其性"的哲学要义。陆德明《经典释文》特别指出此处"胫"当训为"足上",可见古人观察之精审。

二、天文王政的象征体系
"星拱北"句暗合《论语·为政》"北辰居所"之喻,孔颖达疏解此乃"德政如北斗,众星共之"的政治隐喻。"汉露"典出《三辅黄图》,承露盘高二十丈,实为汉武帝"仙人承露"的求仙实践,与"汤霓"形成暴政与仁政的强烈对比。《孟子》赵岐注特别强调"霓"为"阴阳之气",此处借自然现象喻指民心向背。

三、历史典故的伦理编码
"桃林放牛"典出《尚书·武成》孔传:"示天下不复乘用",体现周武王的休兵之德;"虞坂马嘶"事见《战国策》,伯乐注曰"骥遇伯乐而嘶",实为贤士不遇的隐喻。疏广叔侄事见《汉书》,其"知足不辱"的处世哲学,与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形成仕隐之道的双重典范。范晔在《后汉书》中特别将此类事迹归入"逸民列传",可见其道德示范意义。

四、时空交织的审美意境
末联"三月春浓"与"五更天晓"构成昼夜时序的完美对仗。芍药承《诗经·溱洧》"赠之以芍药"的民俗意象,子规(杜鹃)化用《离骚》"恐鹈鴂之先鸣"的典实。李时珍《本草纲目》详考"杜鹃夜啼达旦",正与"五更"相应,可见作者取材之精当。

此章通过六组对仗,构建了从自然物象到人文精神的完整体系。其声律之谐协非徒形式之美,实为天地人伦秩序的声音呈现。王夫之《周易外传》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此蒙学篇章中得到了诗性的统一。学者若能循此以究,则于传统文人的宇宙观、伦理观可得其三昧。
胡同柄昌 發表於 2025-6-22 20:23 | 顯示全部樓層
《声律启蒙·八齐(一)》解诂

【文本析义】
此篇属传统蒙学声律教材,以"齐"韵统摄全章,通过八组对仗句式,构建天地人伦的和谐图景。首联"岩岫"与"涧溪"之对,实为《诗经》"陟彼岵兮"与"在涧之湄"的意象凝练,郑玄笺注所谓"山形有穴曰岫,水注川曰溪",正得此中三昧。"鹤长凫短"典出《庄子·骈拇》,郭象注"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深契自然之理。

【典章考释】
"汉露"事见《三辅黄图》卷三,武帝承露盘实为方士栾大所献"蓬莱仙术"的物化呈现,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即咏此。"汤霓"典出《孟子》赵岐注:"若大旱之望云霓",朱熹《集注》谓"民望汤师如时雨",此二典对举,暗含王道仁政的讽喻。

【名物训诂】
"桃林放牛"出自《尚书·武成》孔传:"归马华山之阳,放牛桃林之野",伪孔传解为"示天下不复乘用"。"虞坂嘶马"事载《战国策·楚策》,伯乐哭千里马事,鲍彪注本指出虞坂在今山西平陆,与《水经注·河水》记载相合。两典相映,构成战争与和平的二元隐喻。

【伦理阐释】
疏广叔侄事见《汉书》本传,颜师古注引"知足不辱"为解;伯夷叔齐典出《史记·伯夷列传》,司马贞索隐引《韩诗外传》"让国而饿",二者共同构建儒家"让德"的伦理范式。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特论此类典故在蒙学中的教化功能。

【审美意境】
尾联"芍药蝴蝶"对"海棠子规",暗合《礼记·月令》"仲春之月,羞以含桃"的物候记载。罗愿《尔雅翼》释芍药为"绰约"之转音,海棠则见陆游《花时遍游诸园》"为爱名花抵死狂"之咏。子规(杜鹃)意象源出《华阳国志》"望帝化鸟"传说,李时珍《本草纲目》详考其鸣声时序。

【教学建议】
讲授此篇当注意:
1. 字音辨析:"岫"读xiù,"凫"为fú,"霓"音ní
2. 典故层级:先释字面义,再解历史语境
3. 声律训练:可对比《佩文诗韵》齐韵部字
4. 伦理延伸:结合《小学·明伦篇》讲解让德

此篇虽为童蒙读物,然包孕天地人伦之大义,恰如王筠《教童子法》所言"讲训诂者,必兼义理",读者当于抑扬顿挫间,体会中华文化之精微。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九日戌時| 2025/7/3/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