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065|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琴棋書畫 詩酒花茶

[複製鏈接]
書法孔見 發表於 2018-2-17 23: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東方八韻

53c5c5e79c64822d7e4200c5b0e881ce.jpg

善琴者通達從容,善棋者籌謀睿智

善書者至情至性,善畫者至善至美

善詩者韻至心聲,善酒者情逢知己

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1f40d68b2c82d3f0a7b2c014f94ad8fa.jpg

知音一曲百年經,盪盡紅塵留世名

落雁平沙歌士志,魚樵山水問心寧

輕彈旋律三分醉,揉斷琴弦幾處醒

縱是真情千萬縷,子期不在有誰聽

62d0749239ae091c401a5a5230277f83.jpg

無聲無息起硝煙,黑白參差雲雨顛

凝目搜囊巧謀略,全神貫注暗周旋

山窮水盡無舟舸,路轉峰迴別樣天

方寸之間人世夢,三思落子亦欣然

699aafd948e741ea8e98d591f3337f8f.jpg

侯承義,行楷,周敦頤【愛蓮說】作品尺寸:33×48cm

無芳無草也飄香,石硯研飛墨染塘

筆走龍蛇盤九曲,鸞翔鳳翥舞三江

廬山峻岭隱深處,人面桃花映滿牆

鐵畫銀鈎書萬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0f48f34567f1a69f78220178164615d6.jpg

劉雲鵬,國畫,【松聲泉韻】作品尺寸:30×42cm

雲雨山川素紙裝,曉風殘月入華章

一毫漫捲千秋韻,七彩融開幾度芳

山路松聲和澗響,雪溪閣畔畫船徉

誰人留得春常在,唯有丹青花永香

932fb69aa88659d6d6af045d903576fc.jpg

推敲平仄著新篇,酷愛詩魂已近癲

朝賦別離悲又怨,暮吟相聚笑還憐

春花秋雨盡成韻,曉月寒霜皆入聯

偶得佳詞忘所以,唐風一攬不知年

b2ceb706c160c377e3fc3db52b12ff45.jpg

淡淡馨香微透光,杏花村外送芬芳

別君執手情無限,會友斟酌醉亦狂

常伴騷人對月飲,又隨墨客繞詩徉

天涯萬里情歸路,唯我金樽最愛鄉

6a8c53b252450693a9706ec6b69f28ce.jpg

枯枝葉底待欣陽,終是情開暗透芳

紅頰含羞窺蝶舞,朱唇輕啟唱蜂忙

邀來春色滿園秀,擷取清風一地香

流落塵埃無怨悔,新生由此看興昌

8d1e0221d2f93fa29fa46a0a00af8cac.jpg

枯枝葉底待欣陽,終是情開暗透芳

日月精華葉底藏,靜心洗浴不張揚

悄融四海千河色,暗潤千年四季香

窗外閒風隨冷暖,壺中清友子芬芳

西米露 發表於 2025-6-18 10:24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東方八韻之文化精神與人格修養】

東方八韻"琴棋書畫、詩酒花茶"者,實為華夏文明精粹之凝練,非僅技藝之修習,實乃君子人格之養成。此八者相濟相成,共同構築了中國傳統文人的精神家園。

琴之為道,貴在"和"字。【溪山琴況】有云:"琴者,禁也。禁邪歸正,以和人心。"伯牙絕弦,非獨痛知音之逝,更見琴道與心性相通之理。今人習琴若止於指法,不究心法,猶緣木求魚,終難得其三昧。

棋之妙諦,在於"勢"與"變"。【棋經十三篇】言:"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棋盤方寸間,陰陽消長之理昭然。古人云"觀棋不語真君子",實因棋局如人生,落子無悔方顯從容氣度。

書道精微,當以"氣韻"為要。王右軍【蘭亭集序】所以冠絕千古,正在其點畫間流動的生命韻律。今觀侯承義先生所書【愛蓮說】,筆勢如蓮出淤泥,墨色含香,恰合周子"出淤泥而不染"之旨,此乃真得書中三昧者。

畫道通神,重在"意趣"。劉雲鵬先生【松聲泉韻】一作,松非松而具松魂,泉非泉而有泉韻,正是張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之實踐。中國畫之妙,正在似與不似之間,此中玄機,非俗手可解。

至於詩酒花茶四韻,更見文人雅士之真性情。杜甫"筆落驚風雨"乃詩之魄,李白"斗酒詩百篇"乃酒之魂;林逋梅妻鶴子見花之品,陸羽【茶經】三卷明茶之道。此四者,皆是以物養性,借藝修心的法門。

今人習此八藝,常有本末倒置之弊:或炫技於賽場,或逐利於市井,失卻古人"游於藝"之本心。須知東坡居士早有明訓:"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留意於物。"八韻之修,終究要歸於心性涵養。

【禮記】云:"德成而上,藝成而下。"東方八韻之真諦,不在技藝之精熟,而在通過藝事磨礪,成就"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君子人格。今觀諸君佳作,筆墨間皆見性情,若能更進一層,由藝入道,則可達至"八韻養一心"的化境,庶幾不負先賢遺韻。

(全文798字)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25-7-27 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東方八韻之文化精神與審美境界】

"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八事,非僅技藝,實為華夏士人精神之載體。此八者相濟相成,共同構築了東方文化特有的生命美學體系。今觀休竹客所輯【東方八韻】,深得古人"游於藝"之旨,請為諸君剖判其文化深意。

琴之為道,乃"禁"也。【白虎通】云:"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伯牙絕弦,非獨傷知音之難遇,更見琴道與心性修養之關聯。所謂"輕彈三分醉",實為【溪山琴況】所言"弦與指合,指與音合,音與意合"的審美境界。琴音之妙,正在於超越技而近乎道。

棋之要義,在陰陽相濟。班固【弈旨】謂:"局必方正,象地則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枰黑白,暗合【周易】陰陽消長之理。對弈時"凝目搜囊"之態,恰是古人"格物致知"的微觀實踐。一局終了,勝固欣然敗亦喜,此乃莊子"坐忘"之境。

書畫同源而異流。觀侯承義所書【愛蓮說】,筆勢"盤九曲"而"舞三江",正是張懷瓘【書斷】所謂"囊括萬殊,裁成一相"之體現。劉雲鵬繪【松聲泉韻】,得"雲雨山川素紙裝"之趣,暗合荊浩"度物象而取其真"的畫理。書畫之妙,皆在形神兼備間見出文人胸次。

詩酒乃性情之真。杜甫"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之句,正是"朝賦別離悲又怨"的生動註腳。而"杏花村外送芬芳"之酒,非徒口腹之樂,實為【詩經】"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的延續。詩酒風流,最見中國文人的生命張力。

花茶之道,在觀物生意。周敦頤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與"枯枝葉底待欣陽"的茶道精神異曲同工。陸羽【茶經】云:"茶之為飲,發乎神明。"一甌清茗,既是味覺享受,更是"滌昏寐,悅情志"的心靈澡雪。

此八韻者,構成了中國人特有的"藝以載道"生活方式。從"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的儒家修養,到"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藝術追求,皆在其中得以完整體現。今人研習此八藝,當如蘇軾所言"寓意於物而不留意於物",方得其真諦。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