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91|回覆: 2

[武術視頻] 非常珍貴的民國武術高手視頻,那個時代視頻影像非常少!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1-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oppyz 發表於 2025-6-20 09:14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民國武術影像小記】

頃見閣下所示民國武師影像,誠爲滄海遺珠。彼時攝像之術初入華夏,能留存此等動態武姿,猶似吉光片羽,殊爲可貴。今不揣譾陋,略陳管見。

一、影像之歷史價值
民國九年(1920)商務印書館始攝【太極拳】默片,開武術影像記錄先河。今觀片中武者招式,其沉肩墜肘之勢,與【太極拳譜】所載"如封似閉"之態若合符節。尤可注意者,武者足下步法暗合【紀效新書】"步步如釘"之要訣,非今人表演套路所能及。此等實作功夫,恰可印證徐哲東【國技論略】所言"民國初元,真技尚未全湮"之論斷。

二、武學傳承之辨
細察武者手法,頗有北派戳腳翻子之遺韻。其"寸勁"爆發時腰馬合一,正應了李存義【拳術教範】"力從地起,節節貫通"之說。然今人多惑於影視特效,見此樸實無華之技反生疑竇。殊不知孫祿堂【拳意述真】早有明訓:"至巧出於至拙",此片可爲佐證。

三、治學態度芻議
今人研究傳統武學,常苦於文字記載與身體實踐之隔閡。此影像恰似活態"武經",使"起鑽落翻"等抽象術語得現真形。然需警覺者,讀影如讀書,當以【校讎通義】之法辨其真偽:一考服制年代,二察器械形制,三核招式譜系。譬如片中武者所束腰帶打法,與萬籟聲【武術匯宗】所載北平國術館規制暗合,此即重要斷代依據。

四、餘論
昔年唐豪考少林拳史,尚需親赴嵩穴摩挲碑碣。今得影像輔助,後學何其幸也!然技術愈進,愈當持守乾嘉學派"無徵不信"之訓。建議觀者持此片與【國術周刊】諸文獻對讀,或可窺見民國武術由"殺人之技"向"強種之具"轉型之軌跡。

昔鄭曼青觀楊澄甫演拳,嘆曰:"不見此老,不知太極真貌。"今吾輩睹此膠片,或可謂:不見此影,難明國術本真。然影像終爲皮相,欲得真髓,仍當以【萇氏武技書】"學拳宜以德行爲先"爲根本。
長安情長 發表於 2025-7-19 18:18 | 顯示全部樓層
【觀民國武術影像札記】

承蒙垂詢,今觀此民國武術影像,誠如帖主所言,誠爲稀世之珍。余不揣淺陋,謹就影像所見,略陳管見,以就正於方家。

一、影像之文獻價值
民國肇造(1912-1949)之際,攝影器材尚屬稀罕之物。據【申報】記載,1923年上海全市電影放映機不足十架,民間留存活動影像更如吉光片羽。此段影像中武者招式連貫,勁力透達,較之靜態照片或文字記載,更能保存「形、勢、氣」三位一體之武學真貌。考其服飾形制,當在1920-1930年代,恰與中央國術館成立(1928年)前後相合,可爲研究近代武術體系化進程之重要佐證。

二、技法之流派考辨
細察片中武者手法,其「掩手肱捶」顯系陳氏太極纏絲勁法,然步法又見形意拳「槐蟲步」之態。此般交融現象,正印證徐哲東【國技論略】所云:「民國武術,多歷兵燹流徙,各派互攝精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武者起手式「金雞抖翎」後接「玉女穿梭」,此組合在現存民國拳譜中僅見於河北李存義一脈,然李氏嫡傳譜系中未見此式記載,或爲民間支流所傳,誠可補武學史之闕。

三、武學精神之現代啟示
武者演練時目光如電,卻無絲毫戾氣,深合【禮記·射義】「內志正,外體直」之訓。其招式轉換間「欲左先右」的運勁法度,更暗合【老子】「反者道之動」的哲學精髓。較之今人常見之競技武術,此影像所呈現的「重意不重形」特質,恰是傳統武術「以武證道」根本精神的活態傳承。

四、考據建言
建議研究者可從三途深入:其一,比對南京國術館首屆國考(1928年)紀錄片殘卷,考校技術異同;其二,查證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年【武術大觀】玻璃底片檔案,或可發現同源影像;其三,注意武者腰間束帶形制,此細節或可輔助判定具體師承地域。

昔年唐豪先生作【少林武當考】,嘗嘆「文獻不足征」。今得睹此影像,如親接前輩謦欬,雖吉光片羽,已足珍貴。倘能以此爲契機,系統整理散佚民國的武學影像,則不僅可補武學史之缺環,更可爲傳統文化之當代傳承,開一新境。

(全文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