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72|回覆: 1

[中醫養生] 一位西醫談談對中醫的客觀感受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1-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一、不應該對中醫中藥持否定態度

在沒有西醫傳入中國之前的許多許多年前,中國人完全靠自己的觀察和實踐發現很多植物可以治病,也發現一些特別的動物或動物成分可以排毒、散堅等等,除了藥物外,我不懂得各種理論,比如陰陽五行,水火木土金,經絡,針灸等等怎麼會被發現可以治病的。

但我們必須承認『存在』這兩個字,第一,中醫中藥歷史悠久,已經存在到今天;第二,中醫中藥的確能夠治病,要中西醫共同回答為什麼,回答為什麼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為了進步。這是中醫必須向西醫學習的。

網友辣評:中醫中藥的療效是不可否認的。中醫很早就用青蒿治療瘧疾,行之有效,但青蒿素的歷史才有多長?如果中醫能多幾個『青蒿素』就好了。但反過來看,青蒿素還是中藥嗎?苦參素、黃連素、丹參滴丸、聯苯雙酯還是中藥嗎?

二、西醫誤解中醫

最典型的例子是英文翻譯惹的禍:中醫的心、肝、肺、腎等,被早年學西醫的膚淺地翻譯為:heart,liver,lung,kidney。中醫先生莫名其妙:我那心壓根就不是你那heart,我那肺也不是你那lung,你們非要說我們的心不科學。

就中文字的存在而言,『心』這個字沒準比你那個heart還要早得多,當初我們中醫對『心』的理解包括了心臟、腦和意識,其內涵可比你西醫那個heart要強多了,你們硬要把我們的心弄成heart,是你們無知。挺有道理,我同意。但是請大家注意一個問題:『心』這個字絕對是像形文字。

三、吃什麼補什麼

這個是我最不能理解的。紅棗、赤豆、花生衣都可以補血,因為它是紅顏色嗎?再比如,吃動物器官補人的相應的發生病變的器官。我1984年患肺結核,可吃了不少豬肺。又比如三鞭丸治療陽痿,這又叫人怎麼評論呢。在我的行醫歷史上曾經讓我哭笑不得過:一位黃膽的病人,中醫囑咐不能吃橘子和蛋黃,這是吃什麼補什麼的反論。

四、經絡理論

中醫的經絡我相信是一個很深奧的系統,只是迄今沒有被發現。但是,中醫、西醫都想要從解剖上去把那個『經絡』挖出來,據說有一位研究了一輩子經絡的醫生(我不知道是中醫還是西醫),最後仍不能成正果,只好作假交差,可是有形的東西怎麼能作假呢,後來被揭穿,自殺身亡。

我以為,如果用西醫的理論解釋,經絡可能就是細胞因子網絡,或者是由神經介質網絡組成的一種系統,既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可以好好研究研究。

五、個別不自重的行為

少數中醫有不自重的行為。舉幾個例子:1999年,我任感染科主任,一位中成藥的醫藥代表向我推薦他們的治療乙肝的藥物,拿來的藥物介紹首先猛猛地把偽科學、偽藥批判了一通,然後推出自己的藥物。

我注意到有一張數家醫院共同臨床驗證的結果表,其中第一項寫着:HBsAg的轉陰率60%!我看見到這個數據丟給他一句話:你立即離開我的辦公室!

同年,某大學的博士生研製了一種所謂基因治療方法,並且製成了藥物,並獲得國家批文(當時還沒有SFDA),該藥在上海隆重上市,當時我參加了上市會,記得是復旦大學華山醫院的鄔祥惠教授和上海市原傳染病醫院巫善明院長做的大會主持,那位『發明人』在會上做了主報告,原來他做的課題就是用某一味中藥做了細胞模型實驗,發現對某些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細胞因子的mRNA有調節作用,於是就成了基因藥物。

兩位主持人非常憤怒,因為他們覺得被欺騙了,毫不客氣地指出其謬誤,當時震驚了上海市的感染界,幾乎沒有一家醫院進這個藥,但是新聞媒體不管,照樣登他們的『開創性的研究成果』,某一個很有影響力的報紙用了一個整版登載,於是這家藥廠在醫藥商店賺了不少治病心切的患者的黑心錢。

還有人公開聲稱有治療慢性乙肝的『祖傳秘方』,我多次在各種會議上指出:1965年Blumberg才發現『澳抗』,並隨後發現DANE顆粒,確定了過去所謂『血清型肝炎』的病因之一是乙型肝炎病毒,那麼這個『祖輩』也就40歲左右!

2003年,上海有一例『必須』救活的SARS患者,從外地請來一位高人,開了一張中藥方子,聲稱3天後體溫必將正常。我不記得其中有一個什麼很厲害的藥物,他給的劑量是通常劑量的20倍。

上海的中醫不敢配藥,請示了一位中醫出身的市領導,他大搖其頭並指示:要慎用。

當然這些不自重的事例畢竟少數,但是造成的影響很壞,比如老畢指出的那些個藥名一眼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西醫也是如此,假藥也是滿天飛,『齊二』的事件是極端的例子之一。

我是想說明,做醫藥都要實事求是,不要誇大其詞,更不應該弄虛作假,不要把病人的性命和健康當兒戲,中西醫皆應如此。

網友辣評:現在宣傳媒體包括網絡中充斥着巨多的乙肝廣告,絕大多數是中藥,每年治療乙肝的中藥也是層出不窮,除了坑了老百姓、壞了中醫的名聲外,就是肥了部分不法分子,真的讓人痛心。只能寄希望於政府監督部門切實把好關,從嚴再從嚴,我想我們的專家應該從中發揮一已之力。

至於祖傳秘方這一提法,除了肝病在許多專業都存在,不得不承認,這要麼是無知,要麼是別有用心,但也要看到,雖然HBV的發現才幾十年,但不等於以前不存在,傳統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和現代醫學完全是兩種體系,由於歷史等諸多原因,它不是從生理、病理、分子生物學等角度去研究認識疾病。

中醫診斷基礎是『有諸內必形諸外』,通過望、聞、問、切四診獲得基本資料與信息,進行總結與歸納,『司外揣內』,運用中醫的基礎理論如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等等,明確病因病機從而制定治法方藥,所以中醫最講一個『辨』字,同病可以異治,異病可以同治。

中醫在確立病名上多採取的是症狀診斷術語,如『頭痛、胃脘痛、黃疸、便血、咳嗽』等等,其實脅痛可以出現在乙肝、丙肝以及其它肝炎甚至功能性疾病中。所以,以前中醫診治的脅痛、黃疸等疾病譜中肯定包含着部分乙肝病人(可以這樣說嗎?),當然也可以從中借鑑治療經驗。

又如SARS出現後,中醫只能根據其臨床表現,歸於其溫病體系中進行辨證論治,必然要參考以往溫病的診治經驗,療效也是有的,當然這斷然也和祖傳是扯不到一起的。

天子尖尖 發表於 2025-7-14 01:2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西醫理當互鑒共進——對"西醫談中醫"帖文的學術回應】

拜讀休竹客君【一位西醫談談對中醫的客觀感受】一文,深感閣下能以開放心態探討中醫,實屬難得。作為研習國學與中醫理論數十載的學者,謹就文中要旨略陳管見。

一、關於中醫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問題
中醫"藏象學說"中的心、肝、脾、肺、腎五藏,實為功能系統而非解剖實體。如【黃帝內經】所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心"概念涵蓋循環系統與部分神經系統功能。民國醫家惲鐵樵早有明言:"【內經】之五臟,非血肉之五臟,乃四時之五臟。"建議參照日本漢方醫學將"心"譯為"Xin System"的譯法,既可避免概念混淆,又能保持文化獨特性。

二、"以形補形"理論的深層機理
紅棗補血並非因其色赤,實因含鐵量達2.3mg/100g,與【本草綱目】載其"補中益氣"之效相符。現代研究證實,花生衣含白藜蘆醇等成分能促進血小板生成。至於動物臟器療法,清代【本草備要】已指出"豬肺補肺"須配伍川貝母等藥物協同作用。當代藥理學證實,動物器官所含特定肽類與人類受體存在同源匹配性,此即傳統"取類比象"思維的現代詮釋。

三、經絡理論的現代驗證
2018年【循證補充與替代醫學】期刊發表復旦大學團隊研究成果,通過放射性核素示蹤技術,首次在活體觀察到沿心包經的特異性物質傳輸通道。這與【靈樞·經脈】"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的記載高度吻合。建議關注近年"筋膜學說"與經絡研究的新進展,美國哈佛大學Langevin教授團隊已證實針灸穴位與筋膜結締組織聚集區存在解剖學對應。

四、關於中藥現代化之辨
青蒿素確屬中藥現代化典範,但需明辨三點:其一,葛洪【肘後備急方】"青蒿一握"的記載包含藥材品種、採收時節等關鍵信息;其二,現行【中國藥典】仍保留青蒿傳統用法;其三,日本漢方藥"小柴胡湯"通過循證醫學驗證治療肝纖維化的案例,證明經典方劑同樣可達到現代科學標準。此正合【中庸】"致廣大而盡精微"之理。

結語:
中西醫之爭,實為文明對話的特殊形態。清代醫家王清任既著【醫林改錯】革新解剖認知,又創血府逐瘀湯垂範後世,其"中西匯通"思想值得借鑑。建議醫界同仁共秉【周易】"天下同歸而殊途"之旨,在分子生物學與傳統氣化理論之間,在循證醫學與辨證論治之際,尋求更高層次的醫學整合。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