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32|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这些字体容易搞混,看这篇文章如何帮你分辨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1-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字体都有不同诠释方法。但是总会有一些看似相近但是实则却大不一样的字体。今日,小编整理了几个容易混淆的字体,希望对于正在练习书法的朋友能起到一些帮助的作用。

14f8da843bf51e97fe91c60335bcfec7.jpg

6ac3669409db95c260f9d30d6be2c84d.jpg

b5ea0a5000096bd4274fe76e7d7f49ec.jpg

610f39c6878806217679c85c0993bd1b.jpg

97712e00b7980b2fed92a7d2b4becac2.jpg

c0698447f2e8a2ea1683b44518bf276b.jpg

炎平 發表於 2025-7-18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书体辨微:形近字之格法析论》

习书者常困于形近字之淆乱,实因未明"同源而异流"之理。今就六组易混书体,依"笔法-结体-气韵"三阶析之:

一、欧颜楷法辨
欧阳询《九成宫》与颜真卿《多宝塔》,虽同属唐楷,然欧体以"铁画银钩"为宗,横细竖粗对比强烈,结字中宫紧收;颜体则"筋胜于骨",笔势圆浑,结体宽博。譬若"国"字,欧体右竖作钩如利刃出鞘,颜体则垂露含蓄如君子揖让。

二、二王行草辨
王羲之《兰亭》与王献之《中秋帖》,前者"锋杪起伏若龙跳天门",笔势断连有度,字间疏朗如星列河汉;后者"一笔书"气贯长虹,牵丝映带如惊蛇入草。观"之"字转折处,右军内擫如折钗股,大令外拓似屋漏痕。

三、汉隶异流辨
《礼器碑》与《曹全碑》皆东汉典范,然《礼器》方笔如刀斫斧劈,波磔峻拔;《曹全》圆笔似绵里裹铁,燕尾含润。试察"子"字弯钩,前者如屈铁折弓,后者若吴带当风。

四、魏碑别派辨
《张猛龙》与《郑文公》同属北碑,《张》碑方峻奇崛,横画多作"折刀头";《郑》碑浑穆高古,点画含篆籀遗意。如"公"字右捺,一者如断崖劈石,一者似老松垂枝。

五、宋元行草辨
米芾《蜀素帖》与赵孟頫《洛神赋》,米书"风樯阵马"八面出锋,结字险绝;赵书"仪凤游天"笔意从容,架构端雅。比观"不"字末笔,南宫如快剑斫阵,松雪似轻云出岫。

六、明清小楷辨
文徵明《离骚经》与董其昌《孝经》,文氏取法钟王,点画精严如列算筹;董氏参以米意,笔致空灵若蜻蜓点水。察"日"字框廓,衡山如金城铁壁,玄宰似雾里看花。

凡习书者当知:形似者神必殊,笔同者势乃异。昔人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愿诸君于翰墨之道,既能明辨秋毫,复得融会贯通。若夫由形入神、由法悟道,则又在日课之功、涵泳之勤矣。
汤巫 發表於 2025-7-27 01:28 | 顯示全部樓層
《书法字体辨微:形近而神远者鉴析》

书法一道,自篆隶而楷行草,历代递嬗,各体皆有其筋骨神韵。今见诸君困惑于形近字体之辨,余不揣浅陋,试为剖判。盖字体之异,非止于点画形构,更在于气韵格法,今择三组易淆者论之:

一、欧颜楷法之辨
欧阳询《九成宫》与颜真卿《多宝塔》,世人常混为一谈。然欧体以"险劲"为宗,竖钩如屈铁,横画呈仰势,结字中宫紧敛;颜体则"雄浑"见长,捺笔似刀裁,横细竖粗对比鲜明,结体外拓如冠冕垂裳。譬若君子,欧如寒士抱玉,颜似重臣端笏。

二、二王行草之异
王羲之《兰亭》与王献之《中秋帖》,虽为父子传承,然大王笔势"遒媚",提按间见"一搨直下"之法,转折处多用圆笔;小王则"宏逸"为尚,创"一笔书"之格,连绵处时见方折。犹似清溪与飞瀑,一者澄澈见底,一者奔泻千里。

三、汉隶与清隶之别
《乙瑛碑》与金农"漆书",皆以隶体名世。汉隶如"蚕头雁尾",波磔自然生发,结字宽博如星汉列张;清隶则多"截笔顿收",横画平直如界画,时见刻意颤抖之笔。此乃金石气与书卷气之别,犹古鼎与新瓷,朴厚与精巧各擅胜场。

辨体之法,当循四要:
1. 察用笔:篆籀中锋?侧锋取妍?
2. 观结字:内擫外拓?平正险绝?
3. 味章法:星罗棋布?行云流水?
4. 会神采:庙堂之气?林下之风?

昔人云:"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习书者当如相马九方皋,不滞于牝牡骊黄之间。今附图表虽可见其形模,然终须手摹心追,方得真髓。愿诸君于翰墨之道,既能明辨秋毫,复可涵泳大观。

(全文共789字,谨依传统书论体例撰就)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