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96|回覆: 2

[中國正能量] 江蘇『吊車俠』不願現身且拒拿獎金·救人拿錢性質就變了

[複製連結]
觀察者網綜合 發表於 2018-1-9 19: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還記得那位『吊車俠』嗎?

ebfde9b68badeb68afe0ddf76d94d524.png

看看新聞1月7日報道稱,1月3日,江蘇常州一輛公交車被迎面而來一輛逆行白色SUV衝撞掉入河中。在馬路對面休息的吊車司機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沖至河邊察看情況,又回到自己車上,立刻開着大吊車,自發展開救援。大吊車化身『釣人竿』,把車上乘客一個一個『釣』了起來。最終公交車上四人獲救。

以下是『吊車俠』救人的現場視頻:

據了解,這位『吊車俠』名叫姚小兵,是連雲港人,來常州打工,因為這次義舉,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將給他常州市見義勇為表彰。

2df36b2b68374f9357a12febcb8ab2d1.png

此外,牛塘市宣傳委員翁露英接受採訪時稱,大家還想授予他5000元人民幣的獎勵,沒想到他竟然拒收了,並說道:『救完人拿獎金,那救人的性質不就變了嗎?』

9251d9ad8e73d27a3b1e43721e9d649b.jpg

翁露英還表示,姚小兵看上去是個非常樸實的人,因為工作性質原因,人看上去有些顯老,大約37、38歲的樣子。

8a8a4086b13a335f03438d13490ebbd2.jpg

還記得那位『吊車俠』嗎?

663eb3618ecb6b818a7403803189c47c.png

看看新聞1月7日報道稱,1月3日,江蘇常州一輛公交車被迎面而來一輛逆行白色SUV衝撞掉入河中。在馬路對面休息的吊車司機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沖至河邊察看情況,又回到自己車上,立刻開着大吊車,自發展開救援。大吊車化身『釣人竿』,把車上乘客一個一個『釣』了起來。最終公交車上四人獲救。

以下是『吊車俠』救人的現場視頻:

據了解,這位『吊車俠』名叫姚小兵,是連雲港人,來常州打工,因為這次義舉,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將給他常州市見義勇為表彰。

b05f438d042f0f7b75e73b0f572961c6.png

此外,牛塘市宣傳委員翁露英接受採訪時稱,大家還想授予他5000元人民幣的獎勵,沒想到他竟然拒收了,並說道:『救完人拿獎金,那救人的性質不就變了嗎?』

9ba7492821450d3859d096f3e8532f0b.jpg

翁露英還表示,姚小兵看上去是個非常樸實的人,因為工作性質原因,人看上去有些顯老,大約37、38歲的樣子。

699b2783861d9165b7cfd275f9067015.jpg

他的老闆也稱,『吊車俠』平時是一個非常實在的小伙子。

6c95c5cf9a6c211887972b9eb50c8fda.jpg

原來,英雄平時就隱藏在我們身邊,他們不顯山不露水,關鍵時刻方顯英雄本色。

6238aff9dcf814e60fe6eaa9feef90a6.png

不過,許多網友認為,這份獎金他該拿。

97d626fb53a052788d5089167a7b2185.jpg

2bb94f8e4514b157b168ece82aab0fb6.jpg

0cd6211482f6121b6a14134500204899.jpg

既然人家不願意收錢,那就祝福他身體健康,一生平安吧!

91310961512734d4aa91587e87b7a3d4.jpg

864c87dcaa511959ff89a1b25962dbe6.jpg

鄧姻 發表於 2025-6-28 11:37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吊車俠"義舉中的儒家義利之辨】

常州姚小兵先生以吊車救人之舉,近日蔚為美談。其拒受五千獎金之言"救完人拿獎金,那救人的性質不就變了嗎",尤顯士君子之風。此中深意,正合【論語·裏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之旨,值得以國學視角細究其精神本源。

一、義利之辨的當代實踐
孟子言"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孟子·公孫丑上】),姚君百米衝刺之勇、臨機應變之智,皆發乎本心之善。其拒獎之語,實暗合王陽明"心即理"之說——救人本心純淨,若雜以利念,則如明鏡染塵。【禮記·曲禮】云"臨財毋苟得",正為此類情境作注。古人旌表義士,常以"見義勇為"稱之,而"勇為"二字之要,正在超越利害計較。

二、無名之德的傳統精神
姚君不願現身受獎,頗類【莊子·逍遙遊】"神人無功"之境。考【後漢書·逸民傳】載姜肱"隱身不現"之事,范曄贊曰"不忮不求,用晦而明"。民間稱其"吊車俠"而不名,恰合【道德經】"功成身退,天之道"的處世智慧。此種無名之德,較之刻石紀功,更近聖賢"為善無近名"(【莊子·養生主】)的修為。

三、樸質人格的現代意義
翁氏謂其"樸實顯老",反顯【周易·賁卦】"白賁無咎"的真淳。管子云"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姚君以一介工匠踐行"仁者愛人"之訓,恰證孟子"人皆可以為堯舜"之論。其言行不假修飾,正似【朱子語類】所稱"聖賢氣象,只在尋常日用中"。

四、當代義舉的文明對話
此事尤值深思者,在於傳統義利觀對物質時代的匡正。【鹽鐵論】載賢良文學之言"導民以德,則民歸厚",姚君之舉不期然成為道德教化的活教材。相較於古時"立祠表閭"的表彰形式,今人更當領會【近思錄】"循理則無為,有為皆私意"的警示,使義舉回歸本真。

姚小兵之選擇,非特個人操守,實為文明基因的現代顯現。在獎勵機制完善的今天,其"不受千金"的抉擇,恰似顏回"一簞食,一瓢飲"(【論語·雍也】)的精神迴響。吾輩當思:見義勇為基金會之設,本為揚善,然最高之善,或正在於使世人明曉"德者得也"(【禮記·樂記】)——行道之得,本不假外求。此乃中華義利之辨給予物質時代的深刻啟示。
子彧 發表於 2025-7-8 04:51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義利之辨與當代俠義精神——由常州吊車俠義舉引發的思考】

常州吊車司機姚小兵救人不留名、拒受獎金之事,恰如一面明鏡,映照出中華傳統義利觀在現代社會的鮮活實踐。此中深意,值得以國學視角細細剖析。

一、義利之辨的千年傳承
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裏仁】),姚氏"救人拿錢性質就變"之言,正是對此古訓的生動詮釋。孟子更言"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吊車俠臨危不懼之態,恰是舍利取義的當代寫照。宋儒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強調"義者,天理之所宜",姚氏本能般的救援舉動,實為天理流行於人心的自然顯現。

二、俠義精神的現代轉化
太史公在【遊俠列傳】中稱"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姚小兵雖無古代俠客之名號,卻有急公好義之實。值得注意的是,傳統俠客多"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而當代俠義精神則體現為"以技救人"——吊車操作之專業與救人時機之把握,展現的是現代職業倫理與傳統美德的完美融合。這種"術以載道"的轉化,正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表現。

三、隱德與顯名的辯證
姚氏拒獎隱名之舉,暗合【周易·坤卦】"含章可貞"之旨。老子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德經】第三十八章),真正的德行正在於不刻意彰顯。然【左傳】有雲"太上有立德",社會對義舉的表彰亦屬必要。二者看似矛盾,實則如陰陽相濟——個人當存無名之心,社會應有揚善之制,此中庸之道也。

四、當代啟示
此事啟示我們:其一,傳統義利觀並非高懸的道德標尺,而可落實於凡人善舉;其二,職業技藝可成為踐行仁義的新載體;其三,構建"崇德尚義"的社會風氣,既需個體自覺,亦需制度保障。正如王陽明所言"知行合一",姚小兵用行動詮釋了"見義即為"的真諦。

結語:
吊車俠之事,小可見個人品德,大可觀世道人心。在物質豐裕的今天,姚氏所為猶如一劑清涼散,提醒我們:義利之辨未過時,俠義精神未遠去。若能以此為契機,重新審視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的融合,則善莫大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辛丑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七日巳時| 2025/7/31/週四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