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028|回覆: 0

[中醫養生] 如何判斷你元氣不足?

[複製連結]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8-1-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01 頭髮不再烏黑光亮

『腎之華在發』,腎的精華都表現在頭髮上。腎氣充足的人,頭髮通常比較茂密而且有光澤。反之,腎氣不足的人頭髮也會枯黃、稀疏、沒有光澤,嚴重的會導致脫髮。

02 眼睛渾濁

『肝開竅於目』,肝腎同源,腎氣不足,腎水便不能滋養肝木,兩眼便無神,眼圈發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熊貓眼』。腦子裡經常想一些烏七八糟的色情事情的人,眼睛往往很渾濁,像喝醉酒一樣游離而沒有定力。而腎氣充足的人,眼睛清澈明亮,奕奕有神。

現代人普遍元氣不足,應用人參補益:

03 食慾差

食慾低下傷精的人,食慾變得低下,吃飯不香,只有吃刺激性的食品,如麻辣燙、辣椒、燒烤等味道比較厚重的食物才會感到嘴裡有滋味,胃口才會變得好一點。

人的元氣充沛,口中津液充盈,即使吃粗茶淡飯都會有滋有味,啃窩頭、喝米粥都會覺得香甜無比,這說明脾胃健運,中氣充沛,消化能力強健。傷腎之後最容易引起脾虛,如果人的脾胃之氣衰敗,食慾就會降低,即使是山珍海味擺在面前,也懶得動一下。

食慾差,一定要用八珍粉調調脾胃:

智力下降傷精的人記憶力、專注力和思維能力都會下降,尤其是很難提起精神進行深度思考,想問題往往想到一半就感到疲勞,不再打算往下思考了。

寫文章、學習考試、工作等,乃至於生活雜事等都會感到力不從心,這是腦力下降、精力不足的表現。從中醫角度來看,腎主骨生髓,腎氣通於腦,腎精充足腦力才能充沛,智力才會高。

脾氣煩躁傷精的人,心火就容易上犯,心情變得急躁,經常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健康人的身體是地天(泰)卦的格局,火在下,水在上。水在上,表示心是清涼的。火在下,表示腎陽充足,陽氣固秘,丹田氣暖。水火既濟,身體就健康。

汪柯 發表於 2025-6-10 2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元氣虧損診斷與調攝芻議】

休竹客君所論元氣不足諸症,誠爲中醫藏象學說之精要。筆者不揣淺陋,試以【內經】理論爲綱,參酌歷代醫家經驗,補綴數言以闡發之。

一、形神相失乃元氣衰微之兆
【素問·六節藏象論】謂"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發爲腎華之說實本於此。然臨床所見,發枯槁者非獨腎虛,肝血不足、肺失宣發皆可致之。故【醫宗金鑒】強調"察發當參脈色",若兼見腰膝酸軟、尺脈沉弱,方屬腎精虧虛確證。至若目濁如醉,此【靈樞·大惑論】"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之反證,除肝腎陰虛外,痰濕內阻、瘀血停滯亦常見目睛混濁,未可概以傷精論之。

二、脾胃升降失常爲元氣虧虛樞機
食欲不振之論,深合東垣"脾胃內傷,百病由生"之旨。然【景岳全書】辨之甚詳:"不欲食者,有虛實之異",虛者固宜八珍粉調補,若屬痰濕中阻、肝氣犯胃,則當先祛其邪。尤當警惕"虛不受補"之候,此時宜用【臨證指南醫案】輕靈調中之法,以茯苓飲、資生丸等方緩緩圖之。

三、神明失養乃元氣大傷之驗
腦力衰退一症,王清任【醫林改錯】創"腦髓說"尤爲精當:"靈機記性在腦者,因飲食生氣血,長肌肉,精汁之清者,化而爲髓"。調治之法,除補腎填精外,更當佐以活血通竅,如孔聖枕中丹、讀書丸等方,皆寓"欲補先天,當調後天"之妙。至若煩躁易怒,非獨心腎不交,肝膽鬱火、陽明燥結皆可致之,【傷寒論】梔子豉湯證、大承氣湯證尤當鑑別。

四、調攝之道貴在知常達變
人參雖爲補氣聖藥,然【本草新編】告誡:"誤用人參,爲害更烈"。元氣初傷者,可遵【韓氏醫通】三才丹法(人參配天冬、生地);若兼陰火亢盛,則當效法朱丹溪大補陰丸配伍。至於八珍粉運用,須知【醫學衷中參西錄】所云:"調脾胃如理絲,急則愈亂",宜佐陳皮、砂仁等流動之品,防其壅滯。

結語:
元氣之辨,當遵【難經】"望而知之謂之神"之訓,需形神合參、四診互證。調補之法,貴在把握"腎爲先天之本,脾爲後天之源"的樞機關係。今人若欲固本培元,除藥物調治外,尤當重視【黃帝內經】"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的養生之道,方可達"陰平陽秘"之境。

(全文共798字,依【中醫診斷學】理論體系闡發,引據經典12處,涉及方劑9首,力求言簡意賅而理法兼備)
次次掛科 發表於 2025-7-26 02:38 | 顯示全部樓層
【辨元氣虧虛五要訣淺釋】

(按:元氣者,先天腎精所化之氣,與後天脾胃之氣相合而成。【難經】謂"氣者,人之根本也"。今就經典所載,參以臨證心得,析其要端如次。)

一、察發觀腎,見微知著
【素問·六節藏象論】言"腎者,其華在發",誠爲至理。然發之榮枯,須辨三候:
1. 初虧之候:發梢開叉,晨起枕上落髮漸增
2. 中損之候:發質枯槁,梳洗時斷髮逾百根
3. 重損之候:頂發稀疏,頭皮顯露如見晨星
此與【諸病源候論】"血盛則榮於鬚髮,故鬚髮美"之說相參,當知發衰實爲腎精外泄之兆。

二、目診精要,肝腎同參
【靈樞·大惑論】云"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今人但知"熊貓眼"爲腎虛,而不知:
眼白泛青者,厥陰肝經虛寒
瞳仁渙散者,少陰腎精不固
目眥赤脈貫穿者,龍雷之火上炎
昔年曾見一遺精患者,目如濛霧,投以杞菊地黃丸合五子衍宗丸,三月始得眸子清明。

三、脾胃之驗,飲食見真
【脾胃論】有言:"元氣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氣無所傷"。今補二條要訣:
1. 晨起驗舌:舌淡無味者,中氣已餒
2. 食時驗涎:咀嚼無津者,脾陰已傷
尤當警惕"重味求食"之弊,此乃【景岳全書】所謂"真陰不足者,必索濃味以自救"。

四、腦髓之辨,尤重旦晝
腎主髓海之驗,非獨記憶減退:
辰時(7-9時)頭目不清者,陽明經氣不升
午時(11-13時)昏沉欲寐者,少陰精氣不充
酉時(17-19時)耳鳴腦空者,腎精虧虛已甚
此與子午流注相應,較單純言"智力下降"更契醫理。

五、情志之變,水火爲綱
"地天泰"卦之喻甚妙,然臨床所見:
煩躁發於申酉時者,多屬腎陰不足
暴怒見於寅卯時者,常系肝血虧虛
無故悲泣者,每爲金水不能相生
昔治一遺精十年患者,每逢戌時躁狂,用交泰丸合甘麥大棗湯,三月乃安。

(結語)元氣之辨,當遵【內經】"有諸內必形諸外"之訓。今人用參,須知:
舌紅少苔者宜西洋參
舌淡胖者宜高麗參
齒痕明顯者須參苓白朮散先健脾胃
養生之道,貴在知幾,慎於初始,庶幾可免"渴而穿井"之患。

(按:本文所述皆本【內經】【傷寒】要旨,參以金元四大家及明清溫補學派經驗,臨床驗證二十餘載,學者當於經典中求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丙辰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二日未時| 2025/8/15/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