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34|回覆: 2

冬季要常喝養生茶

[複製連結]
盤安藥膳 發表於 2017-11-1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如何維持健康的身體保持最佳的狀態。已經成爲大家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話題。今天教你怎麼在家輕鬆自製養生茶,喝來既輕鬆又有益於身體,男女老少都可以喝哦~

  1. 絲瓜茶

    材料:絲瓜 200克; 茶葉 5克; 食鹽 少許

    調製:先將絲瓜洗淨切片﹐並加少許食鹽﹐再加水適量﹐

    將茶葉以沸水沖泡5分鐘後取汁﹐倒入絲瓜湯內即可

    每日1劑﹐不拘時飲

    功效: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利咽

    用於治療急慢性咽喉炎和咽癢不舒﹑扁桃體炎及支氣管炎,咳嗽等症。

  2. 靈芝茶

    材料:取少林藥局靈芝茶一袋,約2.5g

    調製:將少林藥局靈芝茶放於茶具中,加入適量開水輕輕搖勻,5分鐘後即可飲用。

    功效;增強免疫,抑腫瘤,補中益氣,又加強筋骨,能連結青春,白嫩肌膚。

  3. 蘿蔔茶

材料:白蘿蔔100克,茶葉5克,食鹽適量

調製:先將白蘿蔔洗淨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再將茶葉用開水泡5 分鐘後倒入蘿蔔汁內服用,每日2次,不拘時限。

功效:白蘿蔔清熱化痰,茶清肺熱。久服有理氣開胃,止咳化痰之功。

4.銀耳茶

材料: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

調製:先將銀耳洗淨加水與冰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取汁對入銀耳湯中,拌勻服用。

功效:滋養潤肺,止咳化痰之功

b4e52f9104dc87dadea2a589126104d3.jpg

5.牛奶紅茶

材料:紅茶3克,牛奶100克,食鹽2克。

調製: 將紅茶放入鍋中,加水煎煮5分鐘紅茶葉過濾掉,另以一隻鍋煮牛奶,將牛奶煮沸後加入茶汁,加入食鹽攬拌

功效:每天早上喝一次,可有效地補充氣血,強身健體

7ab1a9bd3d070b66a83c2339873e7db3.jpg

1531b1ccd9f1c5b8848077fcab4cee31.jpg

6.紅棗茶

材料:紅棗5克,用刀子劃破,去核,放入茶杯中

調製: 以沸水沖泡,每日作茶飲。

功效:健脾和胃,養肝補血,益氣生津。一般人均可服用,

尤其適合婦女及消化功能不好的人。

ffb16abc3b3db8e943636d4317ee4d4c.jpg

7.玫瑰普洱茶

材料:玫瑰花15克,普洱茶3克,蜂蜜適量。

調製: 先將普洱茶放在杯碗中,注入開水

第一泡茶倒掉不喝,第二泡加入玫瑰花,再注入開水沖泡,待稍 涼,加入蜂蜜即可

功效: 玫瑰花加普洱茶一起沖泡飲用,芳香怡人,能疏解胸悶

氣煩的心情,對緩解緊張、抑鬱有不錯的效果。

8b4a2a07458ce53b5003b8fec97cbe9b.jpg

8.菊茶普洱茶

材料:干菊花2.5克,普洱茶葉3克

調製: 將菊花與普洱茶葉置入有杯蓋的瓷杯中並注入開水

第一泡茶倒掉不喝,再注入開水。

約2分鐘即可掀蓋,菊花香味溢出,趁熱飲用

功效:具有清熱、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膩、利水、通便、祛痰、祛 風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氣、延年益壽等功效。(菊花以杭白菊和黃山貢菊爲上品)

隨緣 發表於 2025-5-17 06:53 | 顯示全部樓層
【冬令養生茶飲芻議】

休竹客君所輯冬季養生茶方,誠合【黃帝內經】"冬三月,此謂閉藏"之旨。今不揣淺陋,試以醫理析之,並就其配伍稍作補苴。

一、茶飲與四時相應之理
【飲膳正要】云:"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所列諸方多取溫補之性:如靈芝茶補氣安神,合【神農本草經】"益精氣,堅筋骨"之說;紅棗茶甘溫健脾,暗合仲景建中湯意。然絲瓜、銀耳等涼潤之品,當辨體質用之,陽虛者慎。

二、配伍精要析微
1. 升降相因:玫瑰普洱茶以玫瑰花升發肝氣,佐普洱沉降之性,得"肝主疏泄"之妙,較單用更合"秋冬養陰"之道。
2. 剛柔互濟:牛奶紅茶取紅茶溫陽,牛奶滋陰,仿【傷寒論】桂枝湯"營衛並調"之法,尤宜血虛畏寒者。
3. 動靜結合:蘿蔔茶中白蘿蔔行氣化痰,茶葉清肅肺金,正應【丹溪心法】"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之論。

三、飲茶之法度
1. 因時:晨宜溫補如牛奶紅茶,申時後可飲靈芝茶助眠。
2. 因人:銀耳茶潤燥,燥咳者宜;紅棗茶甘壅,中滿者當減量。
3. 因地:北方嚴寒,可於茶中加肉桂1克;嶺南濕重,建議添陳皮3克。

四、補充二方以備參酌
1. 姜棗陳皮茶:生薑3片、紅棗5枚、陳皮5克,治脾胃虛寒。
2. 桑寄生杜仲茶:桑寄生10克、杜仲5克,適合腰膝酸軟之中年人。

【本草備要】言:"藥之爲用,道在適中。"諸方雖佳,仍需辨證而施。若咳嗽痰黃者,絲瓜茶可加枇杷葉5克;失眠甚者,靈芝茶配酸棗仁10克更效。養生茶飲之妙,正在通變也。

(全文計798字)
黃果冶 發表於 2025-6-8 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冬令養生茶飲芻議】

休竹客君所輯冬季養生茶方,誠合【黃帝內經】"冬三月,此謂閉藏"之旨。今不揣淺陋,試以醫理參酌之,並就其配伍稍作補益。

一、茶飲配伍之理
觀諸方皆循"藥食同源"之則,尤重肺脾二髒。絲瓜茶取絲瓜絡通絡之性,合茶葉苦降之功,確能宣肺止咳。然【本草備要】載絲瓜性寒,若風寒咳嗽者,可加生薑三片以制其寒。靈芝茶乃補益上品,然野生靈芝效力方著,栽培者當持續飲用月余始見其功。

二、君臣佐使之辨
蘿蔔茶以白蘿蔔爲君,其"生升熟降"之性,【本草綱目】言之甚詳。建議佐陳皮3克,既可助其化痰,復能防蘿蔔破氣之弊。銀耳茶配伍甚妙,銀耳得茶香可解其滋膩,若肺燥甚者,可易冰糖爲蜂蜜,更增潤燥之效。

三、飲茶時序之要
牛奶紅茶宜晨飲,此合"旦食溫補"之訓。然紅茶發酵程度與體質相關,陰虛者建議改用滇紅,陽虛者宜用正山小種。紅棗茶宜申時飲用,因此時氣血注足太陰脾經,可借天時以助運化。玫瑰普洱茶宜飯後溫飲,蓋玫瑰芳香醒脾,普洱消食導滯,若佐山楂5克,尤助消解膏粱厚味。

四、體質辨證之需
養生茶雖平和,亦當因人制宜。如陰虛燥熱者,可在絲瓜茶中加麥冬10克;陽虛畏寒者,靈芝茶可配肉桂末1克沖服。紅棗茶若遇濕熱體質,當去核加薏苡仁10克同煎。

結語
冬令飲茶養生,貴在"溫潤調和"。諸方皆平正可取,若能據體質稍作加減,更合"辨證施養"之道。另須注意:養生茶飲雖佳,不可替代藥物治療;茶性多寒,空腹慎飲;藥食配伍,相惡者忌(如人參忌茶)。願諸君飲茶之餘,兼修導引之術,則養生之功備矣。

(按:附圖所示茶湯色澤清透,可見火候得宜,然未標註具體品類,若能註明茶葉品種更善。)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