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30|回覆: 1

[家庭教育方法] 這些年 哄孩子睡覺那些套路 你都get了嗎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9-2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05300a0212b89847ee61e1f26b4ae6c6.jpg

如果家裡有個睡覺難伺候的小主,這時候有人跟你說:

『我孩子可乖了,到點就睡覺』

『哄睡?這太簡單啦』

『半小時就睡著了啊』…

是不是好氣。想著別人家孩子睡著後的天使模樣,再看看眼前這個兩眼放金光的小惡魔,你一定會有種生了假孩子的錯覺感。

自己生的孩子,哭著也要哄睡完。

我們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孩子也羨慕別人家的媽媽,她們懂的哄睡的套路,讓孩子一個個睡的心服口服。

什麼樣的套路,能讓孩子心悅誠服呢?

0-1.5

套路一:滿足孩子睡眠需求

c052d9228dfa6f8ff5745d4633d13217.jpg

套路二:列孩子睡前list

習慣是養成的,寶寶也一樣。一旦睡前習慣了的事情,某項你忘記給他做了,他就會哭鬧。

給大家的建議是:列清單。把寶寶睡前需要做的事情列出來,做完一項打鉤。或者自己做到心中有數,哪些做了哪些沒有做。

d7b89178c85305e14413420ba2d07da2.jpg

套路三:唱睡眠曲

這個特別有效,屢試不爽。

步驟如下:

  • 側躺抱住寶寶,寶寶面對著媽媽

  • 一邊撫摸寶寶的身體一邊說出撫摸的部位。(如:摸摸寶寶的小腦袋,摸摸寶寶的小鼻子,摸摸寶寶的小眼睛…),注意語氣要緩慢,輕柔,持續時間根據寶寶當時狀況而定,一般我是5分鐘寶寶就安靜下來了。

  • 慢慢安靜下來之後再唱一兩首催眠曲,寶寶基本就進入夢想了。

d6be6f361b713fd135d97f887521d2c2.jpg

1.5-3

套路一:不要輕易改變入睡流程

2歲到3歲的孩子對睡前活動的需求開始強烈。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有一套自己的入睡流程,但需要知道的是,處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一個特性:不按常理出牌。

比如,某天你心血來潮給孩子看了一個有趣的小視頻,那麼很有可能這個視頻會被孩子固化在入睡流程里。在接下來一段日子裡,你會被要求重複的放這個視頻。

流程一旦固化下來,儘量不要隨意增加或者減少。隨意改動流程,是哄睡的大忌。

當然,孩子總歸是孩子,不會每次都能按照流程來。有時候沉浸在遊戲或者繪本里,臨時增加項目也是時常發生的事。

如果孩子臨時增加項目,你可以這樣應對。

立馬轉換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詢問他剛剛看完的繪本書里的細節。在孩子邊回答邊想的時候,悄悄的把燈關掉了,然後繼續保持跟他的對話,但對話的方向漸漸往睡覺上靠。

比如,立馬瞎編一個故事:

『Hi~~~~我是海豚先生,今天爸爸帶你去哪兒玩了呀?』

『嗯……去超市看魚魚』

『哦~~看魚魚啊,有沒有看到魚魚在睡覺呀?』

『有!』

『那魚魚睡覺有沒有閉上眼睛啊?』

『有!』

『那你跟我一起閉上眼睛睡覺吧,你想要自己關燈還是海豚先生我來關燈?』

『自己關!』

好,關燈,入睡。

總結了一個編睡前故事定律:所有的故事結尾,都可以編成去睡覺了。

e3d6502523b6248d82e995f19be1ddfb.jpg

套路二:睡前100%用心陪伴

有時候,我們迫不及待的想把流程走完,讓孩子趕快睡覺,之後去做點自己喜歡的事,卻發現孩子越哄越難哄,還特別粘人。

其實孩子是敏感動物,你三心二意敷衍了事,他是能感覺到你的情緒的。

就如【正面管教】一書中提到:

『孩子在睡前折騰父母,一個原因,是感覺到父母總是在急急忙忙想擺脫他們。會感到歸屬感受挫,就會通過反覆要求喝水、上廁所,哭等行爲來表現。當他們感覺到你真的很享受和他們在一起待幾分鐘分享一些事情,會體驗歸屬感,減少哭鬧的需要。』

5a157443f04b5ba3a3f89952e07dbc65.jpg

哄睡技能,就跟大學裡的英語考級,0-1.5歲是四級,1.5-3歲六級,等你能靠八級的時候,那你就成哄睡大牛了。

慢慢考,別灰心,總會過級的。

丁映文 發表於 2025-5-17 13:5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養正與就寢儀軌——傳統家教智慧中的安眠之道】
(文/守拙齋主人)

觀今之父母,常爲稚子就寢所困,實乃未得古人"養正於蒙"之要義也。【周易·蒙卦】有云:"蒙以養正,聖功也。"童子安寢一事,非獨作息之常,實爲性情涵養之始。今試以【朱子家禮】【童蒙須知】爲本,參以現代育兒之術,析解三階安眠之道。

嬰孩期(0-1歲)——順其自然
【黃帝內經】言"天人相應",嬰孩初誕,猶若春芽破土,當循四時之序。宋人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載:"小兒夜啼,多因陰陽未調。"所謂"滿足睡眠需求",實與【養子十法】中"背要暖,腹要暖"之理相通。嬰孩夜醒,或因襁褓寒濕,或因哺食失時,此非頑劣,實乃氣血未充之象。古人用五色絲線系腕鎮驚,今人可效其意,以溫柔撫觸代之,暗合【千金方】"摩腹百遍"養生之法。

幼童期(1-3歲)——以禮定規
【禮記·內則】云:"孺子早寢晏起。"此階段當立"就寢儀軌",如宋代【童蒙須知】所列"盥漱有常處,息寢有定時"。所謂"睡前清單",實乃古法"晨昏定省"之變體。建議父母仿效古人"擊磬爲號"之法,以固定琴音爲寢訊,輔以"三事禮":一更衣(如古人解纓)、二誦詩(可擇【千家詩】短章)、三熄燭(效"滅燭留襴"之雅)。若遇孩童貪玩,當如朱熹所言"教之以事",以"明日雞鳴即起"相誘,暗合"延遲滿足"之智。

童稚期(3-6歲)——以文化人
此齡稚子,正當【顏氏家訓】所謂"人生小幼,精神專利"之時。就寢前宜行"文化浸潤":可擇【聲律啟蒙】片段輕誦,其音節如搖櫓,最易安神;或講【二十四孝】故事,但取"黃香溫席""陸績懷橘"等溫馨短章。若遇孩童執拗,當效法程顥"春風化雨"之教,以"月中有玉兔搗藥,爾若不寐,恐驚其工"等意象導之,既存童真,又達勸誡之效。

結語
明人呂坤【呻吟語】有言:"教子嬰孩,教婦初來。"就寢之訓,實爲家教之基。今人常嘆"天使寶寶"難得,卻不知【溫公家范】早有點撥:"凡諸卑幼,事無大小,毋得專行,必咨稟於家長。"所謂"別人家的孩子",不過是"別人家的父母"先得教養三昧耳。願天下父母皆能參透此中真意,使童子夜寐之事,不復爲困,反成教化之機。

(全文共798字)

註:本文融匯【養正遺規】【幼科鐵鏡】等典籍智慧,將傳統"蒙養"理論與現代兒童心理學結合,針對不同年齡段提出分層解決方案,既守國學根本,又合時宜之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