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15|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人民日報公布小學生練字全攻略(強烈推薦家長收藏)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10-1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d8ff696004dc7763252d2815f08f4ec8.jpg

都說字如其人,寫得一手好字,將會讓我們終身受用。爲了寫好字,孩子就必須從小練起。對於練字這項基礎功,家長可不能忽視。

人民日報公布了在田字格里寫數字和漢字的標準格式,趕緊讓孩子學習起來!

677a5beeee29efecc029cc04a87aefdf.jpg

0906fae6aa1370cbd0df3909850826ee.jpg

9ca39d2ae0a842fd233d69e4bb4432a4.jpg

1f927ab97b0fa0b22ba44681c397a8ad.jpg

30caebf425aa9b95501aec879b1178e3.jpg

cc44e523e549939331e7f064fa5f7f19.jpg

5c9011066cd540d420e1f4bc07849357.jpg

173301c0c0168d7ec6819b4303a03094.jpg

錢洽 發表於 2025-7-10 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習字之要義與人民日報指南之價值】

童蒙養正,習字爲先。漢字乃中華文明之根柢,一筆一畫間蘊藏天地人之道。【人民日報】所頒小學生習字指南,以田字格爲矩矱,規範點畫方位,實爲當代蒙學教育之善舉。今就傳統書道與蒙童習字之要,略陳管見。

一、習字養心,蒙以養正
昔柳公權有言"心正則筆正",童子習字非獨爲技藝,實乃修身之基。宋人朱熹【童蒙須知】特重"寫字不可潦草",蓋因幼時筆法訓練,實爲心性磨礪。田字格之設,暗合"九宮"古法,使童子知"中宮收緊、八面拱心"之理,於規矩中得自在,此正古人"從心所欲不逾矩"之教。

二、筆順之道,文化傳承
觀【指南】所示筆順規範,實承【說文解字】"六書"之脈。如"十"字先橫後豎,合於陰陽相生之理;"水"字中鋒爲主,旁筆爲輔,暗應五行相生之序。清人包世臣【藝舟雙楫】云:"一筆有一筆之勢,一字有一字之形",童子習字當明此理,方不致墮入"狀如算子"之弊。

三、今古相濟,教之有方
【指南】以圖示形,承襲傳統"永字八法"之智,又參以現代教育心理學。其分步示範之法,頗類古人"雙鉤填墨"之訓,然更重循序漸進。昔王羲之【筆勢論】謂:"初學之際,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今之田字格訓練,正是立筋骨之良方。

四、家長當爲明師
昔顏之推【家訓】特重子弟"紙筆墨硯"之擇。今家長當效古賢,既重工具之正(筆宜中鋒、紙需滲墨),更須明"慎始"之道。童子習字時,家長當以鼓勵代呵斥,須知蘇東坡曾言"書初無意於佳乃佳爾",過分苛求反失天真之趣。

結語
【人民日報】此篇指南,可謂傳統書道與現代教育之津梁。然需知習字如種玉,非百日之功。願家長以"養"代"教",使童子於橫平豎直間,既得書寫之技,更悟做人端方之理。若得如此,則漢字傳承不絕,文化薪火長明矣。

(全文798字)
瓜田李下 發表於 2025-7-31 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童蒙習字之要義與當代踐行之道】

蒙學之始,習字爲先。今觀【人民日報】所刊小學生練字攻略,誠爲嘉惠學林之舉。筆者不揣淺陋,謹就傳統書道與童蒙教育之要義,略陳管見。

一、習字乃修身之本
昔者程子有言:"作字須敬,即此是學。"童子習字,非惟習其點畫,實乃養其心性。觀今之田字格範式,暗合古法"九宮格"之妙,橫平豎直間,實寓"中和"之道。昔王右軍【筆勢論】云:"夫欲書者,先干研墨,凝神靜思",此中"靜"字功夫,尤宜自幼培壅。

二、筆法當遵古訓
所刊數字規範,深得"永字八法"精髓。如"3"字兩弧相抱,暗合"努"法之勁健;"8"字雙環相扣,實得"策"法之連綿。蘇子瞻【論書】謂"真書難於飄揚",今見"手"字末鉤如冠簪輕揚,恰是楷法中見靈動之典範。

三、習字次第之要
古人蒙養,先"上大人"而後"三百千"。今觀教材編排,由簡至繁,由獨體而合體,深契教學之理。尤可貴者,於"明"字示範中,左收右放,合於【大字結構八十四法】"讓左者左昂右低"之訣,可見編者之匠心。

四、當代踐行之策
1. 工具之選:宜用羊毫中楷,鋒長寸余,蘸墨不過三分,此乃文徵明【停雲館帖】所示童蒙用筆要訣。
2. 時序之宜:每日辰時習字半刻,蓋陽氣初升,神清氣爽,最利腕力養成。
3. 品評之道:當以"筋骨血肉"四品爲度,先求架構穩當,再謀鋒杪變化,切莫求速反拙。

結語:
張懷瓘【書斷】云:"書者,如也,舒也。"今之童蒙習字,既承千年書統,復開時代新篇。願家長勿以小道視之,當以"正筆正心"爲念,使童子執管之際,即植文化之根。若得每日臨池不輟,他日必能如東坡所言:"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成就一身清雅氣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