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83|回覆: 0

[訓詁學] 【每日一字】斗·生命不息 奮鬥不止

[複製連結]
中央紀委監察部 發表於 2017-10-30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53fc92cb5c92e720e812503e83a37b0.jpg
3913551e24fa8bdd9065c02b536ab306.png
c9f6092a79ea1f70cdf5292aca8d778c.png

  馬致遠的元曲【陳摶高臥】第三折中,主人公陳摶有這樣一句唱詞:臥一榻清風,看一輪明月,蓋一片白雲,枕一塊頑石。直睡的陵遷谷變,石爛松枯,斗轉星移。斗轉星移,斗指北斗,北斗轉向,眾星移位,意思是表示時序變遷,光陰流逝。

d0bbdfb0235b036a225a969caa6010cf.png

  了解斗,就需要了解兩個字:斗和斗。


  斗,讀dǒu,甲骨文字形像是一種有柄的量器,本義是十升爲斗的斗。古代酌酒也用斗,名爲酒斗,故將天上排列著的形狀像斗的七顆星星叫做北斗七星。

c9bdf31ef438c364eddb4e8d2edcba1d.jpg


  斗,讀dòu,甲骨文字形像是披散著頭髮(有的省去頭髮)的二人相對,雙手搏鬥,本義是搏鬥。後來在斗的基礎上,分化出了鬭字,乃斗的異體字。現在斗、鬭都被廢除,而借用『十升爲斗』的『斗』代替,作爲其簡化字。

4a62ac75a20ce9ddd2a585c9d4712ce0.jpg
d5343216419dcc4bb678575abc613a4a.jpg

  因此在現代漢語中,斗這個字也就包含了古代漢語中的斗、斗二字所有的意義。一方面,作爲斗,它可以用來表示量斗、酒斗以及其他形如斗狀的器物、乃至於星宿,由此延伸可以用作容量單位、量詞。在古代,十升等於一斗,十斗等於一石。謝靈運曾經說,如果天下之才有一石那麼多,那麼『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稱讚曹植才高如此,後世便用八斗才比喻才高。另外,斗這個字還有著十分矛盾的意義:由於斗不算大,相較於大物而言則小,故用來比喻事物的微小;斗不算小,相較於小物則大,故又用來比喻事物之大。就好像斗室是狹小的房間,而斗膽則是膽氣豪壯。再比如斗大一詞,所對照的物體大小不同,其意義也就有所不同。

0a5a8de909162e896372839bdef9eb0a.jpg

  另一方面,作爲斗,它又包含了搏鬥、爭鬥、戰鬥、競爭、比賽等等意思。比如鬥豔是比美,鬥氣是賭氣,鬥士是戰士,鬥志是戰鬥的意志,奮鬥是奮力鬥爭、奮力抗爭、爲達到目的而竭盡全力。

cb380ea4005a4ca9be7c658f7ca4a168.png

  奮鬥一詞其實包含了精神與實踐的雙重內涵,奮重在精神,從精神上要有一種奮發、奮進、奮飛的狀態,斗重在實踐,從實踐上要鬥志昂揚、努力進取。環境激發了人們的生命活力,人們振奮起精神,努力去爲自身的生存、發展而進行『鬥爭』,與自然、與社會、與自己,從而創造了人類的文明。事實上,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一部人類的奮鬥史,人類的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奮鬥的文明。中華民族的先民們,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在艱難的自然條件下,他們不斷爲改善生活而努力,形成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開拓進取、剛健有爲的奮鬥精神。

0d5d2197cf9baa20300e36e83a9e8efc.jpg

  中國哲學家所思所想所討論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關於人生的問題。而奮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是生命歷程展開所不能迴避的。就個人而言,個人克服內在的缺點、克服外在的誘惑,達到真善美的境界,需要修身養性,需要奮鬥。從個人擴大到整個群體,在開放、貫通、有機聯繫、常生常化的宇宙之下,人類也能夠從天地萬物中學到不斷進取、奮發向上、自強自立的精神,日新其業、開物成務、創造美好生活。這是生命的創造過程,是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是奮鬥的過程。

4e6664304ae71578d28cb4f9a320155c.jpg

  李大釗說:青年之文明,奮鬥之文明也,與時代奮鬥,與境遇奮鬥,與經驗奮鬥。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爲了國家的繁榮與強盛,爲了社會的安定與和諧,爲了生活的美好與幸福,經歷了艱苦奮鬥的探索。而近現代以來,中華民族不屈抗爭、頑強拼搏、百折不撓,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不停奮鬥,不斷前行。

2b212b9f7053d69745f01d75d7e00508.jpg

  勿忘昨天,無愧今天,不負明天。奮鬥,奮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施希茜)

a4add1bb77bedcdc053fb09090e8aa3e.png
b8e8369ec09c18e18a8bb00696024d75.png
2f6fe3b64486228e3f92ba8180ff1b38.png
59d3eb9b99058d9ae711ebbb2bc9dfdd.png
f95f71a5895da3dc0097eb79e4d224ea.png
def83b571308238b9b1522423823a718.jpg
6e26ad8406ae7689aa6d8ecec2a3ad59.png
4cefd919d19aac316f33a84092976422.png
cf9ba7d7efdd9b2bedd525848b9d7af6.jpg
60a7c8fd81d0147616eb3639fa429c20.png
579cdddf02c2e28fd054c1b86e516f09.png
e3a229412ba5f0a82a7f48fe34317c9f.png
72c7d3cc76ba36f265973edd2dc97a9c.png
8ad67b70f331dea4238f499e9c59e3fb.png
2d16475857c3af74ec15d202c41bdcde.jpg
b7cd36f22a900aae0856203934bf3fa3.png
f9033152b8a0dd541dd8dce590799dd0.png
0ab2d9aa5f156541e96c94c385f722d2.jpg
4956f13e434848db2e962f24a4b4a7c8.png



姚改 發表於 2025-7-16 17:58 | 顯示全部樓層
【釋"斗":量器與星象中的文明密碼】

"斗"字之演變,實爲華夏文明物質與精神雙重維度的絕佳註腳。甲骨文"斗"(𣂑)象量器之形,金文增其華飾,小篆規範筆勢,至楷書而定型。許慎【說文解字】云:"斗,十升也。象形,有柄。"此器非止於量物,更演爲禮器,【詩經·大雅】"酌以大斗"即證其用。而"斗"升華爲星象符號,尤見先民"仰觀天文"之智慧。【甘石星經】載北斗"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其杓建月令、魁指四時的天文認知,早成三代以降的時空坐標體系。

"斗"之轉義,暗含華夏辯證思維。謝靈運"才高八斗"之喻,既見其器量功能,又顯才學評價之量化傳統。至若"斗室"與"斗膽"的語義悖反,恰是【周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哲學投射。王弼注【老子】"大音希聲"時所言"有形則有分",正可解此"斗"字伸縮自如的語義張力。

考"斗"字源流,甲骨文作二人徒手相搏之形,至戰國文字已增"戈"旁強化戰鬥意象。【左傳】"戰於泓"之"斗",不僅是武力對抗,更延伸爲【論語】"君子無所爭"的精神較量。漢字簡化以"斗"代"斗",表面是字形歸併,實則暗合【說文】"凡斗之屬皆從斗"的部首統攝邏輯。

星移斗轉之間,此字已承載三千年文明記憶。從【尚書】"璇璣玉衡"的天文儀器,到【楚辭】"援北斗兮酌桂漿"的浪漫想像;從商鞅"平斗桶權衡丈尺"的制度建設,到蘇軾"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壯志豪情,"斗"始終是度量與超越的雙重象徵。今人所謂"奮鬥",當溯其本義:既需"斗"之器量胸懷,更要"斗"之進取精神,方合【周易】"天行健"之真諦。
夢林軒 發表於 2025-7-17 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釋"斗":量器與星象中的文明密碼】

"斗"字之演變,實爲華夏文明物質與精神雙重維度之縮影。從甲骨文觀之,"斗"本作"𣂑",象有柄量器之形,【說文】所謂"十升也",乃農耕文明度量衡之基。而"斗"字則作"𩰒",象二人交手相搏之態,段玉裁注云"爭也",揭示人類生存競爭本質。二字音義本殊,今合爲一,恰似文明演進中物質與精神的辯證統一。

考"斗"之器物譜系,其制有三:一爲量器,【莊子·胠篋】"爲之斗斛以量之",乃平準萬物之器;二爲酒器,【詩·行葦】"酌以大斗",周禮中爲賓主酬酢之禮器;三爲星器,【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古人以器形命星象,將蒼穹納入人文秩序。此三重器物意象,構成"斗"字最深厚的物質文明基底。

星象維度尤值深究。北斗七星,【鶡冠子】稱"斗柄東指,天下皆春",其運轉不僅標記四時,【甘石星經】更載"斗爲帝車,運於中央",賦予其政治哲學意涵。馬致遠"斗轉星移"之嘆,實承【易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的傳統,將天體運行與人事代謝相勾連。此中可見先民"仰觀俯察"的思維特質——以具象器物理解抽象天象,又以永恆星斗反觀生命須臾。

至若"斗"之精神譜系,從甲骨搏擊之形到【左傳】"戰而不克"之載,再至王羲之"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的文明競進觀,皆展現中華民族剛健有爲的一面。今以"斗"代"斗",表面是文字簡化,深層卻暗合【周易】"剛柔相濟"之理——量器之"斗"取其容納,星斗之"斗"取其恆常,而鬥爭之"斗"取其進取,三義共生,恰成中華文明"執兩用中"的生動註腳。

謝靈運"才高八斗"之喻,將物質容量轉化爲精神度量,此乃"斗"字最精妙的文化轉喻。而"斗室"與"斗膽"的語義悖論,正揭示中國哲學"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辯證思維。觀此字可知:華夏文明既重視"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的器物創造,又崇尚"天行健君子自強"的精神超越,二者如北斗七星般,在文明星空永恆運轉。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子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四日丑時|(關公誕) 2025/7/18/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