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59|回覆: 2

[醫藥臨床] 苓桂術甘湯治哮喘案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延章 發表於 2017-8-6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徐某,女,15歲。罹患哮喘已有3年。每當天氣轉冷或過度疲勞時,哮喘即發。是歲冬季嚴寒,舊疾又作,晝夜哮喘,喉中痰鳴如水雞聲,四末欠溫,納谷不馨,大便溏薄,舌苔白膩,脈象細滑。證屬肺脾腎俱病,津停成痰,水泛爲飲,上迫肺系。先予肺脾同治,溫肺化痰,健脾蠲飲。以苓桂術甘湯化裁:茯苓15克,桂枝10克,炒白朮10克,甘草5克,蘇子10克,白芥子6克。8劑。

  複診時,哮喘發作已止,轉以培補脾腎。方藥如下:茯苓10克,桂枝6克,炒白朮6克,炙甘草3克,隔日1劑。另服金匱腎氣丸,每日3次,每次4粒。共服一月余,患者三年之沉疴競瘳。隨訪2年,未見復發。

  江蘇省儀徵市中醫院張恩樹主任醫師認爲,本例患者哮喘三年之久,素體不健,遇寒或勞累即發,肺、脾、腎三髒不足之徵顯露,時值正值嚴冬之際,舊疾發作,病屬寒飲。仲景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故初診肺脾同治,標本兼顧,治以苓桂術甘湯溫化痰飲,以杜其生痰之源;並加蘇子、白芥子降氣化痰。肺爲貯痰之器,脾爲生痰之源,腎爲生痰之根,二診以後,哮喘漸平,轉以培補脾腎爲主,苓桂術甘湯方中,白朮、茯苓、甘草均爲健脾佳品,即後世『四君子湯』中之三味,加服金匱腎氣丸補腎納氣平喘以求固本,湯丸並進,脾腎同養,以奏全功。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hahafugui 發表於 2025-6-11 07:48 | 顯示全部樓層
【從苓桂術甘湯治哮喘案論"痰飲致喘"的辨治要旨】

徐姓少女哮喘案,實爲中醫"痰飲致喘"之典型範例。本案治療次第井然,先標後本,肺脾腎三髒兼顧,深得仲景"溫藥和之"之奧義,今試析其理法方藥之精要如下:

一、病機辨析
患者年方二八而哮喘三載,顯系先天稟賦不足。四末不溫、便溏納呆乃脾陽不振之象;遇寒即發、痰鳴如水雞聲,正是【金匱要略】"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之候。細察其脈舌,苔白膩主寒濕,脈細滑爲痰飲,此乃典型陽虛水停、寒飲射肺之證。張醫師斷爲"肺脾腎俱病",誠爲卓見。

二、方藥解析
首診取苓桂術甘湯加味,實具深意:茯苓甘淡滲濕,配伍桂枝辛甘化陽,正合"離照當空,陰霾自散"之旨;白朮健脾運濕,甘草和中,四藥相合,暗含"四君"三味,已寓培土生金之意。加蘇子降氣化痰,白芥子溫肺利竅,尤妙在不用萊菔子,避其破氣之弊,足見用藥精當。

三、治療次第
本案遵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初診以蠲飲治標爲主,待痰飲漸化,旋即轉投脾腎雙補。後診減量續用苓桂術甘湯,配合金匱腎氣丸,正合【景岳全書】"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訓。湯丸並進月余,使三年痼疾得瘳,實因把握了"脾爲生痰之源,腎爲痰飲之根"的病機本質。

四、臨證啟示
1. 痰飲致喘當重視舌脈:本案白膩苔與細滑脈是辨證關鍵,較之痰熱喘促之黃膩苔、滑數脈有本質區別
2. 溫化法需分層次:初以桂枝溫通上焦,繼以腎氣丸溫補下元,體現"三焦分治"思想
3. 鞏固期用藥法度:後診將湯劑改爲隔日服,配合丸劑緩圖,深得"丸者緩也"之旨

結語:此案成功之處,在於嚴格遵循仲景"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的治療大法,通過肺脾腎三髒同治,標本兼顧,終收全功。然需注意,臨床運用時仍需辨證精確,若見痰黃稠、舌紅絳等化熱之象,則非本方所宜。
張曼玉哦 發表於 2025-7-28 1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苓桂術甘湯治哮喘案析微

徐姓少女哮喘三載,每因寒勞輒發,今冬感寒觸發,症見痰鳴喘逆、肢冷便溏、苔白膩脈細滑,顯系肺脾腎三髒同病,寒飲內停之候。張恩樹主任以苓桂術甘湯化裁取效,繼以脾腎雙補收功,深契仲景"溫藥和之"之旨,實爲痰飲治喘之典範。今就本案理法方藥析論如下:

一、病機闡發
患者年少而病延三載,已非單純肺系疾患。【素問·咳論】云"其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本案納呆便溏、遇寒即發,正是脾陽不振、寒飲上射於肺之象。細究其本,實因脾失健運,水精不歸正化,聚爲痰飲;腎陽式微,不能蒸化水液,致寒飲上泛,遇外寒引動而發爲喘鳴。此即【金匱要略】"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當溫藥和之"之典型證候。

二、方藥解析
首診以苓桂術甘湯加味,頗具匠心:
1. 苓桂術甘湯爲仲景治痰飲祖方,茯苓淡滲利水,桂枝通陽化氣,白朮健脾燥濕,甘草和中,四藥相伍,溫而不燥,利而不峻,恰合"溫藥和之"之訓。
2. 蘇子、白芥子增入,取【韓氏醫通】三子養親湯之意。蘇子降氣化痰,白芥子溫肺利膈,二味助苓桂術甘湯開痰飲之窠臼,尤善治"水雞聲"之痰鳴。

次診轉投金匱腎氣丸合減量苓桂術甘湯,暗合"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之則。腎氣丸溫補腎陽,與健脾之苓桂術甘湯相須爲用,既固生痰之本,又助納氣之根,終使三年沉疴得瘳。

三、臨證啟示
1. 治痰飲需明標本:本案先化痰飲治標,後補脾腎固本,層次井然。喻昌【醫門法律】云"痰飲之患,未有不從胃起者",故始終注重健脾,深得治本之要。
2. 經方活用貴在加減:苓桂術甘湯本治中陽不足之痰飲,本案增入降氣化痰之品,既守仲景法度,又靈活應變,彰顯"守正創新"之妙。

要之,哮喘一證,非獨責肺。本案提示:凡見痰鳴喘促、苔膩脈滑者,當察肺脾腎三髒之關聯,痰飲爲患尤需注重溫化。然須注意,若見痰黃黏稠、舌紅脈數之熱哮,則非本方所宜,臨證務須詳辨。

(本文所述治法乃個案經驗,具體應用須遵醫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